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核医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吉林 欧阳习 +1 位作者 李小华 高汝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核医学 计算机网络系统 应用
下载PDF
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在临床核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吉林 高汝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核医学 应用 SPECT PET
下载PDF
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及其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华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图像归档 传输系统 核医学 应用 信息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不同图像格式对核医学图像显示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欧阳习 李小华 高汝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图像格式 核医学 图像显示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吉林 潘芳 +4 位作者 欧阳习 何世红 赵馥莉 全江涛 高汝桢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评价双时相法99mTC -MIBI核素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1 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旁亢 )患者 ,按文献方法行双时相法99mTC -MIBI甲状旁腺显像 ,其中 1 0例做了B超检查 ,4例做了CT扫描 ,3例... 目的 评价双时相法99mTC -MIBI核素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1 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旁亢 )患者 ,按文献方法行双时相法99mTC -MIBI甲状旁腺显像 ,其中 1 0例做了B超检查 ,4例做了CT扫描 ,3例加做了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1 1例患者99mTC -MIBI核素显像检出 1 0例共1 2处病灶 ,灵敏度为 91 % ;3例全身骨显像中 2例呈甲旁亢特征性的“超级影像”表现。结论 双时相法99mTC -MIBI核素显像是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结合全身骨显像更对甲旁亢患者的综合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 应用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鼻咽癌^(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肿瘤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过度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卫民 范义湘 +1 位作者 黎静 尹吉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1-43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就是葡萄糖代谢增加,鼻咽癌的葡萄糖代谢增加可能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有关,也可能与鼻咽癌细胞的快速增殖有关。本研究探讨鼻咽癌组织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与肿瘤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及增...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就是葡萄糖代谢增加,鼻咽癌的葡萄糖代谢增加可能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有关,也可能与鼻咽癌细胞的快速增殖有关。本研究探讨鼻咽癌组织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与肿瘤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测定肿瘤最大摄取值,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患者肿瘤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40例鼻咽癌组织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9.45±1.87;40例鼻咽癌组织Glut-1阳性细胞率为45.18%,PCNA染色阳性细胞率为36.18%;鼻咽癌组织18F-FDG摄取(SUVmax)和组织Glut-1表达的阳性程度相关(r=0.369,P=0.019),鼻咽癌组织18F-FDG摄取(SUVmax)和组织PCNA表达的阳性程度无相关(r=0.135,P=0.407)。结论:鼻咽癌组织18F-FDG摄取与Glut-1过度表达相关,与PCNA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示踪剂 18F-FDG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GLUT-1 PCNA
下载PDF
甲状腺癌44例核素显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全江涛 尹吉林 +1 位作者 何世红 欧阳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核素显像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应用较小剂量腺苷进行药物负荷核素心肌显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赫 尹吉林 +4 位作者 向定成 王欣璐 禹晖 李金山 梁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注射液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将行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受检者均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心肌缺血或冠脉痉挛或心肌桥。3组分别用0.6、0.7、0.84 mg/kg不同的腺苷剂量进行检查,共注射6 min,在注射的... 目的探讨腺苷注射液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将行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受检者均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心肌缺血或冠脉痉挛或心肌桥。3组分别用0.6、0.7、0.84 mg/kg不同的腺苷剂量进行检查,共注射6 min,在注射的第4分钟注射740 MBq 99mTc-MIBI,90 min后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第2天行静态门控心肌显像。在检查过程中,记录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低剂量组(0.6、0.7 mg/kg剂量组)患者耐受性明显增强(P<0.05),而0.6、0.7 mg/kg剂量组患者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AG为标准,3个剂量组与CAG的符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国南方人群中,腺苷负荷心肌显像剂量用0.7或0.6 mg/kg时,可明显增加患者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结果与CAG的符合率与0.84 mg/kg剂量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腺苷
下载PDF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汝桢 刘福祥 何世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汝桢,刘福祥,何世红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多数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出血可定位诊断。然而,少数患者不适合内窥镜检查,小肠出血难以通过内窥镜观察定位,部分...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汝桢,刘福祥,何世红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多数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出血可定位诊断。然而,少数患者不适合内窥镜检查,小肠出血难以通过内窥镜观察定位,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有创伤的选择性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放射性核素成像 诊断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昌辉 尹吉林 +2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欣璐 李兴耀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双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10例小肠结核和25例小肠恶性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结果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肠壁厚度,总结... 目的探讨18F-双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10例小肠结核和25例小肠恶性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结果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肠壁厚度,总结鉴别诊断小肠结核的方法。结果 (1)小肠结核PET/CT主要表现为小肠条状高代谢灶(70%)、病灶呈"跳跃性"分布(90%)、局部肠壁增厚(70%)、灶周淋巴结肿大(70%)等征象,小肠恶性肿瘤这些征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0%(P<0.01)、8%(P<0.01)、84%(P>0.05)、72%(P>0.05)。(2)小肠结核灶的SUVmax为8.61±2.99、病灶肠壁厚度为10.00±3.02mm、灶周肿大淋巴结的SUVmax为5.63±3.36,小肠恶性肿瘤分别为9.65±5.48(P>0.05)、14.20±2.00mm(P<0.01)、7.00±5.61(P>0.05)。(3)结核杆菌累及回肠10例(100%)、空肠7例(70%)、回盲部3例(30%)、结肠2例(20%);脾脏浸润2例、肝脏1例。8例(80%)有腹腔外结核灶,其中肺部7例、咽部1例、腰骶椎1例。(4)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史及PET/CT影像特点,PET/CT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正确率为90%。结论小肠结核的18F-FDG PET/CT的主要影像特征为小肠条状高代谢灶、病灶呈"跳跃性"分布、局部肠壁一定程度增厚及腹腔外结核灶,具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SUVmax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结核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18F-脱氧葡萄糖影像特征
下载PDF
血液病61例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的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吉林 刘福祥 肖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分析与探讨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6 1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患者 ,按核医学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显像 ,其中 18例进行了重复检... 目的 :分析与探讨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6 1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患者 ,按核医学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显像 ,其中 18例进行了重复检查。结果 :5 4例不同血液病出现有意义的阳性影像表现 :2 1例再障患者多数病例全身骨髓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其中 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周骨髓扩张情况 ;10例MM患者早期骨髓显像往往无阳性发现 ,但 5例患者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各类贫血骨髓显像主要表现为中央骨髓正常或增生 ;MDS、白血病两者的全身骨髓显像均出现外周骨髓扩张的表现 ,区别为中央骨髓活性不同。结论 :核素骨髓显像能全面反映血液病患者的全身骨髓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 诊断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靶向修饰及放射性核素标记研究进展
12
作者 钟建秋 王欣璐 +1 位作者 尹吉林 张金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纳米分子在体内具有药物载体的特性,与生物靶向分子结合,可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与放射性核素的结合,可实现在体内靶向分布与靶向聚集的可视化,从而达到对特定病变的显像或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树状纳米分子聚乙酰胺-胺(PAMAM)的... 纳米分子在体内具有药物载体的特性,与生物靶向分子结合,可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与放射性核素的结合,可实现在体内靶向分布与靶向聚集的可视化,从而达到对特定病变的显像或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树状纳米分子聚乙酰胺-胺(PAMAM)的靶向分子修饰及核素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纳米微粒 靶向 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伴类似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泽乐 王欣璐 +3 位作者 王成 姜丽莎 谭思婷 黄伟耀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8-529,共2页
病例女,26岁,因"咳嗽伴发热20余天"就诊。患者20余天前突然咳嗽伴发热,最高体温38.4℃,无咳痰。就诊1 d前突发大笑后神志不清,伴发四肢抽搐发作,持续数分钟。住院期间出现抽搐,呈角弓反张表现,全身肌张力偏高,不能言语,能遵嘱眨眼、... 病例女,26岁,因"咳嗽伴发热20余天"就诊。患者20余天前突然咳嗽伴发热,最高体温38.4℃,无咳痰。就诊1 d前突发大笑后神志不清,伴发四肢抽搐发作,持续数分钟。住院期间出现抽搐,呈角弓反张表现,全身肌张力偏高,不能言语,能遵嘱眨眼、动手指。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肿瘤病史。查体:颈项稍强直,四肢肌力检查Ⅳ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结核 副肿瘤性多发性神经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第二届全国核素治疗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14
作者 刘福祥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第二届全国核素治疗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日至5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代表共计135人出席。会议主要内容为检阅我国核素治疗自1983年第一届会议以来的主要成就和经验;研讨拟定常用核素治疗项目的治疗方案。军队代表8人。
关键词 核素治疗 会议主要内容 军队代表 日至 放射性核素敷贴 骨肿瘤 放射免疫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 放射防护 现代医学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及^(201)Tl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的特征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向定成 尹吉林 +5 位作者 何建新 滕爱萍 龚志华 马骏 洪长江 邱建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 (潘生丁 )试验的特征及非创伤性检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理想方法。方法 以临床上 5 2例具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而接受乙酰胆碱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 (潘生丁 )试验的特征及非创伤性检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理想方法。方法 以临床上 5 2例具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而接受乙酰胆碱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试验 ,探讨其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结果  5 2例受检者中阳性即冠状动脉痉挛患者 4 2例 ,多以静息性胸闷为主 ,不同于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劳累性胸痛 ;1 0例阴性患者多以与活动和休息无关的刺痛为主。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3例。 5 2例患者中 4 8例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呈反向再分布。单纯反向再分布预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1 0 0 %和 4 0 %;而以同时具备静息性胸闷、运动试验阴性和反向再分布 3个特征预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8%和 90 %。结论 反向再分布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特征之一 ;同时具备静息性胸闷、运动试验阴性和反向再分布是预测冠状动脉痉挛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患者 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 胸闷 阴性 胸痛 特征 结论 研究对象
下载PDF
耳鸣患者^(18)F-FDG PET脑显像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金赫 尹吉林 +2 位作者 王欣璐 李向东 全江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耳鸣患者的18F-FDG PET脑显像,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方法用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并与20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ers... 目的通过对耳鸣患者的18F-FDG PET脑显像,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方法用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并与20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ers mapping,SPM)进行统计分析,按照Talairach坐标确定与耳鸣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brodmann area,BA)。结果耳鸣相关脑区位于左侧颞横回(BA41)、左侧颞上回(BA42、22)、左侧颞中回前部(BA38)和左侧海马,这一结果与耳鸣侧别无关。结论耳鸣在中枢神经存在特定的功能投射区,以此为线索,有可能为顽固性耳鸣寻找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PET/CT 脑显像 分析 患者
下载PDF
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浩明 吕军 +6 位作者 胡卫列 张金赫 王尉 肖远松 王南雄 冉俊武 黄晓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动态监测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 目的:探讨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动态监测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植入过程顺利,实际粒子植入时间20~35 min,植入粒子40~58粒。植入后6个月,27例患者PSA<0.2μg/L,其中19例<0.1μg/L;前列腺体积与植入前相比明显缩小[(36.38±6.20)ml vs(25.81±3.77)ml,P<0.05]、最大尿流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较植入前明显改善[(8.43±2.97)m/s、(19.56±2.03)分vs(16.87±1.67)ml/s、(13.45±2.17)分,P<0.05]。随访至植入后3年,19例患者处于第一周期间歇期,8例患者处于第三周期治疗期,其中2例患者病情进展,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例病情恶化发生早期骨转移。3年生化无进展生存率为70.4%(19/27)、临床无进展生存率85.2%(23/27)、治疗有效率92.6%(25/27)。27例患者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直肠穿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安全、微创,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无严重尿道、直肠、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穿刺粒子植入 125Ⅰ 近距离放疗 内分泌治疗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01)Tl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谢振宏 向定成 +3 位作者 张金赫 尹吉林 龚志华 何建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在201Tl(铊)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中的反向再分布现象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201Tl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后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n=30)、冠心病组(n=30)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在201Tl(铊)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中的反向再分布现象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201Tl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后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n=30)、冠心病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在201Tl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负荷试验前、负荷试验后即刻(负荷显像)及负荷后3h(再分布显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各组间及不同时点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以及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的动态变化,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负荷试验前,冠状动脉痉挛组内皮素-1水平[(163.53±8.58)pg/ml]高于对照组[(116.15±6.65)pg/ml,P<0.01]及冠心病组[(137.73±8.32)pg/ml,P<0.01],一氧化氮水平[(60.32±8.20)μmol/L]低于对照组[(70.10±6.90)μmol/L,P<0.05]亦略低于冠心病组[(62.64±7.45)μmol/L,P=0.238],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2.75±0.39)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18,P<0.01)及冠心病组(2.22±0.31,P<0.05)。负荷试验后即刻,冠状动脉痉挛组较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降低[(151±9.15)pg/ml,P<0.01]、一氧化氮水平升高[(63.78±8.30)μmol/L,P<0.01]、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降低(1.40±0.12,P<0.01);负荷后3h,冠状动脉痉挛组内皮素-1恢复至负荷前水平,一氧化氮降低且低于负荷前水平,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升高且高于负荷前水平,从而有利于血管收缩;对照组在负荷后即刻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较负荷前水平轻度降低,3h后回到负荷前水平;而冠心病组在负荷试验中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反向再分布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病变血管在静息状态下痉挛及负荷时扩张、从而导致心肌血流灌注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201TL 心肌灌注显像 反向再分布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病的PET/CT影像分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欣璐 尹吉林 +4 位作者 李向东 李兴耀 欧阳习 周峥 郑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RE)的PET/CT影像学表现,观察大脑颞叶的代谢改变规律,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型,以期为放射性脑病的准确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和标准。方法本组共53例均为鼻咽癌(经活检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放疗后,经过临床症...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RE)的PET/CT影像学表现,观察大脑颞叶的代谢改变规律,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型,以期为放射性脑病的准确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和标准。方法本组共53例均为鼻咽癌(经活检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放疗后,经过临床症状及CT和(或)MRI平扫加增强诊断为RE的患者。患者均依次进行全身和头部的扫描成像;并将临床资料与PET/CT影像学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最常见的放射性脑病累及的部位是双侧或单侧颞叶下极,本组中PET显示双侧颞叶代谢均明显降低者35例(即70个颞叶),单侧颞叶代谢减低者18例(即18个颞叶)。根据PET/CT的影像学表现,将所有病例分为三型:水肿型(56个颞叶)、液化坏死型(10个颞叶)及萎缩钙化型(22个颞叶)。1例水肿型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病变区脑组织水肿完全恢复正常密度,代谢也恢复至正常;但2例水肿型进一步加重演变为萎缩钙化型;2例液化坏死型演变为萎缩钙化型。结论根据RE的PET/CT表现将其分为水肿型、液化坏死型及萎缩钙化型共三型;第一、第二型可以向第三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8)F-FDGPET/CT显像及诊断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昌辉 尹吉林 +3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欣璐 李兴耀 全江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44例小肠原发疾病患者(恶性25例,良性19例)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采用目测法、定量方法(测病变肠壁的厚度)及半定量方法[测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分析PET/CT影像特点,以最大约登指数(YImax)... 44例小肠原发疾病患者(恶性25例,良性19例)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采用目测法、定量方法(测病变肠壁的厚度)及半定量方法[测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分析PET/CT影像特点,以最大约登指数(YImax)时的SUVmean及肠壁厚度作为判断良恶性的阈值;以最后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结果显示:(1)小肠恶性肿瘤PET/CT表现为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局部肠壁增厚、肠管狭窄、肠梗阻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而良性病变仅显示小肠肿块形成(χ2=10.40,p<0.01)、局部肠壁增厚(χ2=3.90,p<0.05),二征象有显著性差异。(2)小肠良、恶性病变肠壁厚度分别为(7.53±3.24)mm、(14.24±2.02)mm(t=2.66,p<0.01);YImax=0.589时,肠壁厚度为9.5 mm,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78.95%和79.55%。(3)小肠良、恶性病变的SUVmean分别为3.55±1.84、6.98±3.62(t=3.77,p<0.01);YImax=0.379时,SUVmean=3.65,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58.85%和70.45%。(4)以小肠肿块形成作为恶性的判断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4.00%、78.95%和81.82%,YImax=0.630。(5)以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及病灶SUVmean≥3.65、局部肠壁增厚及厚度≥9.50 mm为主要依据,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00%、89.47%和93.18%,YImax=0.855。表明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及病灶SUVmean≥3.65、局部肠壁增厚及厚度≥9.50 mm的定性定量征象对准确诊断小肠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18F-脱氧葡萄糖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