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C球结膜下注射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的研究
1
作者 陈卫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981-982,共2页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球结膜下注射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方法第1步,通过动物实验,暂取2mg/9mL为最低浓度,0.03mL为最低剂量。第2步,临床应用,实验组作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鼻侧球结膜下注射,浓度设5个级别,2mg/9mL,2mg/8mL,2m...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球结膜下注射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方法第1步,通过动物实验,暂取2mg/9mL为最低浓度,0.03mL为最低剂量。第2步,临床应用,实验组作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鼻侧球结膜下注射,浓度设5个级别,2mg/9mL,2mg/8mL,2mg/7mL,2mg/6mL,2mg/5mL,每个浓度设2个剂量,0.03mL和0.05mL。从2mg/9mL0.03mL开始,每天1次,7~15d后如无反应,增加至2mg/9mL0.05mL,每天1次,7~15d后如无反应,增加至2mg/8mL0.03mL,每天1次,7~15d后如无反应,增加至2mg/8mL0.05mL,如此类推。增加至2mg/5mL0.05mL,每2天1次,共5次。对照组40例患者,作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不作特殊处理。结果2个患者按0.0022g/mL(2mg/9mL)0.05mL注射后球结膜出现苍白。大多数患者打至2mg/6mL0.05mL时可出现苍白。只要患者按要求来复诊,没有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16例,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丝裂霉素C球结膜下注射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是0.0022g/mL(2mg/9mL)0.05mL,但个体有差异,如无效,可加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球结膜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卫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3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总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0例(60只眼)翼状胬肉实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的生长情况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一过性刺激反应,结膜移植片生长良好,随防2年无1例复... 目的总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0例(60只眼)翼状胬肉实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的生长情况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一过性刺激反应,结膜移植片生长良好,随防2年无1例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
下载PDF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85例
3
作者 陈卫政 《广州医药》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开展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经验。方法对85例(10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局麻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以上53只眼(53%),0.3~0.5有33只眼(33%),0.1~0.3有7只眼(7%),0.1以下有7只眼(7%)。矫正视力... 目的总结开展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经验。方法对85例(10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局麻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以上53只眼(53%),0.3~0.5有33只眼(33%),0.1~0.3有7只眼(7%),0.1以下有7只眼(7%)。矫正视力0.5以上有56只眼(56%),0.3~0.5有37只眼(37%),0.1~0.3有4只眼(4%),0.1以下有3只眼(3%)。出核时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0例(10%),注吸皮质时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2例(2%)。角膜内皮损伤、术后角膜内皮明显混浊7例(7%)。角膜线状混浊9只眼(9%)。葡萄膜炎4例(4%),术中虹膜脱出2例(2%),眼内炎1例(1%),囊袋内放人工晶体88例(88%)。术后第5天视网膜脱离1例(1%)。结论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在基层医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初学者施术时易致角膜内皮损伤;彩色B超量眼轴误差较大,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刘秀虹 蒋立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17-720,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由Salman和Daughaday于1957年首先发现的,当时被命名为"硫化因子"(sulfationfactors),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不断了解,曾经被命名为"生长介素"(somatomedins,SM)、NSIL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由Salman和Daughaday于1957年首先发现的,当时被命名为"硫化因子"(sulfationfactors),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不断了解,曾经被命名为"生长介素"(somatomedins,SM)、NSILA(nonsuppressible insulin-like activity),1987年研究人员分离纯化了人的2种NS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凋亡 头颈部肿瘤 胆脂瘤 中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