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番禺区670例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结果报道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2 位作者 项道满 陈锋 卢艳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特点及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方法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67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发育及其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1)正常早产儿眼底表现:大部分视盘欠圆,色淡,边界欠清,视杯...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特点及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方法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67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发育及其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1)正常早产儿眼底表现:大部分视盘欠圆,色淡,边界欠清,视杯不明显。后极部视网膜动静脉血管条纹及其次级分支清晰可见。黄斑部轮晕明显,范围大,光反射强,大部分黄斑中心凹不明显。(2)眼底病变发生情况:发现ROP者8例,发病率为7.1%;其中,ROP1期者2例,2期者2例,3期者4例,未发现4期及5期病变。视网膜出血发生11例,均为自然分娩患儿。玻璃体病变3例。(3)并发症发生情况:21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2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1例患儿发生急性结膜炎。在检查前后过程中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早产儿胎龄、体重、ROP发病率、ROP严重程度等方面与三级医院有较大差异。在基层医院普及筛查制度,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严重致盲ROP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原文传递
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3 位作者 项道满 金海鹰 陈锋 卢艳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特点及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探讨适合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方法及标准,并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多中心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番禺区妇幼保健...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特点及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探讨适合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方法及标准,并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多中心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使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将其结果与国内三级医院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1270例早产低体重儿中,依据广州市的筛查标准,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者14例;按照卫生部的筛查标准进行筛查,发现ROP者13例,有1例ROP患者遗漏.其中,ROP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达到阈值病变需要治疗的2例.12例随访病变消退,2例行激光治疗后病变消退.结论 由于各地区、各医疗机构ROP筛查对象不同,各自报道的发病率亦不同.目前尚难评估我国ROP的流行病学特点,要做到真正的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各级医院统一筛查对象及筛查工具,统一人才培训,所有数据统一分析.因此,应重视二级及以下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原文传递
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2 位作者 项道满 陈锋 卢艳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各级医院推广普及应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筛查标准,用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对番禺区185例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进行眼底检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各级医院推广普及应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筛查标准,用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对番禺区185例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检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14例14眼,按照我国卫生部的筛查标准计算,发病率为7.57%。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达到阈值期病变需要治疗者2例。检查后,5眼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1眼发生急性结膜炎,1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既保留了双目间接检眼镜的"金标准"的优点,又增添了视频图像,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图片资料,同时还兼具价格低廉的优势,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体质量儿
下载PDF
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眼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田妮 郑永欣 +3 位作者 周世有 陈家祺 黄丹平 刘金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表的早期改变。方法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7例(42眼)分别于矫正术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和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测量和比较,询问和记录患者不适感。结...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表的早期改变。方法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7例(42眼)分别于矫正术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和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测量和比较,询问和记录患者不适感。结果患者术后1d和7d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分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7,P2=0.006)。而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与术前比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肌瓣悬吊术后眼表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受到损害。在使用人工泪液及眼膏的情况下,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无明显变化,手术方式对眼表的改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眼表 泪膜 干眼
下载PDF
眼球穿孔伤患者早期前房水及玻璃体细菌学培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妮 林晓峰 +3 位作者 周世有 梁凌毅 范志刚 陈家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了解眼球穿孔伤患者早期眼内组织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前瞻性地对本院2003年7月至9月收治的受伤时间在24h以内的45例(45眼)眼球穿孔伤患者的前房水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5例(33.3%... 目的了解眼球穿孔伤患者早期眼内组织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前瞻性地对本院2003年7月至9月收治的受伤时间在24h以内的45例(45眼)眼球穿孔伤患者的前房水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5例(33.3%)患者(玻璃体培养8例、房水培养7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1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67.7%)。所有细菌均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大部分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利福平耐药。球内有异物存留(χ2=6.544,P=0.016)、伤口累及巩膜(χ2=4.500,P=0.034)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高,而致伤物类型(χ2=1.667,P=0.197)、有无合并晶状体损伤(χ2=1.125,P=0.289)、取材部位(χ2=1.667,P=0.197)对细菌培养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眼球穿孔伤后进入眼内的主要细菌。对眼球穿孔伤患者预防性用药可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次选头孢哌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穿孔伤 细菌培养 房水 玻璃体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和视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杨育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例(12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3 d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IMP-2水平和视神经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TIMP-2水平由治疗前的(329.25±21.42)μg/L降低为治疗后的(285.14±12.35)μg/L,对照组则由治疗前的(331.25±31.54)μg/L降低为治疗后的(296.54±13.19)μg/L,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由治疗前的(0.38±0.05)上升为治疗后的(0.53±0.07),眼压由治疗前的(13.58±3.52)mm Hg(1 mm Hg=0.133k Pa)降低为治疗后的(12.98±3.21)mm Hg,MS由治疗前的(17.16±3.54)d B上升为治疗后的(21.34±4.01)d B,MD由治疗前的(16.75±5.26)d B降低为治疗后的(12.15±5.42)d B,潜伏期由治疗前的(121.91±13.21)ms降低为治疗后的(98.24±11.05)ms,振幅由治疗前的(5.91±1.21)μV上升为治疗后的(7.82±2.01)μV;对照组按上述观察组的顺序依次为(0.39±0.05)、(0.48±0.06),(13.71±3.49)、(13.02±3.15)mm Hg,(16.98±3.49)、(18.12±4.08)d B,(16.69±5.19)、(16.22±5.14)d B,(123.01±12.02)、(115.61±10.54)ms,(5.93±1.22)、(6.52±2.14)μV,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IMP-2水平,从而改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 原发性青光眼 血清TIMP-2 视神经功能
下载PDF
数字化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系统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燕芬 田妮 卢艳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探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在我国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2010-01/2011-12 185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探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在我国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2010-01/2011-12 185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结果:发现ROP者14例。其中,ROP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结论:我国番禺地区ROP的发病率为7.5%。数字化间接双目检眼镜可用于基层医院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双目检眼镜 数字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育彬 邓江稳 戴智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8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40眼)。实验组患者给予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 目的探究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8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40眼)。实验组患者给予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临床疗效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接近,且对角膜内皮损伤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方式及筛查标准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1 位作者 项道满 卢艳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方式及标准。方法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方式及标准。方法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将筛查结果与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ROP者14例,如果按照卫生部的筛查标准进行筛查,有1例漏诊。按照卫生部的筛查标准计算,发病率为7.5%。其中,ROP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需要治疗的2例。在检查过程前后,35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2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1例患儿发生急性结膜炎;28例患儿家属诉患儿筛查后睡觉时常惊叫。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适合基层医院眼科行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筛查标准适合番禺地区ROP的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标准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慧英 田妮 +2 位作者 郭海科 项道满 卢艳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何贤纪念医院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应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何贤纪念医院按照广州市的筛查标准,应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1270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者14例,其中,ROPⅢ区I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V期病变患儿,需要治疗的2例。在检查过程前后,35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2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1例患儿发生急性结膜炎;28例患儿家属诉患儿筛查后睡觉时常惊叫,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用于早产儿散瞳检查未见明显并发症;在表麻下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检查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妮 郑永欣 +3 位作者 周世有 刘金陵 黄丹平 赵海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分析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和评价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33例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患者均行单侧提上睑肌节段切除联合... 目的分析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和评价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33例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患者均行单侧提上睑肌节段切除联合同侧额肌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评价其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的上睑下垂及颌动瞬目量均大于2mm,无家族史,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16:17),左眼(22例)多于右眼(11例)。术后随访1—6年。随访期末进行的上睑下垂矫治效果评价中26/33例患者满意,3/33例较满意,1/33例不满意,另有3例失访。结论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伴有的上睑下垂需行手术矫正。单侧提上睑肌节段切除联合同侧额肌肌瓣悬吊术可以满意地矫正中重度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上睑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 眼睑下垂 眼睑成形术
原文传递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眼眶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妮 郑永欣 +3 位作者 王静 李玲 王明睿 王安民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眼眶骨折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种子细胞、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为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化骨,将...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眼眶骨折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种子细胞、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为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化骨,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植入PLGA/rhBMP-2复合物)和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化骨),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及眼眶外观、CT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 术后所有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和眼球凹陷.CT三维成像显示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缺损范围[(25.1±6.8) mm2]小于对照组[(55.3±7.7)mm2];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眼眶骨折缺损消失,而对照组仍存在.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即可观察到实验组植入区边缘植入物开始缓慢吸收,少量成骨细胞沿支架长人材料内,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术后3个月可见实验组形成条带状新生骨长入将其分割包绕呈交叉排列,材料降解吸收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实验组植人材料完全被降解吸收,同时被新生骨组织取代,植入物与自身骨组织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而对照组仅部分降解吸收.结论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较强的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生物相容性好,材料可完全降解,为骨组织取代,对眼眶骨折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 组织工程 眼眶骨折
原文传递
蛋白酶体β5过表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铁英 袁钊辉 娄秉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β5(PSMB5)过表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B5,将其转染入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中,形成稳定表达(作为实验组),设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组。将2组细胞置于...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β5(PSMB5)过表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B5,将其转染入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中,形成稳定表达(作为实验组),设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组。将2组细胞置于40 μmol/L H 2O 2环境下,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2组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40 μmol/L H 2O 2环境下,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可见,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细胞核明显皱缩、变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3±0.9)%和(15.7±1.9)%,均高于处理前的(5.9±0.8)%和(7.1±1.1)%,对照组凋亡指数比实验组的凋亡指数更高( t=3.742, P=0.008)。 结论:PSMB5基因过表达能有效提高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 PSMB5 蛋白酶体 晶状体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