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与单侧唇裂口轮匝肌和上唇血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
作者 邓细河 翟佳羽 +5 位作者 崔颖秋 裴霞 姜杰 黎凡 徐达传 廖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口轮匝肌的形态及血管的分布。结果:口轮匝肌分深浅二层。深层肌肉呈水平方向,起自一侧口角的皮肤和粘膜,走向另一侧口角。浅层由上下两束肌纤维组成。单侧完全性唇裂标本显示患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止于红唇由厚转薄处。而浅层肌肉不仅中断,其附丽点亦发生错位,造成鼻小柱、鼻翼畸形。健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浅层肌纤维均附于鼻小柱基部,造成鼻小柱向健侧偏斜。正常上唇动脉起始部和走行都较恒定,本组未见解剖异常。唇裂标本显示,一侧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成弓,还造成异常走行。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侧皮下剥离要达到鼻翼外侧,把扭曲错位的浅层肌组织从鼻翼基部及鼻翼外侧的骨膜上进行分离,并按解剖形态进行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上唇 应用解剖 功能修复
下载PDF
埋没导引针在矫正眉下垂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廖农 刘诚 邓惠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34-735,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矫治眉下垂的手术方法和Ⅱ型埋没导引针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发际内或发际缘切口 ,皮下剥离至眶骨上缘 ,Ⅱ型埋没导引针经皮下隧道从眉上缘皮肤出针 0 1cm ,普通三角针经埋没导引针双针针孔缝合 1针皮肤 ...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矫治眉下垂的手术方法和Ⅱ型埋没导引针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发际内或发际缘切口 ,皮下剥离至眶骨上缘 ,Ⅱ型埋没导引针经皮下隧道从眉上缘皮肤出针 0 1cm ,普通三角针经埋没导引针双针针孔缝合 1针皮肤 ,将缝线固定于肌层或真皮层 ,两端由埋没导引针从皮下隧道引出 ,在切口下缘缝于骨膜上 ,打结 ,将眉悬吊于骨膜上。如此缝合 2~ 3针。结果 共 10例 (19侧眉 ) ,除 1侧提升不够外 ,其他效果均满意。结论 Ⅱ型埋没导引针应用于眉下垂矫治手术 ,操作简单 ,创伤小 ,门诊完成 ,患者恢复快 ,不影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下垂 埋没导引针 悬吊术 整形外科学
下载PDF
注射改良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廖农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进单纯性瘢痕内注射确炎松-A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来用浸润部环抱式、灵活掌握间隔期和大面积分次交替注射法治疗瘢痕疙瘩132例,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优94例,占87%,良14例,占... 目的 探讨改进单纯性瘢痕内注射确炎松-A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来用浸润部环抱式、灵活掌握间隔期和大面积分次交替注射法治疗瘢痕疙瘩132例,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优94例,占87%,良14例,占13%,优良率为100%。结论 环抱式注射和灵活掌握间隔期与分点注射和固定间隔期比较,有用药剂量小,治疗范围大,疗效持久而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瘢痕内注射 确炎松-A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脂肪抽吸术及其进展
4
作者 吕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脂肪抽吸术 美容术 适应证 肥胖
下载PDF
注射器门诊脂肪抽吸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玉明 戚可名 +1 位作者 陈建 余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1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脂肪抽吸术 注射器 美容术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应用Ⅱ型埋没导引针治疗眉下垂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2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Ⅱ型埋没导引针 眉下垂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