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针在皮肤科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燕红 李振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85-188,共4页
微针疗法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范围正得到逐渐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皮肤科,微针被推广应用于色素性皮肤病、脱发、痤疮、瘢痕、面部年轻化等多个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微针疗法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数量巨大而... 微针疗法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范围正得到逐渐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皮肤科,微针被推广应用于色素性皮肤病、脱发、痤疮、瘢痕、面部年轻化等多个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微针疗法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数量巨大而体积细小的微细管道,使药物能够更加容易穿透皮肤的角质层,从而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使药物发挥更优的疗效;微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增强疗效、加快疗效出现时间;微针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能提高多种脱发疾病的疗效。而相对于激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方法,微针治疗瘢痕具有更容易开展,且更加价廉的特点。微针还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湿疹、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病。特别是可溶性微针的开发,为微针治疗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疗法 皮肤病 可溶性微针 新进展
下载PDF
滚针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作用探讨
2
作者 李燕红 谢询 +4 位作者 黄小玲 莫静媛 邹家祥 伍海杰 王利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滚针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0.20 mm组、0.25 mm组及0.30 mm组,每组各6只。采用黄体酮配合紫外线照射法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给予滚针干预治疗后,测定各组皮肤以及肝脏... 目的探讨滚针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0.20 mm组、0.25 mm组及0.30 mm组,每组各6只。采用黄体酮配合紫外线照射法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给予滚针干预治疗后,测定各组皮肤以及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抗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并观察其在各组小鼠中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低于不同长度滚针治疗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皮肤和肝脏中的SOD、GSH-Px活性水平低于空白组,MDA含量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滚针干预后,发现0.20 mm滚针治疗组小鼠皮肤和肝脏的SOD、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滚针治疗可以上调黄褐斑模型小鼠的SOD、GSH-Px活性水平、降低MDA含量,其中,0.20 mm长度滚针的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滚针 丙二醛 超抗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抗氧化物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