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丁艺 林雅丽 蔡元春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493-1495,共3页
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胸腔镜技术已被应用于胸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腔镜技术也较过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的单肺通气能够给胸腔镜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同时也更便于操作... 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胸腔镜技术已被应用于胸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腔镜技术也较过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的单肺通气能够给胸腔镜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同时也更便于操作,因此使得胸腔镜在胸外科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成为临床上常规的胸外科手术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 自主呼吸 电视胸腔镜手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解剖特点及供心获取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志强 银世杰 +3 位作者 刘琛怡 丁艺 吴军 莫安胜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解剖特点及其供体心脏的获取方法。方法选用广西巴马小型猪26头,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获取供心,用于供心离体灌注实验。结果供体心脏获取耗时25~30min。在26例供心离体灌注实验中,20只(76.9%)自动复跳,6只在人工...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解剖特点及其供体心脏的获取方法。方法选用广西巴马小型猪26头,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获取供心,用于供心离体灌注实验。结果供体心脏获取耗时25~30min。在26例供心离体灌注实验中,20只(76.9%)自动复跳,6只在人工心脏按压后复跳,均为窦性心律。同时发现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前后腔静脉心包内段比较短,升主动脉也较短,主动脉弓分两支,右肺动脉与左心房常常融合,不容易分离。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心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获取供体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解剖特点 供体心脏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元春 李永录 +1 位作者 银世杰 武伟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668-2671,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肺保护性通气干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肺保护性通气干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氧合指数、气道阻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单肺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单肺通气2 h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纯肺保护性通气比较,参附注射液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更好地改善胸科手术患者的肺呼吸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参附注射液 肺保护性通气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妊娠合并心衰产妇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邓琳琳 曾德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5期95-96,共2页
总结了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协助麻醉医生安置麻醉体位、备齐急救药物、按医嘱及时实施治疗等措施,认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中实施全面的麻醉护理,对保障心衰产妇母婴安全... 总结了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协助麻醉医生安置麻醉体位、备齐急救药物、按医嘱及时实施治疗等措施,认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中实施全面的麻醉护理,对保障心衰产妇母婴安全,提高麻醉及救治质量,降低各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妊娠 剖宫产 麻醉护理
下载PDF
甲泼尼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宜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单肺通气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滴注生理...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单肺通气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50例)与研究组(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例),两组患者均于通气结束后观察2 h。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T_(0))、通气结束后2 h(T_(1))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与T0时比,T1时两组患者呼吸指数与研究组患者气道压力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T0时比,T1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研究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可减少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患者的引流量,提高氧合指数,降低气道压力和呼吸指数,减轻患者炎性肺损伤,对麻醉所致的炎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肺损伤 单肺通气 麻醉 甲泼尼龙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银世杰 李永录 +2 位作者 蔡元春 武伟 黄海清 《微创医学》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效果。方法选择24头广西巴马香猪,随机分为A组(静脉复合腹腔注射组)(n=12)与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n=12),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A组优9例、良3例、差0例、麻醉死... 目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效果。方法选择24头广西巴马香猪,随机分为A组(静脉复合腹腔注射组)(n=12)与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n=12),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A组优9例、良3例、差0例、麻醉死亡0例,死亡率为0;B组优8例、良2例、差0例、麻醉死亡2例,死亡率为16.7%。两组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2,P=0.515),死亡率B组高于A组。结论在一些短小的小型猪外科手术中,静脉复合腹腔注射可使麻醉过程更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巴马香猪 肺动脉高压模型 麻醉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全身麻醉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覃淼 林雅丽 +1 位作者 石俊丹 杨宜科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全身麻醉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88例行全身麻醉急诊手术的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机械通气、麻醉维持,观察组术中给予静脉滴注1 ...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全身麻醉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88例行全身麻醉急诊手术的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机械通气、麻醉维持,观察组术中给予静脉滴注1 mL/kg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 0)、手术开始后30 min(T 1)、手术结束时(T 2)、手术结束后24 h(T 3)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PaO 2、PaCO 2、吸入氧气分数(FiO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及PaO 2、PaCO 2、FiO 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P <0.05),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 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T 1、T 2、T 3时的PaO 2高于对照组,PaCO 2、FiO 2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应用于脓毒症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对肺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参麦注射液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血气分析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全身麻醉时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覃淼 林雅丽 +1 位作者 石俊丹 杨宜科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全身麻醉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急诊手术的66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麻醉平稳后给予等量0.9%NaCl注...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全身麻醉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急诊手术的66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麻醉平稳后给予等量0.9%NaCl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 ml/kg。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结果:在手术开始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T3),治疗组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指数(CI)及每搏量指数(SV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患者全身麻醉时应用于脓毒症患者手术中发挥了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脓毒症 全身麻醉 肺保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启明 韦黎敏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D)组,每组各40例。S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D)组,每组各40例。S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输注剂量:2ml/h,自控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4h、8h、12h、24h、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SS)、PCA次数、需追加曲马多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术后24h内,D组VAS评分低于S组(P<0.05);术后12h内,D组RSS评分优于S组(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少于S组(P<0.05);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D组优于S组(P<0.05)。结论与单纯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静脉镇痛、镇静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患者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伟 陆健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需行导管介入治疗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联合组入室前肌注氯胺酮,入窒后连续泵注右美托咪啶及氯胺酮;氯胺酮组...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需行导管介入治疗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联合组入室前肌注氯胺酮,入窒后连续泵注右美托咪啶及氯胺酮;氯胺酮组入室前肌注氯胺酮及长托宁,然后连续输注氯胺酮。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切皮时、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血压;记录氯胺酮总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心率、血压均有随观察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联合组的心率及血压均低于氯胺酮组。与氯胺酮组比较,联合组氯胺酮总用量少、苏醒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诊疗时麻醉效果好,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导管术 右美托咪啶 氯胺酮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瓣膜心脏病术后镇痛及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文伟 陆健君 李中云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瓣膜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心脏瓣膜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术后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2.5μg/kg行PCIA...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瓣膜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心脏瓣膜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术后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2.5μg/kg行PCIA,联合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氯胺酮6 mg/kg行PCIA,记录患者术后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心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舒芬太尼组下降趋势明显大于联合组;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抑郁程度明显重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VAS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联合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呕吐、头晕、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瓣膜心脏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抑郁情绪,其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性心脏病 舒芬太尼 亚剂量氯胺酮 自控静脉镇痛 术后 抑郁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文伟 陆健君 李中云 《右江医学》 201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评价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胸部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NYHA心功能为Ⅱ级或Ⅲ级,心胸比0.52-0.63,年龄65-74岁,体重55-7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胸部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NYHA心功能为Ⅱ级或Ⅲ级,心胸比0.52-0.63,年龄65-74岁,体重55-7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E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实验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于术前(T1)、切皮后1 h(T2)、术毕(T3)和术后24 h(T4)分别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c Tn I浓度,T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T2时开始明显升高,与Tl时比较,T2、T3、T4时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且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E组较C组明显缩短(P〈0.001);而插管后、切皮时、术中、拔管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心肌损伤,可产生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肌钙蛋白 复合麻醉 高血压病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可视喉镜在巴马小型猪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武伟 银世杰 覃冠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4-0057,共4页
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小型猪麻醉状态下插管技术。方法 24头广西巴马小型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行麻醉诱导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组使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指标 两组小型猪的首次插管成功... 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小型猪麻醉状态下插管技术。方法 24头广西巴马小型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行麻醉诱导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组使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指标 两组小型猪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从喉镜置入开始至声门暴露止)、气管插管总时间(从打开上下颌开始至插管后导管套囊注射空气止)及助手按压环状软骨的例数。结果 两组小型猪首次插管成功率相比,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环状软骨按压例数(0.33±0.49)例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声门暴露时间(17.83±4.06)s、气管插管总时间(40.17±7.71)s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小型猪气管插管中,可视喉镜相较于普通喉镜提高了首次插管成功率,缩短了气管插管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气管插管 可视喉镜 气管插管 可视喉镜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艺 李永录 +4 位作者 林雅丽 覃淼 石俊丹 银世杰 扬宜科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麻醉中输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0例于麻醉平稳后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B组30例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 目的:观察手术麻醉中输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0例于麻醉平稳后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B组30例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术前( T0)、术中( T1、骨水泥后3~5 min)、术毕( T2)、术后3 h( T3)、术后12 h( T4)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心电图( ECG )各导联ST段变化,检测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 CO)、心指数( CI)。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患者在T1时MAP 降低,HR增快,但B组T1、T2、T3和T4的ST 段阳性变化发生率明显增加,SV、CO、CI降低( P均<0.05);而与A组相比,B组术中MAP下降及HR加快更明显,T1、T2、T3的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升高( P<0.05);与B组比较,A组在T1、T2、T3时间点上SV、CO、CI均升高( 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发生率,有效保护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成形术 参麦注射液 心血管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银世杰 李永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围术期刺激可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过度的应激反应会造成内环境的改变,进而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该文对围术期应激反应与防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应激反应 围术期 防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肺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银世杰 覃冠斌 +2 位作者 武伟 冯志强 韦懿桐 《中国医药》 2021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肺脏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参...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肺脏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负荷剂量为1 ml/kg,之后以10 ml/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体外循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肺损伤指标[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和表面活性蛋白(SP-D)]水平。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2组血清SOD水平均较体外循环开始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6±8)U/L比(56±9)U/L],2组血清丙二醛水平均较体外循环开始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9.12±1.33)mmol/L比(12.69±1.38)mmol/L](均P<0.05)。体外循环结束时和体外循环结束后1 h 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开始前,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体外循环结束时2组血清CC16、SP-D水平均较体外循环开始前升高,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8±0.25)μg/L比(12.03±3.06)μg/L、(14.2±3.8)μg/L比(17.9±4.7)μg/L](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可以明显降低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损伤,对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保护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银世杰 李永录 +2 位作者 蔡元春 武伟 黄海清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 40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脏停跳(AH)组20例,心脏不停搏(BH)组20例,于切皮即刻(T1)、给鱼精蛋白5~10 min后(T2)、关胸即刻(T3)、术后4 h... 目的观察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 40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脏停跳(AH)组20例,心脏不停搏(BH)组20例,于切皮即刻(T1)、给鱼精蛋白5~10 min后(T2)、关胸即刻(T3)、术后4 h(T4)采血,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记录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和异体血的用量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BC计数、WBC计数、Hb值、Fib含量、D-D含量、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点RBC计数、PLT计数、Hb值、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各指标值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但T4时点各指标值仍未回到T1水平;与T1比较,组内T2、T3、T4时点WBC计数、D-D含量均高于T1时点,T4时点值最高(P〈0.05)。BH组异体血用量、浓缩红细胞用量少于AH组(P〈0.05);CPB时间、手术时间、24 h胸腔引流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手术体外循环不加重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能减少异体血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搏 体外循环 血液有形成分 浅低温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长时程心脏不停跳保存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银世杰 丁艺 +2 位作者 吴军 罗玉忠 莫安胜 《微创医学》 2016年第6期819-822,共4页
目的研究长时程心脏不停跳保存方法和技术。方法选用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6头,麻醉成功后,取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不切开心包。先在头臂干插灌注管,后切断上腔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用手协助排空左心室,用停跳液灌注心脏。摘取心脏后与灌... 目的研究长时程心脏不停跳保存方法和技术。方法选用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6头,麻醉成功后,取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不切开心包。先在头臂干插灌注管,后切断上腔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用手协助排空左心室,用停跳液灌注心脏。摘取心脏后与灌注装置连接并用去白细胞和去血小板的稀释血液灌注心脏,使心脏恢复跳动(非工作心脏模型)。结果不停跳保存6例离体心脏8 h全部成功,保存期间灌注压没有上升。结论心脏空跳保存是可行的,保存的关键技术是减轻红细胞破坏、维持适宜的灌注压、左心室有效的减压和防止心脏水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保存 心脏不停跳
下载PDF
围体外循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银世杰(综述) 黄海清(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因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液受到一定的损害,术后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诊断其发生的确切原因和机制较困难。因此,积极寻找围CPB期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和机制,对于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该... 因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液受到一定的损害,术后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诊断其发生的确切原因和机制较困难。因此,积极寻找围CPB期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和机制,对于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该文就围CPB期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凝血功能 围体外循环期
下载PDF
羟考酮在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雅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71-173,共3页
羟考酮属于阿片类中枢神经镇痛药物,其是由蒂巴因改造而成。近年来,由于我国医学科研技术不断发展,该药物在慢性疼痛及急性疼痛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被广泛应用。本文就羟考酮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联合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羟考酮... 羟考酮属于阿片类中枢神经镇痛药物,其是由蒂巴因改造而成。近年来,由于我国医学科研技术不断发展,该药物在慢性疼痛及急性疼痛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被广泛应用。本文就羟考酮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联合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羟考酮对不同疼痛进行治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对该药物新剂型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其药物利用率,扩展用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围术期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