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占武 徐霜清 +2 位作者 程兵 温振兴 左晓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潜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mPV)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特点,探讨mPV 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男性初诊 PV、mPV 患者各100例,均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JAK2 V61... 目的:对比分析潜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mPV)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特点,探讨mPV 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男性初诊 PV、mPV 患者各100例,均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JAK2 V617F 基因检测及骨髓组织活组织检查(BMB)。半年后追踪未经特殊治疗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及 JAK2 V617F 基因突变负荷量变化情况。结果PV 组与 mPV 组 EPO 分别为(3.4±0.7)、(3.2±0.6) U/ml,NAP 积分分别为(276±20)、(278±21)分, BMB 造血容积分别为(78±10)%、(76±9)%,巨核细胞数分别为(53±6)、(51±5)个/张切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JAK2 V617F 基因突变负荷量分别为(89.2±9.4)%、(78.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PV 组中未经特殊治疗的半年后达 PV 水平(Hb≥185 g/L)的37例患者 Hb 平均水平为(194±8)g/L,JAK2 V617F 负荷量为(90.7±9.1)%。结论 PV、mPV 患者的 EPO、NAP 积分及骨髓组织形态学无差异,而 JAK2 V617F 基因突变负荷量有差异。未经特殊治疗的 mPV 患者 Hb 水平半年后多数可达到典型 PV 的诊断水平,JAK2 V617F 基因突变负荷量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JAK2 V617F 基因 骨髓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在淋巴结粗针活组织检查诊断淋巴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占武 黄志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1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联合免疫组织化学(IHC)在淋巴结粗针活组织检查(CNB)诊断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Beaumont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CNB怀疑为淋巴瘤的病例212例及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联合应用FC及IH...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联合免疫组织化学(IHC)在淋巴结粗针活组织检查(CNB)诊断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Beaumont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CNB怀疑为淋巴瘤的病例212例及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联合应用FC及IHC的淋巴瘤病例340例资料。比较单一应用IHC与联合应用FC及IHC之间的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部分病例行淋巴结全切除,比较CNB与淋巴结全切除病例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对完全诊断病例疾病类型及取材部位进行分析。结果CNB单一应用IHC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为82%(174/212)、76%(161/212);CNB联合应用FC及IHC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为94%(320/340)、89%(303/340)。CNB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40/41)、100%(40/4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30/30)、91%(10/11)。552例CNB患者取材部位:深部占35%(193例),浅表位占65%(359例)。结论联合应用FC及IHC能显著提高CNB的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CNB在诊断淋巴瘤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针活组织检查 流术细胞术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率 灵敏度 特异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