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凌云 杨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19-3022,共4页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P-SEL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P-SEL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TNF-α和P-SEL的表达,尤以两菌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对TNF-α和P-SEL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协调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乳酸杆菌 丁酸梭菌
下载PDF
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燕 杨伟峰 田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并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1);而在B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室重量指数较B组下降明显(P<0.01)。③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室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坎地沙坦 心室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左和宁 杨伟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组织因子(TF)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组织因子(TF)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TNF-α和TF的表达,尤以两菌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对TNF-α和TF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协调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乳杆菌属 酪丁酸梭菌 治疗
下载PDF
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燕 左和宁 杨伟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给予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后,肝功能、丙二醛、超氧歧化酶、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阿米洛利无改善肝功能之...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给予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后,肝功能、丙二醛、超氧歧化酶、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阿米洛利无改善肝功能之功效,川芎嗪可明显改善肝功能诸指标;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可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P<0.05);可明显提高肝组织内的超氧歧化酶的活力(P<0.01);尤以合用组效果最佳。结论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洛利 川芎嗪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下载PDF
乳酸杆菌与丁酸梭菌联用治疗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凌云 杨伟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同时,促进PCNA的表达,两菌合用组对Caspase-1和PCNA表达的影响作用最强。结论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协同治疗作用,抑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可能是它们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丁酸梭菌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6
作者 刘燕 刘凌云 田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型胶原的水平。结果川芎嗪可...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型胶原的水平。结果川芎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I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川芎嗪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增殖 川芎嗪
下载PDF
联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崇福 张述平 刘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胺吡啶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应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胺吡啶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3%,对照组总有效率87.1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脾益肠丸联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益肠丸 柳氮磺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川芎嗪与阿米洛利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应激所致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蒋崇福 张述平 +1 位作者 刘燕 彭锡旺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Amiloride)与川芎嗪(Ligustrazine)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氧应激所致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使用FeNTA建立HSC氧应激模型。检测HSC的增殖、Ⅰ型胶原、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Amiloride)与川芎嗪(Ligustrazine)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氧应激所致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使用FeNTA建立HSC氧应激模型。检测HSC的增殖、Ⅰ型胶原、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药物对HSC的毒性作用。结果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可以明显抑制HSC增殖,可明显降低MDA和Ⅰ型胶原的水平和提高SOD活力,且合用组优于单用组。结论作用于HSC不同靶点的抗纤维化药物合用优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阿米洛利 肝星状细胞 氧应激 纤维化
下载PDF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凌云 左和宁 杨伟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粘膜的病理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T...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粘膜的病理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粘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TNF-α和MCP-1的表达,尤以两菌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对TNF-α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协调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丁酸梭菌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