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葛兆希
赵亚伟
-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理疗针灸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19-21,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疗效,并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性别、年龄、病情与疗效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3-06/2005-03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6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摸球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针药组(n=25),针刺组(n=20)和中药组(n=21)。②针灸组:取穴:颞三针(于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为第1针,然后以第1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第2和3针)、气海、足三里。肩不能举配肩三针;上肢瘫配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瘫配环跳、阳陵泉、解溪、昆仑;指趾不能动加八风、八邪;语言不利加舌三针。留针30min,间隔10min捻转运针1次,平补平泻。气海、足三里必温灸。每天针灸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中药组:水煎分早晚口服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45~80g,当归15~3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5~20g,地龙20g),1剂/d。1周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针药组:同时给予上述针灸与中药,方法及疗程同上述2组。③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活动、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其他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计算证候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评分≥56%,<81%;进步:评分≥36%,<56%;稍进步:评分≥11%,<36%;无变化:评分<11%。结果: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6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药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96%(24/25),95%(19/20),87%(18/21),χ2=20.41,20.02,P<0.05]。针药组显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40%(10/25),25%(5/20),5%(1/21),χ2=25.176,24.538,P<0.05]。②年龄50~59,60~69,70~79,80~85岁患者显效例数明显逐渐减少(χ2=22.528,P<0.05),病情由轻至重的患者显效例数也明显逐渐减少(χ2=25.267,P<0.05),男女性间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治疗。疗效与年龄、病情轻重有关,与性别无关。
-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针灸疗法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
-
分类号
R7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