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亚蓉 郭壮波 黄丽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测两组患...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3 h、3~6 h及6~12 h的血清CK-MB、c TNT和H-FABP水平,并比较2组CK-MB、c TNT和H-FABP不同时间血清水平;比较CK-MB、cTNT和H-FABP在AMI发病〈3 h、3~6 h及6~12 h诊断AM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AMI组血清HFABP在AMI后〈3 h即明显升高(P〈0.01),3~6 h及6~12 h进一步升高(P〈0.001);血清cTnT在发病3 h内无明显升高,3~6 h轻度升高(P〈0.05),6~12 h水平显著升高(P〈0.01);CK-MB在发病3 h内及3~6 h均无明显升高,发病6~12 h水平显著升高(P〈0.05)。AMI发病〈3 h、3~6 h血清H-FABP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CK-MB、c TNT(P〈0.05),发病6~12 h血清H-FABP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TnT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于CK-MB(P〈0.05)。结论 AMI患者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对AMI早期〈3h及3~6h)诊断价值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T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伟光 罗景云 +2 位作者 赵强 徐元杰 吴同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8月在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共106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观察组(n=55),同... 目的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8月在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共106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观察组(n=55),同期条件相当未应用血栓抽吸治疗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n=51),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术后和随访期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直接支架置入率和术后达TIMI3级血流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无复流率则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在TnT峰值及CK-MB峰值、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再次AMI、病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AMI急诊PCI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能有效的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提高患者术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旦期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慧文 韦建瑞 +6 位作者 蒋作锋 郭顺华 陈辉 黄丽萍 张锐 张文超 郭衡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03-1404,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例初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24 h内及病程的第4周分别采血,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1及NT-proBNP2;根据患者心脏...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例初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24 h内及病程的第4周分别采血,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1及NT-proBNP2;根据患者心脏功能状况(Killip分级)分为两组:A组:Killip分级为Ⅰ级,B 组:Killip分级为Ⅱ~Ⅳ级,进行NT-proBNP浓度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的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心力衰竭的A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得出类似的结果。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与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比较,其血清NT-proBNP1增高。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的比较:死亡组患者有着较大的年龄和较高的NT- proBNP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NT-proBNP浓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研究:NT-proBNP与年龄、Killip分级呈正相关,与EF值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清NT-proBNP浓度与急性期心功能状态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早期血清NT-proBNP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N端脑钠肽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患者 早期测定 急性期 脑钠肽 KILLIP分级 前体 N端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伟光 吴同果 +5 位作者 蒋作锋 崔进 赵强 罗景云 邓燕容 李雪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4...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42例(A组)和标准PCI 4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MBG、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及LVEF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联合使用ZEEK导管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亚蓉 李彪 郭壮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I患者209例及对照组98例;入院后6h内测定血清H-FABP,按照心功能Killip(Ⅰ-Ⅳ)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I患者209例及对照组98例;入院后6h内测定血清H-FABP,按照心功能Killip(Ⅰ-Ⅳ)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A比值进行分组,对比各组间血清H-FABP的差异;分析血清H-FABP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血清H-FABP随心功能Killip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随LVEF水平降低,血清H-FABP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LVEDd的增加,血清H-FABP逐渐升高(P<0.05);E/A比值≤1组血清H-FABP水平高于E/A比值>1组(P<0.05);血清H-FABP水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497,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随Killip(Ⅰ-Ⅳ)分级增加逐渐升高;血清H-FABP与AMI早期LVEDd呈正相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血清H-FABP水平与AMI早期心功能参数具有相关性,对于AMI早期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伟光 吴同果 +4 位作者 韦建瑞 罗景云 赵强 崔进 郭晓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TRA-p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2例[男性7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8.5±11.6)岁]发病在12 h内需接受p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人径(TBA...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TRA-p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2例[男性7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8.5±11.6)岁]发病在12 h内需接受p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人径(TBA-pPCI)组52例,经股动脉入径(TFA-pPCI)组50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F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TRA-pPCI组(P<0.05). TRA-pPCI组术中有5.8%的患者出现上肢动脉轻度痉挛,但经解痉治疗有效且不需中断PCI操作.术后3个月随访,TRA-pPCI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老年AMI患者,两种入径的p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TR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少,可作为老年AMI患者PCI治疗时选择的血管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桡动脉 股动脉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急诊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伟光 吴同果 +2 位作者 韦建瑞 崔进 郭晓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至2008年来我院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202例,发病时间在12h内(其中13例〉12h但〈24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急诊PCI并随访观察。结果202例患者中19...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至2008年来我院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202例,发病时间在12h内(其中13例〉12h但〈24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急诊PCI并随访观察。结果202例患者中195例(96.5%)介入治疗获得成功。202例患者置入263枚支架。13例发生无血流现象,其中5例死亡。置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7例,23例在术中发生室速、室颤,及时除颤转复窦性心律。术后195例患者症状缓解,顺利康复,无心血管事件发生。202例患者中7例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3.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脂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亚蓉 张丕德 +2 位作者 韦建瑞 吴同果 黄丽萍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血脂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57名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其中RHR〈70次/min为A组(52例),RHR在70~80次/min为B组(56例),RHR〉80次/min为C组(49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血脂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57名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其中RHR〈70次/min为A组(52例),RHR在70~80次/min为B组(56例),RHR〉80次/min为C组(49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LVPWT、IVS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最大流速值(E)及A峰最大流速值(A),计算E/A比值。超声心动图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三组血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静息心率增加,血TC、TG及LDL-C水平升高,血HDL-C水平降低。三组患者LVPWT、IVST、LVMI、E/A比值及CIMT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静息心率增加,LVPWT、IVST、LVMI、CIMT增加,E/A比值降低。RHR与TC、LDL—C、TG、LVMI及CIMT呈正相关(P〈0.05),与HDL—C和E/A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脂代谢异常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血脂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N端前脑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伟光 韦建瑞 +3 位作者 吴同果 陈思伟 孙爱华 梅克治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病人的血清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差异及其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人106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病人的血清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差异及其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人106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稳定型心绞痛42例。对照组22例非冠心病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同时定量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573±126)ng/L,(276±65)ng/L,(42±23)ng/L,(37±24)ng/L。急性心肌梗死组NT-proBNP与cTnI呈正相关(r=0.913,P<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病人的血清NT-proBNP浓度存在差异,NT-proBNP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肌钙蛋白I N端前脑钠肽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关信民 赵强 +2 位作者 李彪 陈希伟 吴同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rhBNP组[不用负荷剂量,只用维持剂量0.0075μg/(kg?min)]和硝酸甘油(NTG)组,每组各20例...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rhBNP组[不用负荷剂量,只用维持剂量0.0075μg/(kg?min)]和硝酸甘油(NTG)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血清钠、钾、肌酐、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TG组相比,rhBNP组患者心率下降的更明显(P<0.05),尿量显著增多(P<0.01),呼吸困难的程度显著改善(P<0.01),且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P=0.048)。治疗24h后rhBNP组血NT-proBNP水平下降的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r,hBNP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NTG组有升高的趋势(P=0.24)。结论与NTG相比,低剂量rhBNP能更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对肾功能没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伟光 罗景云 +3 位作者 赵强 徐元杰 崔进 吴同果 《中国医药》 2011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 观察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9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取直接支架... 目的 观察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9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取直接支架置入或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研究组此之前沿导丝送人ZEEK血栓抽吸装置至病变部位负压抽吸。观察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直接支架置入率和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情况[分别为(5.1±2.3)h、44.0%(22/50)、92.0%(46/50)]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6.2±3.5)h、30.4%(14/46)、82.6%(38/46)],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2/50)比13.0%(6/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eInT峰值及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2.6)pg/L、(142.0±68.3)U/L及(8.5±2.9)μg/L、(176.0±71.2)U/L],心电图ST段回落率、左Jb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4.0%(32/50)、(56.0±13.5)%及45.7(21/46)、(45.6±10.2)%],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4.0%(7/50)、0、2.0%(1/50)及23.9%(11/46)、4.3%(2/46)、8.7%(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增加心肌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改善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抽吸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辉华 洪介民 +3 位作者 郭衡山 韦建瑞 何艳华 李志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心肌细胞体外培养40 h后,换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UⅡ作用24 h后对心肌细胞大小和蛋白掺入率的影响。结果10-7...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心肌细胞体外培养40 h后,换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UⅡ作用24 h后对心肌细胞大小和蛋白掺入率的影响。结果10-7 mol/L的UⅡ能增加心肌细胞的大小(P=0.021)和3H-Leu掺入率(P=0.015)。结论UⅡ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诱导 体外培养 乳鼠 心肌细胞 肥大 流式细胞术 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筱冬 梅克治 孙爱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持续应用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钠 (普拉固 )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6 5岁以上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 80例 ,均经过普伐他汀钠每天 10mg治疗后血脂已达标。随机分为 2组 ,其中治疗...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持续应用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钠 (普拉固 )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6 5岁以上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 80例 ,均经过普伐他汀钠每天 10mg治疗后血脂已达标。随机分为 2组 ,其中治疗组 4 0例 ,继续服用普伐他汀钠每天 10mg治疗 ,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 70 .3± 4 .6 )岁 ;对照组 4 0例 ,停用普伐他汀钠治疗 ,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 70 .7± 4 .1)岁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期间均饮食治疗 ,其他按常规治疗 ;观察 3个月、12个月后 ,抽血复查血脂水平、肝肾功能 ;每月复诊时记录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等情况 ,以观察调脂效果、肝肾功能、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 3个月后 ,TC、TG、LDL C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0 1) ,其中TC下降7.18% ,TG下降 12 .74 % ,LDL C下降 12 .0 0 % ;治疗 12个月后 ,治疗组TC、LDL C仍有明显下降 (P <0 .0 0 1) ,TG稍下降 ( P >0 .0 5 ) ;而BUN、GPT、Cr均无明显变化 ( P >0 .0 5 )。对照组观察 3个月、12个月后TC、TG、LDL C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0 1)。对照组中心力衰竭加重、心绞痛发作例数均较治疗组增多 ,治疗 12个月时尤其明显 ( P <0 .0 5 )。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普伐他汀钠 (普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安全性 普伐他汀钠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桂见军 江东新 +6 位作者 农凤秋 伍伟光 陈玉兰 赖江明 奉伍妹 徐元杰 徐武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9-182,188,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用超声测量的平均CIMT、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以及脂质比值,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的比值及总胆固醇(TC)与HDL-C的比值]、hs-CRP、空腹血糖等资料。依据患者的CIMT,分为正常组(平均CIMT<1.0 mm)172例,增厚组(平均CIMT≥1.0 mm)66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增厚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hs-CRP、LDL-C/HDL-C比值、TC/HDL-C比值、Apo-B/ApoA-Ⅰ比值的中位数,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ApoA-Ⅰ的中位数低于正常组。增厚组男性例数要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85,95%CI:1.067~1.104)、男性(OR=1.897,95%CI:1.985~2.799)、hs-CRP(OR=1.165,95%CI:1.047~1.296)、LDL-C/HDL-C比值(OR=1.281,95%CI:1.040~1.579)是预测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增高是预测心脑疾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作用可能要优于单独检测LDL-C或HD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颈动脉疾病 心脑疾病
下载PDF
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一) 被引量:9
15
作者 梅克治 邹筱冬 韦建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顽固性心衰 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 利尿剂 并发症
下载PDF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意义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小兰 韦建瑞 蒋作锋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目的 :了解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变化规律 ,比较它们在AMI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系列测定AMI患者血中的cTnI、Mb、CK MB ,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例AMI患者Mb最... 目的 :了解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变化规律 ,比较它们在AMI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系列测定AMI患者血中的cTnI、Mb、CK MB ,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例AMI患者Mb最早在血中出现。Mb峰值亦首先出现 ,达峰的时间为 ( 11.1± 5 .0 )h ,持续时间为 ( 17.6± 4.8)h ;CK MB达峰值的时间为 ( 19.9± 9.8)h ,持续时间为 ( 5 0 .4± 15 .4)h ;cTnI峰值时间为 ( 2 3.8± 10 .6 )h ,持续时间最长 ,为 ( 16 6 .4± 6 2 .1)h。结论 :AMI发病早期同时检测cTnI和Mb ,有助于早期确诊AMI。对延迟入院CK MB已经降至正常的患者检测cTnI,仍有助于AM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诊断 AMI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伟光 吴同果 +4 位作者 韦建瑞 罗景云 赵强 崔进 郭晓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20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5月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31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157)和股动脉组(n=157),观察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5月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31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157)和股动脉组(n=157),观察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术后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49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52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在股动脉组术后肺栓塞发生2例,而桡动脉组0例。总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1%(308/314)。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可行,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桡动脉 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182例心向量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自安 王西平 韦建瑞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 :心向量图临床分析及与常规心电图对比观察。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人共 182例。采用日本光电产 ECG-8349K心电图机做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部分加做 V3R~ V5R、V7~ V9导联 ) ,采用上海光电 XX- 2型心向量图仪均按 Frank导联体系... 目的 :心向量图临床分析及与常规心电图对比观察。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人共 182例。采用日本光电产 ECG-8349K心电图机做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部分加做 V3R~ V5R、V7~ V9导联 ) ,采用上海光电 XX- 2型心向量图仪均按 Frank导联体系法连接。结果 :在诊断正常心电图、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厚方面 ,心电图与心向量图完全相符 ,在诊断完全性左束支及右束支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塞方面 ,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诊断有一定差异。结论 :心向量对某些心脏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从而弥补了心电图之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向量图 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 心室肥厚 心脏传导阻滞 陈旧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伟光 吴同果 +2 位作者 韦建瑞 陈思伟 蒋作锋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用于评价高血压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33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30例;对...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用于评价高血压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33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30例;对照组1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浓度,同时采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E/A值等。结果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血NT-proBNP平均水平为(3 007.6±1 759.3)pg/mL,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心功分级的逐级增加而升高,各级血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83);②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血NT-proBNP平均水平为(563.2±315.3)pg/mL,高于对照组;③三组比较,以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血中NT-proBNP水平最高(3 007.6±1 759.3)pg/mL,其次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563.2±315.3)pg/mL,均高于对照组(67.8±56.7)pg/mL,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时,NT-proBNP高于正常,且随着NYHA心功分级的逐级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左心室舒张功不全时,NT-proBNP也高于正常;NT-proBNP的检测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痛 氨基未端脑钠素前体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4 位作者 尹海燕 梁艳雯 郭键 吕荣贵 刘喜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5-799,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g/kg,假手术组和心梗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 W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结构,马松(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扩大[(7.28±0.29)mm比(6.86±0.36)mm,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扩大[(5.88±0.33)mm比(4.61±0.31)mm,P<0.01]、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增厚[(1.81±0.85)mm比(1.67±0.1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45.77±3.17)%比(67.28±4.15)%,P<0.01];盐酸小檗碱组与心梗对照组相比:LVDs[(4.68±1.17)mm]缩小,LVPWTs[(1.65±0.14)mm]下降,LVEF[(64.64±5.8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VDd[(6.89±0.99)mm]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胶原容积分数增加[(11.39±0.45)%比(2.65±0.45)%,P<0.01],盐酸小檗碱组[(7.00±0.87)%]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21.31±2.34比0.99±0.38,P<0.01),盐酸小檗碱组(14.15±1.62)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核因子-κB活化情况检测结果示,术后8 W时,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核内的p65含量增加[(0.14±0.02)ng/ml比(0.06±0.01)ng/ml],盐酸小檗碱组[(0.10±0.02)ng/ml]较心梗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室重塑和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其部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降低非心梗区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心肌梗死模型 心室重塑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