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骨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立平 徐中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镜 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20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立平 徐中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Ⅰ ,Ⅱ ,Ⅲ期骨关节炎 (AO)的临床特点和症状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对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 目的 :探讨膝关节Ⅰ ,Ⅱ ,Ⅲ期骨关节炎 (AO)的临床特点和症状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对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病程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Ⅰ期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Ⅱ期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 ,Ⅲ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平均随访 2 .5年。优良率分别是 81% ,77%和 88% (Shahriaree评分法 )。结论 :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炎的Ⅰ ,Ⅱ ,Ⅲ期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选择有效的治病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20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9
3
作者 周立平 徐中和 《广州医药》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Ⅰ、Ⅱ、Ⅲ期骨关节炎 (AO)的临床特点和症状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对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病... 目的 :探讨膝关节Ⅰ、Ⅱ、Ⅲ期骨关节炎 (AO)的临床特点和症状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对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病程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Ⅰ期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Ⅱ期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 ,Ⅲ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平均随访 2 5年。优良率分别是 81%、 77%、88% (Shahriaree评分法 )。结论 :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炎的Ⅰ、Ⅱ、Ⅲ期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关节清理术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国产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体会(附25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维山 徐中和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本组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其中稳定型骨折11例,不稳定型骨折14例。25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稳定型骨折患者于术后1周扶拐负重锻炼;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平均离床时间6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0天。临床观察... 本组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其中稳定型骨折11例,不稳定型骨折14例。25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稳定型骨折患者于术后1周扶拐负重锻炼;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平均离床时间6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0天。临床观察表明,加压滑动鹅头钉设计合理,性能坚固,能使患者早期离床,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保持正常颈干角,不出现髋内翻畸形,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 加压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立平 徐中和 《广州医药》 2001年第4期46-47,共2页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对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价值和特点。方法: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探针和钩刀等器械,松解膝关节内粘连索带和挛缩组织,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病人 15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 8个月,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对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价值和特点。方法: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探针和钩刀等器械,松解膝关节内粘连索带和挛缩组织,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病人 15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 8个月,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0度,术后改善至平均120度,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疗效好、属微创伤手术,是膝关节粘连僵硬的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粘连松解术 膝关节粘连 治疗
下载PDF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附22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邝炯祥 庞瑞华 蔡维山 《广州医药》 1997年第3期32-33,F003,共3页
为了使股骨髁间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功能,对22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了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并改进部分操作,简化步骤。一般随访6个月~3年,均于6个月内骨折临床愈合,10个月内骨性愈合。优良率864%。DCS... 为了使股骨髁间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功能,对22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了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并改进部分操作,简化步骤。一般随访6个月~3年,均于6个月内骨折临床愈合,10个月内骨性愈合。优良率864%。DCS治疗此类创伤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内固定坚强可靠、能使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髁螺钉 股骨骨折
下载PDF
避免缝线瘢痕的横褥式缝合法
7
作者 李卫平 朱向辉 +1 位作者 郭东明 王其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5年第1期44-44,共1页
缝线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缝合张力过大。我们自1990年起,对一些颜面、四肢、躯体显露部位皮肤伤口31例采用在缝线下加垫的间断横褥式缝合法来避免缝线瘢痕,经2月~2年随访,有明显效果,介绍如下。方法:关闭伤口时,先间断缝合皮下组织。... 缝线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缝合张力过大。我们自1990年起,对一些颜面、四肢、躯体显露部位皮肤伤口31例采用在缝线下加垫的间断横褥式缝合法来避免缝线瘢痕,经2月~2年随访,有明显效果,介绍如下。方法:关闭伤口时,先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作间断横褥式(水平褥式)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褥式缝合 缝线 瘢痕形成 合张力 主要原因 皮下组织 皮肤 间断缝合 面部伤口 明显效果
下载PDF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在拇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郭东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8-49,共2页
我院骨科自1987年以来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损伤患者27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1岁,平均29岁。 1.2 受伤原因:电刨伤11例,切割伤6例,机... 我院骨科自1987年以来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损伤患者27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1岁,平均29岁。 1.2 受伤原因:电刨伤11例,切割伤6例,机器夹压伤5例,其他原因外伤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损伤 修复术 食指背侧 岛状皮瓣
下载PDF
应用直腱针作指掌骨骨折内固定
9
作者 李卫平 朱向辉 王其海 《广州医药》 1993年第4期15-15,共1页
指、掌骨骨折通常用克氏针(不锈钢小圆针)进行内固定。但由于现有的克氏针形态设计的限制,往往不能根据设想的角度及位置入针行骨折内固定,耗时费力、增加创伤。我们自1989年11月起,应用针尖呈三棱形的直腱针替代克氏针作内固定,操作方... 指、掌骨骨折通常用克氏针(不锈钢小圆针)进行内固定。但由于现有的克氏针形态设计的限制,往往不能根据设想的角度及位置入针行骨折内固定,耗时费力、增加创伤。我们自1989年11月起,应用针尖呈三棱形的直腱针替代克氏针作内固定,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32例41指。男24例,女8例。年龄5~37岁。平均25岁。掌骨8根,指骨33根。开放骨折30根。其中断指再植的10根,闭合骨折9根,指骨植骨2根。在骨折类型方面,粉碎性骨折9根,横型骨折18根,斜型骨折12根,关节内骨折6根。根据所拟固定的骨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直腱针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缺损中的应用
10
作者 戈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 修复 载体材料
下载PDF
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
11
作者 曾宁 徐中和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我院自1987年以来应用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26例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移植骨25例共26段,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42岁。骨缺损长度为6~24cm,平均15cm,移植骨长度为7.5~27cm,平均18.15cm。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移植 修复术 四肢
下载PDF
携带监测皮瓣腓骨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青梅 刘洁珍 蔡维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应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 30例 ,为方便术后观察移植腓骨的血供情况 ,30支移植腓骨均携带了与腓骨血供同源的小腿外侧、面积 5cm× 3cm的小皮瓣。移植术后该皮瓣的血供情况能直接反映移植腓骨的血供 ,即“监测皮瓣”。 30例... 应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 30例 ,为方便术后观察移植腓骨的血供情况 ,30支移植腓骨均携带了与腓骨血供同源的小腿外侧、面积 5cm× 3cm的小皮瓣。移植术后该皮瓣的血供情况能直接反映移植腓骨的血供 ,即“监测皮瓣”。 30例腓骨移植术后 ,监测皮瓣得到严密观察 ,其中 6例的监测皮瓣在术后 48h内出现血管危象 ,经及时手术探查 ,证实并解除了腓骨血管蒂危象。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对监测皮瓣的密切观察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监测皮瓣 护理
原文传递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卫平 朱向辉 王其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李卫平,朱向辉,王其海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手外伤。我们自1991年5月起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共30例32指,外观和质地理想,但皮瓣感觉功能...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李卫平,朱向辉,王其海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手外伤。我们自1991年5月起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共30例32指,外观和质地理想,但皮瓣感觉功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此,我们在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神经吻合 修复术
原文传递
指根部邻指皮瓣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李卫平 朱向辉 +1 位作者 王其海 郭东明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7-457,共1页
1991年Harrison和Newton首次介绍了指根部邻指皮瓣手术,具有不用再次手术断蒂,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我们自1991年6月起临床应用此皮瓣8例,疗效较满意。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8~45岁,平均23岁。手指近节掌侧瘢痕挛缩6例... 1991年Harrison和Newton首次介绍了指根部邻指皮瓣手术,具有不用再次手术断蒂,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我们自1991年6月起临床应用此皮瓣8例,疗效较满意。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8~45岁,平均23岁。手指近节掌侧瘢痕挛缩6例(其中示指2例,环指3例,小指1例),切除瘢痕后皆有屈指肌腱外露,其中3例伴有屈腱断裂或粘连需同时修复;示指近节掌侧皮肤缺损伴肌腱外露1例;示中指间指蹼瘢痕挛缩1例。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上臂上段上止血带,将患指近侧指节掌侧或指蹼间的瘢痕切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根部 邻指皮瓣 皮瓣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叶劲 蔡维山 +1 位作者 莫茅 陈伟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报道应用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1992年起 ,应用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转位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手部皮肤缺损 2 5例。 结果  2 5例手部皮肤缺损 ,手术后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没有出... 目的 报道应用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1992年起 ,应用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转位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手部皮肤缺损 2 5例。 结果  2 5例手部皮肤缺损 ,手术后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没有出现手部及指端缺血情况。 结论 应用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在不用牺牲前臂主要血管的前提下转位修复手部缺损 ,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皮肤缺损 修复 尺动脉 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