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前驱期综合征的转化结局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映梅 张天宏 +2 位作者 王继军 曹莉萍 唐莺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5-568,共4页
精神病发作前存在一段特殊的时期称为精神病前驱期,该阶段会出现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感知觉异常、猜疑、奇怪的想法、睡眠障碍、记忆力障碍、注意集中困难、焦虑抑郁等改变,这一组临床表现被概括为“精神病前驱期综合征(prodromal psyc... 精神病发作前存在一段特殊的时期称为精神病前驱期,该阶段会出现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感知觉异常、猜疑、奇怪的想法、睡眠障碍、记忆力障碍、注意集中困难、焦虑抑郁等改变,这一组临床表现被概括为“精神病前驱期综合征(prodromal psychosis syndrome,PPS)”,也称“精神病高危综合征”(high risk psychosis syndrome)[1]。国外对PPS临床识别和随访的研究已超过二十年,这一概念的临床接受度也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前驱期 转化率 转化结局 早期干预
下载PDF
缓解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成小芳 邓文皓 +5 位作者 陈建山 张一智 邹文锦 崔立谦 黄癸卯 曹莉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内神经元自发活动特征,为定量研究双侧大脑半球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研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探讨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步活动模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7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及27例健康匹配对照进行磁共振扫描,将rs-f MRI数据配准到高清T1对称解剖模板后,计算两侧半球镜像同伦体素间同伦功能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岛盖部额下回、罗兰迪克岛盖、岛叶、壳核功能同伦连接减低(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团块校正);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同伦功能连接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2,P=0.037;r=-0.402,P=0.038)。结论缓解期BDⅠ型患者多个半球间镜像脑区存在功能协同性的损害,特别是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脑区可能在疾病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缓解期 静息态 半球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可 王强 +6 位作者 邓伟 李名立 韩媛媛 林鄞 丁蕾 李寅飞 李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白质结构的完整性,探索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问的关系。方法对24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29名健康者(对照组)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使用纤维束追...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白质结构的完整性,探索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问的关系。方法对24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29名健康者(对照组)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使用纤维束追踪的方法重建前联合纤维,并研究前联合白质结构连接异常与精神病性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前联合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0.482±0.068)较对照组(0.537±0.053)明显下降(F=10.418,P=0.002)。患者组入组时PANSS总分为(96.3±17.7)分,其中阴性症状分量表分为(19.2±7.8)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为(27.0±6.5)分。患者组前联合FA值与人组时阳性因子分呈负相关(r=-0.533,P=0.013),但与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问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前联合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受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产生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白质
原文传递
LIS1和TSNAX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双相障碍Ⅰ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烜 关力杰 +14 位作者 林鄞 张晓菲 邓文皓 杨振兴 马小红 老帼慧 叶碧瑜 黄伟杰 蒋泽宇 苗国栋 徐贵云 刘文滔 王英成 李涛 曹莉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与神经发育相关的LIS1基因和TSNAX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Goldengate基因芯片检测385例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475名正常对照LIS1基因(rsl2938775、rs7216704、rs7212450、rs8081803、rs9893575)和TSNAX基因(rsl2040...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与神经发育相关的LIS1基因和TSNAX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Goldengate基因芯片检测385例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475名正常对照LIS1基因(rsl2938775、rs7216704、rs7212450、rs8081803、rs9893575)和TSNAX基因(rsl2040246、rsl655290、rsl6854521、rsl7802224、rs7519365)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位点,用Plinkl.07软件进行单个位点及单倍型的关联分析。结果单个位点的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均未见双相障碍Ⅰ型与LISl和TSNAX基因的10个SNPs关联(P〉O.05)。将患者按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亚组后分析,也未见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与两个基因的多态性关联(P〉0.05)。性别分层后比较,也未见LIS1和TSNAX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关联(P〉0.05)。未发现LIS1和TSNAX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发病年龄存在关联(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未发现LIS1和TSNAX基因与双相障碍Ⅰ型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Ⅰ型 神经发育 LIS1基因 TSNAX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