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荔湾区:实施环卫体制改革 释放城市管理“高效能”
1
作者 何志军 《城乡建设》 2024年第14期72-73,共2页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发扬工匠精神,锤炼“绣花”功夫,推动环卫保洁提升行动不断落地见效、出新出彩。2024年,荔湾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城中村规范环卫保洁作业提升城中村环境质量”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改革事项”和“荔湾区十件民...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发扬工匠精神,锤炼“绣花”功夫,推动环卫保洁提升行动不断落地见效、出新出彩。2024年,荔湾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城中村规范环卫保洁作业提升城中村环境质量”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改革事项”和“荔湾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力支持和推动城中村保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在责任分工、站点建设、经费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打通城中村街道环卫站实体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全域规范化保洁,进一步改变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激励 环境卫生 民生实事 工匠精神 广州市荔湾区 环境质量 最后一公里 保洁工作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以西关美食高质量发展为例
2
作者 刘文浩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3年第12期12-15,共4页
茶叶、花卉、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是广州市荔湾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西关美食产业特点出发,阐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着重分析西关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狠抓品质... 茶叶、花卉、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是广州市荔湾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西关美食产业特点出发,阐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着重分析西关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狠抓品质提升、强化宣传引导等,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统筹、文化“结伴”、创新“注魂”、数字化“赋能”四个方面提出推动荔湾区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关美食 传统特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粤剧进校园现状调研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3
作者 喻晓伶 《华夏教师》 2023年第5期51-53,共3页
“双减”文件颁布后,学校教育及社会培训出现了新形式,如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成了新的课题。荔湾区青少年宫一直关注粤剧进校园工作,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荔湾区粤剧进校园的第一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 “双减”文件颁布后,学校教育及社会培训出现了新形式,如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成了新的课题。荔湾区青少年宫一直关注粤剧进校园工作,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荔湾区粤剧进校园的第一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目前影响粤剧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而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优秀师资力量培训、政企行校联动、新型课程内容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粤剧教育 粤剧进校园 荔湾区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荔湾区学校体育工作研究
4
作者 游洪波 《青少年体育》 2023年第9期73-75,共3页
我区为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着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条主线,坚持“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总思路,聚焦课堂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家校联动,稳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促进... 我区为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着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条主线,坚持“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总思路,聚焦课堂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家校联动,稳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均衡发展。学校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广州市荔湾区中小学“双减”政策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实际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体育 成效
下载PDF
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外围薄弱学校辐射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以广州市荔湾区对口支援从化区为例
5
作者 荆林燕 胡建雄 《教育信息技术》 2023年第11期3-7,共5页
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市荔湾区、从化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为对象,开展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外围薄弱学校辐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的相关政策规划还不完善;资源配置... 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市荔湾区、从化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为对象,开展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外围薄弱学校辐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的相关政策规划还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人才流动相关政策;辐射过程中农村地域特色被忽视;没有充分发挥技术在资源辐射中的优势。针对现状,围绕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盘活教师资源;创建特色帮扶,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提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外围薄弱学校辐射的发展路径,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教育资源 辐射共享 教育均衡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居民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25
6
作者 汤敏生 彭伟雄 +8 位作者 江笑娥 梁惠萍 何剑鸿 钟志刚 简振尧 彭荣春 黄伟钢 孟丽红 张景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06-1509,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居民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彩虹街、逢源街等社区共21个居委1311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全部采取上门调查,由专家统一质量控...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居民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彩虹街、逢源街等社区共21个居委1311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全部采取上门调查,由专家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膝、手、髋关节OA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的诊断标准,腰、颈、胸椎等OA按临床症状+X线表现诊断。结果经确诊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1377例,总体人群患病率为10.50%,标化率为10.54%,其中男性总体人群患病率及标化率分别为6、85%及7.01%。女性总体人群患病率及标化率分别为14.23%及13.81%。骨关节炎患者主要分布在中老年龄段,在〈20岁年龄组段中,男女均未发现OA患者,在低年龄组段患病率较低,随年龄上升,40岁以后明显增高,在60~70岁及〉70岁年龄组段达高峰,60岁以上组患病率为73.71%,标化率为53.52%。不同部位OA关节分布情况以膝关节多见,腰椎次之,颈椎第三,各占40.52%,34.27%和11.84%。膝OA严重性指数(ISOA)、LyshoIm膝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分值分别为7.02±1.28,70.6±10.43及68.51±10、89(t分别为1.94,2.12及2.31,均P〈0.05)。患者中从事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构成比分别是65.3%及34.7%,体重超重居首位,占55.2%,其次分别是正常(27.7%)、肥胖(12.4%)、严重肥胖(3.4%)及低体重(1.3%)。多数患者对本病没有认知,占84.9%,只有17.8%接受过正规系统治疗。患者人年均OA医药费100~300元的占71.4%,〈100元的占2.9%,〉300元的占25.6%。结论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主要分布在中老年龄段,以膝关节多发,其次分别是腰椎及颈椎。女性、工作强度、生活方式、肥胖、高龄可能是患病危险因素。症状性骨关节炎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及经济负担较大,应加强社区居民骨关节炎健康宣教及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症状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城市社区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重点、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陆龙 周晓敏 +2 位作者 张斌 陈若恒 朱知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2195-2196,共2页
目的了解荔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及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873人,其中高危人群601人,重点人群556人,检出HIV阳性10人,HCV阳性191人;高危... 目的了解荔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及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873人,其中高危人群601人,重点人群556人,检出HIV阳性10人,HCV阳性191人;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0.83%,HCV感染率18.14%,重点人群的HIV感染率为0,HCV感染率为1.44%;吸毒人员的HCV感染率高,HIV感染状况严重。结论吸毒人员是HIV和HCV的重要传染源,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及丙型肝炎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群 重点人群 HIV HCV 感染率
下载PDF
2013—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海 黄小倩 +2 位作者 蔡明伟 杨翠辉 王敏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目的 掌握广州市荔湾区2013—2018年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病例及病原学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荔湾区2013—2018年流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共... 目的 掌握广州市荔湾区2013—2018年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病例及病原学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荔湾区2013—2018年流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流感7 585例,其中2018年最高为2 691例,发病率283.26/10万;2013年最低,仅有528例,发病率57.78/10万。流感流行趋势每年出现1~2次流行高峰,高峰季节为春季和冬季;男女性别比1.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年龄以0~<5岁和5~<15岁组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年龄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共检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cases, ILI)咽拭子标本总数 6 110 份,其中,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总数564份,阳性率9.23%;每年可有1~2次检出高峰,高峰季节为春季和冬季。流感病毒型别呈现新甲H1型、季H3型和B型交替流行趋势。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流感防控重点人群是15岁以下的散居、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防控重点季节为春季和冬季。据此预测,2019年则需重点防控新甲H1型(A型)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行特征 流感防控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祥越 何国宽 +1 位作者 李海 黄倩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1~15岁儿童水痘突破病例的疫情数据及广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1剂次水痘疫...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1~15岁儿童水痘突破病例的疫情数据及广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共报告水痘突破病例176例,发生率1.20%,全年12个月均有报告病例,冬季高发,全区均有报告,以南源街道位居首位(14.20%),男女比例为1.63∶1,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以小学生为主(64.20%)。突破病例发病与接种疫苗最短间隔64 d,最长11年,平均发病间隔为(4.57±3.49)年,发病间隔分布呈正态分布(P=0.200,偏度=0.203,峰度=-1.576),发病高峰为接种疫苗后2~7年间。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率较高,5~<10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为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水痘突破性病例,建议4岁儿童接种第2剂次水痘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水痘突破病例 免疫策略 水痘疫苗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曾祥越 何国宽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22例,5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1.68/10万、4.67/10万、0...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22例,5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1.68/10万、4.67/10万、0.56/10万、0.56/10万、3.01/10万;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41.89%;病例大部分集中在5岁以下散居儿童,特别是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为539.82/10万;本地人口病例56例,占25.23%;流动人口病例166例,占74.77%。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194例,占87.39%。结论流动人口发病是广州市荔湾区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是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合理掌握"麻疹疫苗禁忌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2005-2017年轮状病毒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明伟 杨翠辉 +1 位作者 王敏 李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9期62-6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5-2017年轮状病毒(HRV)腹泻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荔湾区2005-2017年HRV腹泻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荔湾区2005-2017年报告HRV腹泻病3 068例,占其他感染性...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5-2017年轮状病毒(HRV)腹泻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荔湾区2005-2017年HRV腹泻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荔湾区2005-2017年报告HRV腹泻病3 068例,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36.58%;HRV腹泻病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年发病变化趋势呈基本一致态势;HRV腹泻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1月;每年HRV腹泻病发病率均排前列的是东漖街、海龙街和桥中街;HRV腹泻病发病最高为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发病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结论:HRV腹泻防控工作应在加强HRV监测与预防接种的基础上,于秋冬季提高对城乡结合地区的5岁以下散居儿童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敏 李海 +2 位作者 许少君 陈纯 余超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36-437,489,共3页
目的掌握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病原学监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共报告15303例手足口病,男女比... 目的掌握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病原学监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共报告15303例手足口病,男女比为1.49∶1;年均发病率320.23/10万,以华林街发病率最高,2019年发病率最高,达461.96/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为57.11/10万;每年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5岁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89.54%,以儿童散发多见,其次是托幼机构儿童;感染病毒类型以CoxA16为主。结论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相关部门需在发病高峰月份、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对1~5岁儿童有针对性开展疾病防控和健康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国宽 曾祥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AEFI病例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AEFI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82种(不同厂家和剂型),其中22种疫苗报告AEFI157例。接种共352723剂次,发生率为44.51/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10万(占61.78%)、15.88/10万(占35.67%)、11.34/10万(占2.55%)。157例AEFI病例中,0~1岁儿童112例(占71.34%),0-7岁儿童156例(占99.36%)。AEFI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白破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3.32/10万、203.94/10万、190.28/10万。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2年AEFI监测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灵敏度。荔湾区2012年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步滘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丽莉 范健文 +2 位作者 余毅 杨翠辉 曾祥越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暴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祥越 何国宽 梁志钦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为了解荔湾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以便更好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荔湾区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荔湾区共报告流行性腮... 目的为了解荔湾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以便更好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荔湾区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荔湾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93/10万;全区22个街道都有病例发生;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夏季高发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占38.06%;男女比例为1.89∶1;无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72.75%;有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史的病例占27.25%,其中接种2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病例占2.75%。结论 2013年荔湾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学生和托幼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应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4岁儿童接种第2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疫苗,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分析 免疫屏障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龙 陈若恒 周晓敏 《华南预防医学》 2008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状况。方法2001-2005年对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采集肛拭子进行增菌培养并鉴定。结果5年共检测151490人,检出沙门菌带菌者721例,平均带菌率为0.48%;721株沙门菌...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状况。方法2001-2005年对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采集肛拭子进行增菌培养并鉴定。结果5年共检测151490人,检出沙门菌带菌者721例,平均带菌率为0.48%;721株沙门菌中有545株分属43个血清型,有176株不能分型。菌型以德尔卑、阿贡纳、肯塔基、鸭、斯坦利、山夫登堡、汤卜逊和婴儿血清型为主,8个血清型共检出370株,占检出总数的51.32%;第2、3季度分离的菌株占全部阳性数的75.45%。结论广州市荔湾区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菌带菌率处于较高水平,血清型较复杂,人群带菌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属 血清型
下载PDF
关于广州市荔湾区美沙酮维持疗法戒毒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飞 祝卫莉 +1 位作者 刘祥琦 于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0-1371,共2页
目的了解荔湾区美沙酮维持疗法戒毒的情况,为药物维持治疗戒毒的社区推广作基础性调研。方法考察广州市荔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对前来服药的吸毒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美沙酮维持疗法的347人中,男278人,女69人;年龄26~63岁,其中3... 目的了解荔湾区美沙酮维持疗法戒毒的情况,为药物维持治疗戒毒的社区推广作基础性调研。方法考察广州市荔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对前来服药的吸毒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美沙酮维持疗法的347人中,男278人,女69人;年龄26~63岁,其中35~45岁共291人,占84%;文化水平小学以下17人(5%),中学学历323人(93%),大专以上学历7人(2%)。结论美沙酮疗法项目通过一级预防,采用疏导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日益严峻的毒品问题,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 美沙酮维持疗法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明伟 王敏 +4 位作者 詹玉贞 李海 许少君 李紫珊 王大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5期2338-2342,共5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荔湾区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共报告12起学...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荔湾区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共报告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合计371例(学生366例,教师5例),总罹患率为2.99%(371/12 426),均为轻症病例,男女比例为1.26∶1,年龄2~44岁。1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秋冬春季,发生在10月份至次年4月份,1月份的月报告起数最多(占33.33%,4/12)。7起发生场所是城市小学(占58.33%),且城市小学的总罹患率最高,与其他场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7,P<0.01)。人传人传播(接触性或气溶胶)共10起(83.33%),食源性传播2起(16.67%),其中有7起引起暴发的原因是首例病例呕吐物未被及时清理或消毒不规范,2起食源性传播为主的疫情均由无症状感染厨工引起。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呕吐病例所占比例最高(12起疫情的中位数是91.83%),13岁以下呕吐为主,13岁及以上腹泻为主。病原体GⅡ基因型11起(占91.67%),GI型1起(占8.33%)。结论 2020年开始荔湾区诺如病毒学校暴发疫情数呈现显著上升,荔湾区学校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均发生在秋冬春季,GⅡ型为主要基因型,以城市小学为主要场所,部分疫情报告不及时。建议加强学生及厨工的健康监测,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处理,提高查清疫情危险因素的能力与效率,采取快速精准的措施防控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 暴发 疫情 分析 调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建华 麦庆玲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 分析登革热流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区 2 0 0 2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相关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 疫情始于 7月止于 1 1月 ,流行期 1 2 3d ,共发生... 目的 分析登革热流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区 2 0 0 2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相关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 疫情始于 7月止于 1 1月 ,流行期 1 2 3d ,共发生登革热 2 80例。病例集中在逢源街及毗邻的昌华、多宝、金花街道 ;发病以中青年为主 (占 6 9 2 9% ) ,男女性别比为 1 1 2∶1 ,离退休人员、家务 (待业 )、学生发病较高 ,医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教师发病较低。流行强度与气温、雨量、布雷图指数 (BI)、成蚊密度相关。暴发点呈“工地型”。结论 登革热流行与蚊媒孳生环境密切相关 ,与人群的卫生保健意识相联 ;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的相关研究 ,加强城市管理 ,特别是闲置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因素
下载PDF
2009~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淑贤 杨翠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荔湾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荔湾区手足口病聚...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荔湾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荔湾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荔湾区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05、2162和2267例,发病率分别为184.8/10万,305.0/10万和319.2/10万;3年度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在4~7月和9~12月出现2个高峰期(前者是全年高峰期);3年度的报告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96.32%、94.68%、94.35%);3年度男女发病率性别比分别为1.74∶1.00、1.77∶1.00、1.74∶1.00;3年度报告病例均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为58.24%、64.38%、65.33%;3年度聚集性疫情报告分别为7、7、17起,平均罹患率为2.48%、2.10%、2.33%。结论 2010、2011年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2010和2011年则在一个相对高发的水平上维持。其应对措施为推进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加强社区干预,重点是散居儿童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毒 流行病学 荔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