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发作年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艳华 钟笑梅 +6 位作者 吴章英 李玲 陈辛茹 罗新妮 李含秋 陈建平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比较早发型老年抑郁症及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特点及血管风险因素,为阐明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门诊、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包括早发型老年抑郁症29例,晚发型老年抑郁症27例,及社区招募... 目的比较早发型老年抑郁症及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特点及血管风险因素,为阐明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门诊、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包括早发型老年抑郁症29例,晚发型老年抑郁症27例,及社区招募正常对照组25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进行总体认知评估、详细认知域及血管风险因素评估,分析早发型老年抑郁症与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特点及血管风险因素特点。结果总体认知功能MMSE比较发现,晚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得分明显低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9,22.8±3.5,P=0.030);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在符号数字转化测验、画钟测验及连线测验中得分优于晚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10.5,22.9±11.8,P=0.028,3.6±0.8,2.9±1.3,P=0.006,60.4±20.6,74.7±28.8,P=0.027)。晚发型老年抑郁症组血管风险因素评分高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2.7,12.3±2.2,P=0.001)。结论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相比,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更重,血管风险因素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早发型抑郁症 晚发型抑郁症 认知功能 血管风险因素
下载PDF
青霉素治疗麻痹性痴呆预后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东 林建荣 +2 位作者 彭良富 宁玉萍 谭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研究青霉素治疗麻痹性痴呆(GPI)远期疗效。方法用美国CDC"性病治疗指南"的青霉素治疗GPI的方案,治疗72例GPI患者,并随访至少6个月。评价治疗后的疗效,观察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是否加重,并定期检查血和脑脊液(CSF)的TRUST滴度... 目的研究青霉素治疗麻痹性痴呆(GPI)远期疗效。方法用美国CDC"性病治疗指南"的青霉素治疗GPI的方案,治疗72例GPI患者,并随访至少6个月。评价治疗后的疗效,观察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是否加重,并定期检查血和脑脊液(CSF)的TRUST滴度和TPHA。观察病情加重组和未加重组血和CSF的TRUST滴度变化情况。结果65例完成随访;经过青霉素治疗后,80%(52/65)患者好转,但46.15%(30/65)在6个月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加重,其中23例复入院。在治疗完成时病情加重组和未加重组CSF和血TRUST滴度都比治疗前下降(P<0.01);在随访期间,两组血浆中TRUST滴度都未再继续下降(P>0.10),CSF中TRUST滴度继续下降(P<0.001)。结论美国CDC"性病治疗指南"的青霉素治疗GPI的方案近期疗效好,但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能未完全灭活,病情加重的机率高,需要探索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索 麻痹性痴呆 预后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方雅秀 谭燕 侯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7-1838,共2页
目的:明确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脑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比分析鼠... 目的:明确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脑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比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结果: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MMSE加分率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鼠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认知障碍的睡眠特点 被引量:8
4
作者 施海姗 侯乐 +5 位作者 郑东 钟笑梅 罗新妮 陈辛茹 卢慧贤 宁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认知功能的评定,了解AD患者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睡眠特点。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于晚上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同日评定ADAS-Cog量表。根据评分把不同认知障碍的AD患者分为轻、重两...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认知功能的评定,了解AD患者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睡眠特点。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于晚上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同日评定ADAS-Cog量表。根据评分把不同认知障碍的AD患者分为轻、重两组,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图特点。通过SPSS11.0建立数据库,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语言障碍表现突出的AD患者,其SE下降、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2)实践能力障碍方面突出的AD患者,其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加。(3)记忆障碍突出的AD患者,其AST减少、SE下降。(4)执行指令障碍方面突出的AD患者,其AST减少、SE下降、总觉醒时间增多、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5)注意力障碍突出的AD患者,其S1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而S2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减少。结论:AD患者的语言、实践能力、记忆、执行指令及注意力等各方面障碍突出的患者分别有其各自的睡眠结构特点,NREM期的睡眠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多导睡眠图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少明 郑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水平的检测。结果治疗后7、14、21 d的ESS(European stroke scal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8.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2.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也显著优于对照组(63.9%)(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自由基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MP-9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少明 郑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3、7和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MP-9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和7 d,血清NSE、S-100β和MMP-9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后14 d的MMP-9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MESSS和BI评分则在治疗7和14 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S-100β和MMP-9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18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少明 郑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24-3026,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d口服,连用14d。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MP-9和IL-18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另选同期36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健康组。结果:急性脑梗、患者发病后血清MMP-9和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治疗组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3、7和14d,血清MMP-9和IL-18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和P<0.05),而ESS和BI评分则在治疗7d和14d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IL-18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钙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介素-18
下载PDF
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前瞻性记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谭燕 王丽娟 +3 位作者 张玉虎 马桂贤 方雅秀 侯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TBPM)损害情况,初步探讨血清固定隐性梅毒患者两种记忆损害程度的区别。方法采用前瞻性记忆的神经...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TBPM)损害情况,初步探讨血清固定隐性梅毒患者两种记忆损害程度的区别。方法采用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测试方法,对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例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EBPM和TBPM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EBPM(6.13±1.25)分,TBPM(4.67±0.92)分]相比,患者组的EBPM([4.33±2.06)分]和TBPM([3.97±1.22)分]测试成绩均降低(均P<0.05)。患者组EBPM和TBPM分值与梅毒抗体滴度均无统计学相关性(r=-0.263,P=0.161;r=0.247,P=0.181)。结论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固定 隐性梅毒 记忆 神经心理学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谭燕 刘鸣 吴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94-49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2006年2月以前来自MEDLINE、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脑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以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标...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2006年2月以前来自MEDLINE、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脑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以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标准,对纳入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4个研究(1141例)符合纳入标准。仅1个试验报告了6个月时的死亡或残疾率,原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提供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的11个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21,95%CI(2.25,4.59)]。结论本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然葛根素可改善急性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缺损,但评价远期功能性结局的研究仅1个,且病例数(98例) 太少,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因此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脑梗死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雅秀 谭燕 侯乐 《西部医学》 2013年第6期871-872,875,共3页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50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幻觉妄想综合征占68%;情绪低落或淡漠等类抑...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50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幻觉妄想综合征占68%;情绪低落或淡漠等类抑郁综合征占26%;冲动、易激惹行为占22%;意志行为障碍者占6%,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占30%,伴有癫痫发作者占72%,伴认知功能障碍者占84%,伴语言障碍者占10%,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者占8%。不同病毒IgM(+)者占12%,脑脊液(CSF)检查:压力>200mmH2O者占4%,白细胞数增高者占16%,蛋白定量增高者占20%,脑电图检查有46%的患者表现为中-重度异常,影像学检查有26%异常,其中18%表现为皮层、皮层下异常信号,8%表现为海马、颞叶内侧异常信号,1例(2%)脑膜增厚,3例(6%)脑萎缩;经过抗病毒、营养神经、抗癫痫、抗精神症状等对症支持治疗,96%的患者精神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容易误诊、漏诊,要注意与非惊厥性癫痫、功能性精神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精神症状 诊断
下载PDF
Prion病与睡眠障碍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淑琴 郭彩凤 +1 位作者 王玉平 贾建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1-475,共5页
Prion病是由传染性朊蛋白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致死性神经变性脑病,睡眠障碍在Prion病中十分常见,也是其诊断特征之一。其中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表现为严重的生理睡眠缺失及特殊梦幻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过度运动;多导睡眠图早期... Prion病是由传染性朊蛋白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致死性神经变性脑病,睡眠障碍在Prion病中十分常见,也是其诊断特征之一。其中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表现为严重的生理睡眠缺失及特殊梦幻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过度运动;多导睡眠图早期睡眠纺锤波和K复合波消失,无法产生快速眼动和非快速眼动睡眠生理循环。除PET扫描呈现丘脑低代谢,神经病理学观察可见丘脑神经元大量缺失,尤其是丘脑前核和背内侧核。尽管睡眠障碍亦常见于Creutzfeldt Jakob病患者,但并非该疾病特征,仅是丘脑受累标志;多导睡眠图所见频繁觉醒,除与丘脑神经元退行性改变有关外,可能还与朊蛋白生物学功能障碍即朊蛋白病发病的共同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病 睡眠障碍 综述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激素α受体基因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玉萍 侯乐 +3 位作者 唐牟尼 谭燕 林康广 施海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3例LOAD患者与138名正常对照BNDF基因C270T位点、ERα基因XbaⅠ位点和PvuⅡ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两基因位点间存在的交互作用。结果LO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BNDF基因C270T、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3个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基因C270T位点与ERα基因XbaⅠ位点发生交互作用(2=23.96,P<0.01),同时携带CC和xx基因型的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OR=2.38,95%CI:1.02~5.53)。结论BDNF基因和ERα基因在LOAD发病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可能使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α受体基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Alzheimer病认知功能损害与海马区MRI影像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魁明 郭建雄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评价MRI对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诊断价值 ,探讨海马区MRI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诊断AD患者 3 0例 ,并随机选取 3 0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均行MR检查 ,采用线性和体积测量法对海马高度、颞角宽度... 目的 :评价MRI对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诊断价值 ,探讨海马区MRI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诊断AD患者 3 0例 ,并随机选取 3 0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均行MR检查 ,采用线性和体积测量法对海马高度、颞角宽度、海马和杏仁核体积定量评估 ,测量海马T2 值 ,用临床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检查 ,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颞角宽度、海马高度、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并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韦氏记忆量表 (WM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线性与体积测量对海马、颞角量化 ,在AD诊断中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海马T2 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海马、颞角线性测量法是诊断AD一种有用的方法 ;海马、杏仁核萎缩、颞角增宽是诊断AD敏感指标 ,AD患者海马T2 值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认知功能 海马区 MRI 影像学表现 脑功能
下载PDF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燕 宁玉萍 +5 位作者 方雅秀 陈辛茹 钟笑梅 罗新妮 侯乐 陈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480-485,共6页
目的分析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的精神行为特点和认知功能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2月广州市脑科医院以精神行为异常为... 目的分析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的精神行为特点和认知功能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2月广州市脑科医院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就诊的VCIND18例、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16例和无认知功能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评定精神行为和认知状态,并比较各组间精神行为及认知状态的差异。结果VCIND组最多见的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66.7%),睡眠障碍(61.1%),其次为激越/攻击行为(55.6%),幻觉/妄想(44.4%)。VaD组焦虑/抑郁症状与VCIND组相比较多见,差异具有显著性(75% vs 16.7%;P=0.001)。VCIND组各认知评分介于VaD组和NCI组之间,与NCI组相比,在视空间/执行能力(2.78±0.73 vs 4.50±0.51)、注意(4.61±0.61 vs 5.55±0.48)、语言(2.11±0.47 vs 2.67±0.49)、抽象[1(0,1)vs2(1,2)]、延迟记忆[2(2,3) vs 4(4,4)]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VCIND可以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尤其是急起的易激惹/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及激越/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行为症状 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神经梅毒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燕 彭良富 +1 位作者 方雅秀 施海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6周。疗效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6周。疗效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和6周末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ANSS和CGI-SI评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第6周时PANSS评分分别是(82·63±8·19)分;(47·21±3·34)分,t=18·4,P<0·01)]。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主要为嗜睡、便秘等。结论喹硫平能安全且有效改善神经梅毒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神经梅毒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施海姗 侯乐 +4 位作者 宁玉萍 唐咏 郑东 邓雪珍 卢慧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健康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比较两组睡眠状况。【结果】在研究组...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健康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比较两组睡眠状况。【结果】在研究组中,合并SAS的AD患者与没有合并SAS的相比,其睡眠时间减少,S1期占睡眠时间(SPT)百分比减少。而在对照组中,合并SAS的老人和没有合并SAS的相比,前者的S1减少而S2增加。研究组和对照组合并SAS的睡眠结构相比,前者的睡眠效率下降,S2期占SPT的比例均减少(P〈0.05)。在研究组中:中度和重度AD患者之间相比,重度AD病人的SPT减少、睡眠效率(SE)降低(P〈0.05)、S1持续时间减少(P〈0.05)。【结论】睡眠呼吸紊乱可能加重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睡眠结构障碍,而AD患者加重更加明显。AD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可能与其认知功能加重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 郑东 +6 位作者 周道友 李庆军 肖颂华 阎峻 李艺 杨炼红 邢诒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893-3895,F003,共4页
背景: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L-aminoaciddecarboxylase,AADC)活性水平的降低及波动是产生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和在L-dopa替代治疗时“症状波动”等不良反应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 背景: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L-aminoaciddecarboxylase,AADC)活性水平的降低及波动是产生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和在L-dopa替代治疗时“症状波动”等不良反应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AADC基因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左旋多巴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并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设计:2×2析因设计。地点和材料: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材料主要包括人嗜铬细胞瘤组织,TRIzol,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阳离子脂质体,6-OHDA,阿朴吗啡,AADC单克隆抗体,SD大鼠。干预:使用基因克隆、亚克隆技术构建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将帕金森病模型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以pCD-NA3-AADC重组体和pCDNA3空载体进行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注射于帕金森病SD大鼠纹状体内,并在该基础上对两组大鼠分别采用一定浓度的L-dopa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AADC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AADC基因脑内移植后两组大鼠的旋转行为。②采用一定浓度的L-dopa进行治疗对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结果:①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pCDNA3-AADC重组体脑内注射后,在3,7,14,21,28d时大鼠的旋转行为获得了一定的改善(P<0.05),分别改善了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元性AADC 基因克隆 基因测序 帕金森病 治疗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下载PDF
大剂量激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雅秀 谭燕 侯乐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癫痫、营养神经、醒脑、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病重者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采用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CSF(WBC)...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癫痫、营养神经、醒脑、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病重者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采用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CSF(WBC)的治愈率均为100%,CSF(Pr)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66.7%;脑电图治愈率分别为93.75%和91.67%;MR治愈率分别为33.3%和25%;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组:t=-12.22,P<0.001;对照组:t=-10.90,P<0.001),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44例病例中使用激素与不使用激素在临床表现、MMSE评分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别,病程并无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病毒性脑炎 疗效
下载PDF
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国际大型临床试验的回顾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燕 刘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治疗 大型临床试验 二级预防 国际 临床研究证据 冠心病患者 对照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结果 随机对照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燕 方雅秀 彭良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70例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患者中幻觉妄想综合征占35.7%、情绪低落或...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70例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患者中幻觉妄想综合征占35.7%、情绪低落或淡漠等类抑郁综合征占35.7%、情感高涨、欣快等类躁狂综合征占31.4%、易激惹、冲动行为占42.9%、不同的认知功能下降者占57.1%。本组均经血及脑脊液梅毒检查确诊,误诊率41.4%。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者14.3%,蛋白升高者57.1%,白细胞升高者60%。85.7%患者的头部CT或MRI异常,以脑萎缩为主,部分伴有脑积水和多发、大小不一的梗死灶。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6%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结论】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容易误诊、漏诊,足剂量、足疗程的青霉素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