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1 位作者 邱春嫦 冼璐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650-5652,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降低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广州地区收集到的346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伞部病原菌均经过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确定...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降低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广州地区收集到的346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伞部病原菌均经过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确定,对产ESBLs和AmpC酶进行表型的筛选,采用CLSI2010年标准并结合纸片扩散法对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断;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耐药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346株,其中单产ESBLs菌有135株占39.0%,单产AmpC酶有59株占17.1%,同时产AmpC与ESBLS菌的有27株占7.8%,其中非产酶菌有125株占36.1%;非产酶株与产酶株在一~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最低,均〈50.0%。结论产ESBLs与AmpC酶菌株比非产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临床上治疗产AmpC酶菌优先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也可作为选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与P53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邱春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18-592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宫颈鳞癌患者为病例组,124例经检查证实无宫颈癌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DNA及P53基因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宫颈鳞癌患者为病例组,124例经检查证实无宫颈癌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DNA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PV16型感染阳性率病例组88.7%,对照组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P〈0.05),P53基因表达阳性率病例组67.4%、对照组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5);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PV16型感染及P53基因表达呈现阳性均显著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为74.1及16.2、95%CI:30.8~181.5及7.9~34.1(P〈0.05);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相关(P〈0.05)。结论HPV、P53是宫颈癌独立的致癌物,两者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感染 P53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WT1在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1 位作者 邱春嫦 郭飞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确定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存活与WT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2010年经过完整术后化疗的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女性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研究109例。收集入选病例的完整病历资料及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片后,WT1免疫染色并据此... 目的:确定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存活与WT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2010年经过完整术后化疗的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女性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研究109例。收集入选病例的完整病历资料及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片后,WT1免疫染色并据此分组,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及COX回归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WT1染色呈阳性,54例阴性。WT1阳性组的卵巢癌病灶大小和淋巴转移率显著高于WT1阴性组(P<0.05)。WT1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39.4%,WT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10.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表达与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浆液性卵巢上皮癌 表达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劳小斌 邱春嫦 +1 位作者 刘晓强 周洪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7-1488,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方法一致性。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80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方法一致性。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80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与酶切信号放大法(Invader Technology)分别检测这些标本中的高危性HPV,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各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Real-time PCR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一致性极好,总符合率为96.76%,总Kappa指数(KI)为0.934,宫颈炎组KI为0.908,CINⅠ、Ⅱ、Ⅲ组KI分别为0.872、0.917、0.758,湿疣组KI为0.934。结论:Real-time PCR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检验方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都是检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酶切信号放大法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