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冶金双联齿轮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陆冠华 黄健 +1 位作者 张立华 陈少宏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特性、液相烧结以及合金元素相互扩散的原理 ,对双联齿轮进行了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双联齿轮的粘结强度达 2 35MPa,达到了使用要求的强度 ;而且节能减耗 ,劳动强度低 ,产... 利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特性、液相烧结以及合金元素相互扩散的原理 ,对双联齿轮进行了组合烧结工艺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双联齿轮的粘结强度达 2 35MPa,达到了使用要求的强度 ;而且节能减耗 ,劳动强度低 ,产品质量稳定 .该技术可用于由多构件组成的复杂零件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粉 粉末冶金 组合烧结 粘结强度 双联齿轮
下载PDF
湿法冶锌中回收铟除铁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宏江 张碧波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2期89-93,共5页
在湿法冶锌中,杂质铁干扰铟的回收,采用液膜分离技术可在回收铟的同时除铁,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体系中,铁的液膜迁移速率比铟慢,通过控制合适的条件,可使铁不进入内水相,从而达到提纯和富集铟的目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内水相为6mol/L HC... 在湿法冶锌中,杂质铁干扰铟的回收,采用液膜分离技术可在回收铟的同时除铁,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体系中,铁的液膜迁移速率比铟慢,通过控制合适的条件,可使铁不进入内水相,从而达到提纯和富集铟的目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内水相为6mol/L HCl;V_(乳液):V_(外水相)=1:5,V_(油相):V_(内水相)=2:1;提取时间为8~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回收 液膜分离 除铁
下载PDF
粉末冶金制品三坐标测量的基准定位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燕 蔡一湘 +1 位作者 张立华 谭立新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
粉末冶金制品与机械切削加工的零件不同,其表面存在孔隙,表面粗糙,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其工作曲面时往往存在偏差,采用同线多点(>5)、同面多线(>3)的基准定位方法,可确保坐标系精确定位,测量误差减小及制品尺寸的准确测量。
关键词 粉末冶金制品 三坐标测量 基准定位 测量方法 测量误差 同线多点 同面多线
下载PDF
粉末注射成形制备TiC_(0.7)N_(0.3)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和零件 被引量:4
4
作者 蔡一湘 罗锴 陈强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5年第6期344-349,共6页
以TiC0.7N0.3粉末为颗粒增强体,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将其与Ti2Ni1Cr0.8Mo0.5Cu基体钛合金(T5)合成,制备了TiC0.7N0.3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经腐蚀性能试验、磨损性能试验以及显微组织分析,确知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显微... 以TiC0.7N0.3粉末为颗粒增强体,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将其与Ti2Ni1Cr0.8Mo0.5Cu基体钛合金(T5)合成,制备了TiC0.7N0.3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经腐蚀性能试验、磨损性能试验以及显微组织分析,确知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为:相对密度>95%,抗弯强度为950~1 150 MPa,硬度HRC35-45;可热处理,并在保持T5合金良好广谱耐蚀特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耐磨性.复合材料中颗粒相仍为TiC0.7N0.3,加入量由3%增加到6%时,耐磨性提高45%;基体相烧结态为条状α+β相,热处理态为纤细针状α+β相.还用该技术直接近净成形制备了均质机用阀芯零件,以评价其制备和应用的技术经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及其合金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粉末注射成形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CoO_2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英 唐仁衡 +3 位作者 肖方明 卢其云 彭能 李海涛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详述了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制备LiCoO_2的工艺,并指出了这两类方法各自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阴极材料 钴酸锂 制备 固相合成法 液相合成法
下载PDF
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的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其云 唐仁衡 +2 位作者 肖方明 彭能 李海涛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2期99-104,共6页
用快淬法制备的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活化速度快,比容量高,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差。通过TG—DSC分析,确定了合金热处理条件,经950℃退火2h,再在800℃退火1h两阶段热处理后,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明显改善.用2C充放电3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 用快淬法制备的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活化速度快,比容量高,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差。通过TG—DSC分析,确定了合金热处理条件,经950℃退火2h,再在800℃退火1h两阶段热处理后,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明显改善.用2C充放电3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由初始的305.1mA·h/g下降至269.9mA·h/g,比容量下降了11.5%。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晶粒尺寸由40nm增大至50nm。该技术指标已达到电池生产厂家对合金粉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纳米晶 热处理 纳米晶 快淬法
下载PDF
烧结3l6L不锈钢精确渗氮强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立华 蔡一湘 谭立新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烧结316L不锈钢真空烧结后的渗氮强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渗氮气体压力和渗氮温度可以精确地控制烧结316L的渗氮含量,材料的氮含量随氮气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时间对氮含量的影响不大,渗氮处理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抗... 研究了烧结316L不锈钢真空烧结后的渗氮强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渗氮气体压力和渗氮温度可以精确地控制烧结316L的渗氮含量,材料的氮含量随氮气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时间对氮含量的影响不大,渗氮处理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其塑性和耐腐蚀能力,ω(N)=0.4%的试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真空烧结 渗氮 不锈钢 强化处理
下载PDF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昊 王继民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2期94-98,共5页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根据不同粒度分阶段控制合金展开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如合金展开第二阶段的温度不能高于100℃以防止反应过热,尽量缩短反应时间;反应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压力;采用多段碱液溶...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根据不同粒度分阶段控制合金展开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如合金展开第二阶段的温度不能高于100℃以防止反应过热,尽量缩短反应时间;反应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压力;采用多段碱液溶出工艺并保持催化剂中的残留铝ω为4%~6%,可制得活性较高的骨架镍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镍催化剂 制备 催化活性 粒度 金属催化剂 石油化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