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罗君 李海元 +4 位作者 黄瑞华 王晓明 黄小艺 梁莹莹 汤倩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581-1584,1588,共5页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受试患者,应用统计软件SPSS22. 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受试患者,应用统计软件SPSS22. 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比较两组治疗UC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完成实验,无脱落。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 01),但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内镜下结肠黏膜愈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或消除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对肠黏膜修复起到重要意义,安全且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壮医药物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微课与CBL教学法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2
作者 刘欢 庞学丰 舒建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索微课结合CBL教学模式用于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8名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师生... 目的:探索微课结合CBL教学模式用于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8名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师生互动、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及每月理论、技能成绩。结果:观察组学员满意度、师生互动、知识掌握及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理论、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课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显著提高住培学员的理论、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住培学员对风湿免疫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风湿免疫科 CBL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IL-6及IL-12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欢 舒建龙 +2 位作者 庞学丰 蒙宇华 吴燕红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1期1676-1679,共4页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痛风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2...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痛风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2水平变化,以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r、BUA及治疗组BUN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UA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痛风方联合非布司他能明显降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IL-6、IL-12、及BUA水平,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白细胞介素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并发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及从脾论治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梁德风 江超宇 +2 位作者 覃姻姻 徐家馨 庞学丰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4期188-192,共5页
痛风性关节炎(GA)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滑膜及其他组织中,引起关节及局部组织炎症,更甚者导致关节畸形及损伤,且常并发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肾脏病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外,GA并发症若控制不佳,会加速GA的病程进... 痛风性关节炎(GA)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滑膜及其他组织中,引起关节及局部组织炎症,更甚者导致关节畸形及损伤,且常并发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肾脏病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外,GA并发症若控制不佳,会加速GA的病程进展,甚至累及泌尿及心血管系统,西药治疗GA并发高脂血症(HLP)多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非诺贝特类药物为主,但长期服用会引起肝功能的损害。相对而言,中医药可通过含有的有效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于本疾病,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基于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健脾类方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进一步阐明GA并发HLP的发病机制,为中医药防治GA并发HLP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高脂血症 发病机制 从脾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