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谭颖然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与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的方式,对本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实施前后,慢性病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实施前后慢性病控...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与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的方式,对本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实施前后,慢性病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实施前后慢性病控制情况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可知,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 管理工作 服务模式
下载PDF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颖然 余礼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社区慢性患者的健康水平,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本社区居民人口资料,自2012年1月起,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网格化管理,比较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网格化管理前后,居民... 目的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社区慢性患者的健康水平,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本社区居民人口资料,自2012年1月起,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网格化管理,比较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网格化管理前后,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规范建档率的变化,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慢性病管理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开展网格化管理后,本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88.30%,规范建档率为97.60%,与管理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2012年高血压,已管理人数3484人,占76.52%,血压达标2822人,占81.00%,均高于2011年(P<0.05);开展网格化管理后,社会居民综合满意度为95.91%,社区医师知晓率为96.95%,社区团队服务项目知晓率为92.37%,均明显高于未实施管理前(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疾病的管理中,实施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可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其健康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慢性疾病 网格化管理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哮病发作期中医证型与发病运气关系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丹 蔡俊翔 刘建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0-43,47,共5页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哮病发作期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发病运气,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308例,发病日期为2011年1月20日至2014年1月19日(辛卯年、壬...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哮病发作期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发病运气,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308例,发病日期为2011年1月20日至2014年1月19日(辛卯年、壬辰年及癸巳年),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将发病时间分析得出发病运气,并将两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医证型与发病运气之间的关系。【结果】308份住院病历中,辛卯年(2011年)寒哮证、热哮证、浊哮证、风哮证病例数分别为31例、48例、6例、5例;壬辰年(2012年)分别为37例、58例、13例、7例;癸巳年(2013年)分别为32例、47例、14例、10例。哮病发作期在辛卯年、壬辰年及癸巳年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在此3年,热哮证占了最大比例,寒哮证次之,浊哮证及风哮证病例数均较少。辛卯年哮病证型分布符合全年运气规律;从六步间气来看,初之气、二之气、四之气的哮病证型分布符合运气规律;三、五、六之气的哮病证型分布则与运气规律不相符。壬辰年哮病证型分布与全年运气规律不相符;从六步间气来看,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的哮病证型分布与运气分析不符;四、五、六之气的哮病证型分布则与运气规律相符。癸巳年哮病证型分布与全年运气规律不相符;从六步间气来看,二之气的哮病证型分布与运气分析不符;其余各间气的证型分布情况均与运气规律相符。【结论】运气学说用于预测哮喘的发病特点和指导哮喘防治有一定价值,确切的结论尚有待于大样本的更深入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发作期 证型 五运六气
下载PDF
点刺四缝穴与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谭颖然 詹清文 曾俊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点刺四缝穴与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小儿疳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点刺四缝穴组、捏脊组、四缝穴结合捏脊组,各40例。分别采用点刺四缝穴法、捏脊法、点刺四缝穴结合捏脊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方... 目的观察比较点刺四缝穴与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小儿疳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点刺四缝穴组、捏脊组、四缝穴结合捏脊组,各40例。分别采用点刺四缝穴法、捏脊法、点刺四缝穴结合捏脊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方法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点刺四缝穴组、捏脊组、四缝穴捏脊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62.50%、90.00%,点刺四缝穴组和捏脊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缝穴结合捏脊组分别与点刺四缝穴组和捏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四缝穴结合捏脊法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单纯的点刺四缝穴法和捏脊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刺四缝穴法 捏脊法 点刺四缝穴结合捏脊法 小儿疳证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