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媛 程淑琴 +1 位作者 谢碧霞 谢伟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5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血液科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02例,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使用17项汉密... 目的分析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血液科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02例,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评估其抑郁情况。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抑郁分成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05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中男性占比56.86%(58/102),年龄为(53.23±16.37)岁。其中HAMD 17≥7分的患者64例,抑郁发生率为62.75%。两组的文化程度(χ^(2)=12.004)、化疗次数(χ^(2)=16.997)、疾病状态(χ^(2)=8.84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文化程度、化疗次数是血液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均OR>1,P<0.05)。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要重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积极给予干预措施预防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血液恶性肿瘤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卜欠欠 程淑琴 +5 位作者 谢碧霞 谢伟成 黄朝晖 曲红 陶媛 刘筱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接受化疗的110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AL患者中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31.8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接受化疗的110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AL患者中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31.82%;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占57.8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0例(占35.09%),真菌4例(占7.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WBC)计数是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发生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WBC计数是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能通过调节免疫负调控因子水平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8
3
作者 陶媛 吴秉毅 +6 位作者 杜庆锋 孙璨 林遐 黄宇贤 涂三芳 宋朝阳 陈土珍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6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特比澳)前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IL-10,CTLA-4,TGF-β1变化情况,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TP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浆IL-10,CTLA-4,TGF-β1含量的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特比澳)前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IL-10,CTLA-4,TGF-β1变化情况,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TP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浆IL-10,CTLA-4,TGF-β1含量的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例ITP患者(其中11例使用rh TPO治疗,10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后及1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IL-10,CTLA-4,TGF-β1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TP患者血浆中IL-10、CTLA-4、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经rh TPO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IL-10,CTLA-4,TGF-β1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并恢复至正常人水平;rh TPO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ITP患者血浆中IL-10,CTLA-4,TGF-β1水平的程度无差别。结论 ITP患者IL-10,CTLA-4,TGF-β1水平低于正常人,经治疗后水平可恢复正常;单用rh TPO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提示rh TPO可能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4项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冬梅 麦霓薇 +3 位作者 胡淑芬 罗韬 郭秀仪 谢伟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042-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铁蛋白(SF)、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乳酸脱氢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贫血(Me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39例MeA和32例MDS的初诊患者;35例骨髓象大致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铁蛋白(SF)、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乳酸脱氢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贫血(Me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39例MeA和32例MDS的初诊患者;35例骨髓象大致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严格按照番禺区中心医院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测定血清LDH、血清SF、全血MCV值及骨髓铁染色。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MDS组和MeA组的SF、MCV、LDH及内外铁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环形铁粒幼细胞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SF、MCV、LDH及铁染色对鉴别诊断MDS和Me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平均红细胞体积 乳酸脱氢酶 铁染色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幼细胞贫血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谢伟成 程淑琴 +1 位作者 林翠芳 谢碧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地西他滨与传统的联合化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从而对地西他滨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纳入MDS患者26例,11例接受地西他滨5 d方案治疗(地西他滨组),15例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 目的通过对比地西他滨与传统的联合化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从而对地西他滨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纳入MDS患者26例,11例接受地西他滨5 d方案治疗(地西他滨组),15例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联合化疗(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情况、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地西他滨组患者总缓解率为45.5%,总有效率为72.7%,无效率为27.3%;联合化疗组总缓解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3.3%,无效率为26.7%,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有效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73,P>0.05)。地西他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09,P<0.05)。结论地西他滨用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治疗与传统联合化疗治疗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化疗,适合应用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高危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地西他滨 联合化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AL复发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健源 谢碧霞 +2 位作者 罗韬 胡淑芬 谭冬梅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为A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CM检测71例AL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对提示急性... 目的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为A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CM检测71例AL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对提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6.6%和33.3%,对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8.9%和44.4%;12例外周血MRD阴性组中有3例(25.0%)患者复发,59例外周血MRD阳性组中有44例(74.6%)复发,MRD阳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组(P<0.05);高MRD水平(≥10-2)组和低MRD水平(<10-2)组复发例数分别是37例(97.4%)和10例(47.6%),高MRD水平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MRD水平组(P<0.05)。结论 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L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白血病细胞 外周血 复发
下载PDF
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肿瘤患者持续输液化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樊艳华 周维枝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持续输液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结肠癌,淋巴瘤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取PICC配合化疗泵及持续输液化疗,对照组5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及持续输液化疗。对两组... 目的探讨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持续输液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结肠癌,淋巴瘤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取PICC配合化疗泵及持续输液化疗,对照组5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及持续输液化疗。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ICC应用于化疗泵及持续输液化疗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和安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静脉留置针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VEGF-C及VEGFR-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添胜 韩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793-3795,共3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VEGF-C和VEGFR-3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VEGF-C和VEGFR-3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C和VEGFR-3在8例患者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强弱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VEGFR-3的表达在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无明显差异;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肺腺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肺腺癌组织。结论肺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高低与组织恶性程度有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强弱与肺腺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和VEGFR-3的高表达提示肺腺癌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且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肺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润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8期2484-2485,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和患...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口腔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和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促进医患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急性白血病 化疗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伟成 程淑琴 +1 位作者 林翠芳 谢碧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58-256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确诊的AML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FAB分型及R显带核型分析,并抽取患者骨髓进行FLT3-ITD突变检测,根据其突变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患... 目的探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确诊的AML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FAB分型及R显带核型分析,并抽取患者骨髓进行FLT3-ITD突变检测,根据其突变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接受诱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染色体核型、白细胞计数(WB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一般临床参数和诱导治疗临床结局、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检出FLT3-ITD突变阳性(阳性组)10例,阴性患者(阴性组)40例。两组患者间一般临床参数中除了WBC、骨髓原始细胞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高于阳性组,复发率低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3-ITD突变阳性AML患者CR率低,复发率高,预后差,早期检测FLT3-ITD突变发生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ITD 基因突变 预后判断
下载PDF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成坚 谢碧霞 +3 位作者 谢伟成 曲红 黄朝晖 程淑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9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治疗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给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与对照组(22例,给予非美罗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治疗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给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与对照组(22例,给予非美罗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中15例患者全部完成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其余患者未完成疗程,完成疗程的15例患者中,完全反应5例,有效7例,无效3例,完全反应率为33.3%,总反应率为80.0%;对照组均完成治疗,其中完全反应3例,有效8例,无效11例,完全反应率为13.6%,总反应率为50.0%;两组完全反应率及总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对照组(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劣于其他二线方案,与标准剂量美罗华相比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中的价值
12
作者 卜欠欠 程淑琴 +5 位作者 赖菁 钟启 赵莹 谢碧霞 谢伟成 黄朝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A0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诊断白血病化疗并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化疗合并感染的5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化疗但未合并感染的5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非感染...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诊断白血病化疗并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化疗合并感染的5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化疗但未合并感染的5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非感染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检测和比较感染组患者化疗时、感染时以及感染控制,非感染组患者化疗时以及对照组受试者入组时的血清PCT水平。结果感染组化疗时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患者在感染时PCT水平显著高于化疗时(P<0.05),而感染控制后PCT水平显著低于感染时,但仍明显高于化疗时(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当阈值设为10.062ng/mL时,其对白血病化疗并发感染的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6.0%。结论白血病化疗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提高,运用于PCT作为诊断感染的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白血病化疗并发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感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流式技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AML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方健源 胡淑芬 +2 位作者 李秋娴 邹茂贤 谢碧霞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技术(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6例AML患者,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技术(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6例AML患者,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RD≥0.01%为MRD阳性,否则为MRD阴性。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水平分为高(MRD≥10-2)、中(10-2<MRD<10-4)、低(MRD≤10-4)三个水平。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的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复发率差异,同时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高、中、低三组复发率差异。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MRD阳性组在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72.7%、89.3%、93.8%,MRD阴性组分别为25.0%、18.1%、0;MRD阳性组与MRD阴性组相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χ2=7.240,P=0.007)、巩固化疗6个月(χ2=15.554,P=0.000)、巩固化疗12个月(χ2=19.562,P=0.000)三个时间点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高水平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水平组(χ2=8.207,P=0.004)、低水平组(χ2=14.66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水平组的复发率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8,P=0.237>0.05)。结论 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ML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技术 外周血 白血病细胞 复发
下载PDF
自制坐浴架在预防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永芳 黄文娟 +1 位作者 袁玉华 赖小香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9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自制坐浴架应用于骨髓抑制期患者预防肛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骨髓抑制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血液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 目的:分析自制坐浴架应用于骨髓抑制期患者预防肛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骨髓抑制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血液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坐浴盆进行坐浴,试验组采用传统的坐浴盆加用自制坐浴架进行坐浴。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感染率(4.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坐浴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坐浴盆坐浴反馈有4种情况,分别为坐浴不舒适感(10%)、坐浴移位易致摔倒(20%)、坐浴携带输液不方便(66%)和对坐浴讲解欠理解(4%)。其中反馈坐浴携带输液不方便的患者占比最高。结论:传统坐浴盆加用自制坐浴架后,在预防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中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浴架 坐浴盆 骨髓抑制 肛周感染
下载PDF
HLA-A2限制性Survivin点突变肽诱导特异性抗肝癌CTL反应
15
作者 沈晗 黄昭亮 +4 位作者 陈晓华 林燕梅 王腾 邵红伟 黄树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HLA—A2限制性Survivin点突变抗原肽体外诱导CTLs的抗肝癌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BIMAS和SYFPEITHI用来鉴定点突变的HLA-A2限制性Survivin抗原九肽;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肽与HLA-A2分子结合效率;肽体外刺激肝癌患者腹水来源... 目的探讨HLA—A2限制性Survivin点突变抗原肽体外诱导CTLs的抗肝癌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BIMAS和SYFPEITHI用来鉴定点突变的HLA-A2限制性Survivin抗原九肽;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肽与HLA-A2分子结合效率;肽体外刺激肝癌患者腹水来源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诱导反应性CTLs,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检测反应性CTLs释放IFN-γ情况;肽诱导的CTLs与肝癌细胞系HepG2及BEL-7402共孵育,CytoTox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裂解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MHC分子结合效率评分显著提高的点突变Survivin抗原九肽Sur79M2(KMSSGCAFL),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负载Sur79M2的T2细胞,HLA-A2表达率显著提高,经Sur79M2体外刺激诱导的CTLs与靶细胞共孵育后能释放较高水平的IFN-γ,Sur79M2诱导的CTLs能通过HIA.A2限制性机制有效杀伤肝癌细胞系HepG2,对HLA—A2阴性的BEL-7402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点突变肽Sur79M2能在体外诱导反应性CTLs产生,该CTLs能以HLA-A2限制性方式有效杀伤肝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抗肝癌 点突变肽 HLA-A2限制性
原文传递
血清SCCA、CYFRA21-1、TPS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及对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叶青 梁卫江 +2 位作者 罗荣城 陈晓华 阮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宫颈鳞癌患者31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CA、C... 目的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宫颈鳞癌患者31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CA、CYFRA21-1、TPS水平,并比较3项指标在两组人员中的差异及在宫颈癌患者组中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宫颈癌组血清SCCA、CYFRA21-1、TP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宫颈鳞癌患者中,血清SCCA、CYFRA21-1、TPS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0.00%、48.00%、86.21%,特异性均为100%。TPS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SCCA、CYFRA21-1(P<0.05)。SCCA和TPS联合及三者联合诊断敏感性提高,分别为96.43%、95.83%。②SCCA在不同临床分期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或高分化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YFRA21-1、TPS在Ⅲ+Ⅳ期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对有无淋巴结转移,CYFRA21-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S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中,化疗后血清SCCA、TPS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CYFRA21-1化疗后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病情稳定(SD)或进展(PD)的患者中,化疗前后血清SCCA、CYFRA21-1、TPS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CCA、CYFRA21-1、TPS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SCCA、TPS水平变化在化疗疗效评估方面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淑芬 谭冬梅 +2 位作者 孙文洪 陈慧谊 谢伟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г-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瘤细胞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观察
18
作者 曲红 谢碧霞 程淑琴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A0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3年以来收治的37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对单用地西他滨治疗MD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37例MDS患者中,2例患者因第1疗程后出现... 目的观察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3年以来收治的37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对单用地西他滨治疗MD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37例MDS患者中,2例患者因第1疗程后出现出血及感染而死亡,不能判断疗效;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25%),血液学改善18例,病情稳定8例,总有效率(ORR)为77%(CR 9例,HI 18例),中位OS时间为21.1(95%CI:16.0~26.1)个月;ANC缺乏持续中位时间18(12~38)d,PLT<20×10 9/L,持续中位时间15(10~53)天;13例患者分别发生牙龈脓肿及败血症,感染发生率35%,23例(62%)未发生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临床疗效确切,血细胞减少和感染为主要不良反应;采用何种剂量地西他滨疗效最佳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延长病例随访时间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疗效
下载PDF
木村病伴易栓症1例病例报道
19
作者 陶媛 程淑琴 +1 位作者 谢碧霞 谢伟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260-1262,F0004,共4页
木村病是一种血管丰富、内皮细胞增生和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炎性病变。易栓症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关键词 木村病 易栓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