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病的高发流行特点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罗静霞 李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病的高发流行特点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带有疑似肝吸虫感染的B超单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55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他们来自的家乡分为有食生鱼片风...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病的高发流行特点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带有疑似肝吸虫感染的B超单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55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他们来自的家乡分为有食生鱼片风俗习惯的地区(横县、武鸣和南宁吴圩镇,A组),无生鱼片风俗习惯的地区(宾阳、贵港、桂平,B组).记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确定当地与肝吸虫病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455例对象中,感染219例(47.5%).A、B组肝吸虫人群感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86,P< 0.05).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间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9.88、11.92,P<0.05).不同性别间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9,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感染风险越大(P<0.05),而具有相关医学背景、文化程度高可降低感染的风险(P< 0.05).两组门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门脉平均流速、肝动脉血流搏动指数、肝血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缺乏相关医学背景、文化程度低都将增加感染的风险.超声检测可及时发现门脉及肝动脉血流情况的异常,对早期诊断肝吸虫病并发肝硬化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病 高发流行特点 超声诊断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新兵 温志浩 +3 位作者 刘雪玲 潘朝锌 王庆高 黄明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72-775,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养心通脉饮治疗前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变化,以期阐明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西药规范治疗,...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养心通脉饮治疗前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变化,以期阐明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饮口服,疗程为8周。应用RT-3DE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NT-Pro BNP水平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饮有延缓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作用,RT-3DE可有效评价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重构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饮/治疗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中药疗法 心室重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分离和前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潘丽枚 成平 +3 位作者 吴佳妮 张贤颖 黄菲妃 刘雪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27-29,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前盆腔器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前盆腔结构异常情况划分为实验组(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对照组(未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前盆腔器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前盆腔结构异常情况划分为实验组(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对照组(未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均实施腹部及盆底超声检查,检查肛提肌功能、前盆腔器官脱垂以及脐上3 cm、脐部以及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分析两组产妇的不同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及前盆腔器官脱垂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脐上3 cm、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脐部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静息时膀胱颈最低点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最大瓦氏动作下膀胱颈最低点位置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间距与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颈位置、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正相关性中等(P<0.05)。结论:腹直肌分离、前盆腔器官脱垂具有相关性,应注重对腹直肌间距的检查,并及时干预,降低产后前盆腔器官脱垂问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直肌分离 前盆腔器官 相关性
下载PDF
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新兵 温志浩 +3 位作者 刘雪玲 潘朝锌 王庆高 黄明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5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6),对照组应用西药规范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6),对照组应用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NT-Pro BNP、LVEF、AngⅡ及AL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提高,而NT-Pro BNP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AngⅡ、AL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养心通脉饮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饮 左室射血分数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