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利娜 侯满福 +5 位作者 许为斌 黄云峰 梁士楚 张远海 蒋忠诚 陈伟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1-764,共14页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以下简称大石围天坑群)是最典型的塌陷型天坑群。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石围天坑群的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综合分析了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野生种子植物...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以下简称大石围天坑群)是最典型的塌陷型天坑群。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石围天坑群的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综合分析了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野生种子植物丰富,有137科445属863种;在科级和属级水平上,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中国特有成分相对贫乏;与热带区系的联系主要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与温带区系的联系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大石围天坑群的热带科和温带科之比以及热带属和温带属之比,均小于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其种子植物区系更能反映该地区过去植物组成的"原貌",即温带成分比例过去的比现代的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证据:天坑群保育了82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30属67种野生兰科植物,是现存珍稀濒危植物的"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围天坑群 种子植物区系 气候变暖证据 避难所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东南五味子的挥发油成分及体外药理活性研究
2
作者 谭小青 胡筱希 +1 位作者 黄艳 刘布鸣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东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并探究其体外药理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南五味子叶、茎、根挥发油,经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不同部位挥发油,利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通过ABTS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Gries...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东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并探究其体外药理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南五味子叶、茎、根挥发油,经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不同部位挥发油,利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通过ABTS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比较不同部位东南五味子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结果:共鉴定出46个成分。东南五味子叶、茎、根分别鉴定出33、32、29个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3.01%、89.15%、88.90%;东南五味子根、茎、叶抗氧化测定结果的IC_(50)值分别0.339、0.175、1.111 mg/mL,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抗炎测定结果显示东南五味子叶处理组的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NO含量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东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种类主要为醇类和烯烃类,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叶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五味子 挥发油 不同部位 抗氧化 GC-MS
下载PDF
牛尾菜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3
作者 谭小青 胡筱希 +3 位作者 唐红珍 梁臣艳 覃喜军 刘振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1-2138,共8页
为筛选牛尾菜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提升牛尾菜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该研究测定了13批牛尾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共有峰与抗氧化的抑制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抗... 为筛选牛尾菜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提升牛尾菜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该研究测定了13批牛尾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共有峰与抗氧化的抑制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抗氧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该文建立了含有14个主要共有峰的13批牛尾菜HPLC指纹图谱。(2)13批牛尾菜样品聚为两类。(3)指纹图谱中的1、2、3、5、6、9、14号峰面积与抗氧化效果呈正相关,4、7、8、10、11、12号峰与抗氧化效果呈负相关,其中9、11、3、4、5号峰的VIP值均大于1。(4)9号峰为齐墩果酸,10号峰为熊果酸,9号峰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大。该研究认为牛尾菜抗氧化作用不是单一成分起作用,而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其中9号峰(齐墩果酸)可能是牛尾菜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尾菜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抗氧化 谱效关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尝试--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4
作者 胡仁传 周迎 +1 位作者 董亦非 罗斌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8-1436,共9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小区作为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联通动植物破碎化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小区作为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联通动植物破碎化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日常工作以及初步成效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1)渠楠保护小区以“自建、自筹、自管、自受益”为指导思想进行建设,采取“平等议事、民主协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拥护,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外界的承认和支持。(2)保护小区的成立、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和周边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还改善了渠楠社区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该文还探讨了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其他保护小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小区 社区参与 自然保护区 渠楠
下载PDF
三通骨痛膏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 饶伟源 +2 位作者 吕纪华 刘瑛 邓聿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验证三通骨痛膏的消肿活血、镇痛及抗炎功效。方法取昆明种小鼠、SD大鼠、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赋形剂组、阳性对照组及三通骨痛膏高、中、低剂量组(2,1,0.5 g/kg)。采用小鼠软组织撞击损伤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大鼠棉... 目的验证三通骨痛膏的消肿活血、镇痛及抗炎功效。方法取昆明种小鼠、SD大鼠、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赋形剂组、阳性对照组及三通骨痛膏高、中、低剂量组(2,1,0.5 g/kg)。采用小鼠软组织撞击损伤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兔耳血斑吸收试验及小鼠热板、醋酸扭体试验观察三通骨痛膏的药效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三通骨痛膏能明显改善小鼠软组织损伤,显著增加兔耳血斑吸收率,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明显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质量,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通骨痛膏具有消肿活血、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为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骨痛膏 消肿 活血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瑶药厚叶南五味子逆转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瑛 柴玲 +2 位作者 陆国寿 王丽 吕纪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0-1994,共5页
目的:体外筛选出厚叶南五味子逆转肝纤维化作用的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解析。方法:厚叶南五味子经天然药物化学方法提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共4个部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目的:体外筛选出厚叶南五味子逆转肝纤维化作用的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解析。方法:厚叶南五味子经天然药物化学方法提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共4个部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逆转肝纤维化活性最佳的部位。Western blot检测最佳活性部位处理细胞后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气相-质谱(GC-MS)方法对该活性部位进行解析。结果:厚叶南五味子石油醚部位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35.73μg/mL;进一步筛选显示石油醚部位可显著降低细胞外基质成分Ⅰ型胶原(Col-Ⅰ)、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厚叶南五味子石油醚部位作用后,HSC-T6细胞磷酸化JNK、p38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从厚叶南五味子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出27个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29%)、δ-杜松烯(13.211%)和β-石竹烯(10.076%)。结论:厚叶南五味子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逆转肝纤维化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磷酸化JNK、p38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石竹烯、δ-杜松烯及β-石竹烯可能是其发挥逆转肝纤维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南五味子 石油醚部位 肝纤维化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光茎栓果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巫凯 李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599,共3页
目的:研究光茎栓果菊Launaea acaulis(Roxb.)Babcock ex Kerr.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光茎栓果菊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光茎... 目的:研究光茎栓果菊Launaea acaulis(Roxb.)Babcock ex Kerr.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光茎栓果菊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光茎栓果菊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内酯(1)、马兜铃酸C(2)、马兜铃内酰胺Ⅲa(3)、马兜铃内酰胺AⅡ(4)、aristolactamⅢa N-β-D-glucoside(5)、对羟基苯乙酸(6)、香豆素(7)、N-β-D-马兜铃内酰胺葡萄糖苷(8)、对羟基苯乙酸甲酯(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栓果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茎栓果菊 化学成分 马兜铃酸 马兜铃内酰胺
下载PDF
三种药用算盘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赖克道 刘布鸣 谭小青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2913-2916,共4页
算盘子系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的果实,在我国有悠久的用药历史。算盘子有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感冒发热、咳嗽、食滞腹痛、湿热腰痛、跌打损伤、疝气等疾病;毛果算盘子有收敛止泻、祛湿止痒之功效,可以用于治... 算盘子系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的果实,在我国有悠久的用药历史。算盘子有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感冒发热、咳嗽、食滞腹痛、湿热腰痛、跌打损伤、疝气等疾病;毛果算盘子有收敛止泻、祛湿止痒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肠炎、痢疾等疾病;香港算盘子有止咳平喘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咳嗽、肝炎、跌打损伤等。本文对上述3种药用算盘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算盘子属植物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盘子 毛果算盘子 香港算盘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下载PDF
长梗南五味子抗HBV活性及对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瑛 刘元 +2 位作者 王丽 吕纪华 覃良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期40-42,45,共4页
目的:研究长梗南五味子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及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Hep G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长梗南五味子药物血清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 目的:研究长梗南五味子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及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Hep G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长梗南五味子药物血清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 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 mg/kg)、长梗南五味子高、中、低剂量组(生药102.6、51.3、25.65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10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体外实验:长梗南五味子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Hep G2.2.15细胞分泌HBs Ag和HBe Ag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体内实验:长梗南五味子高剂量组血清ALT、AST含量分别为(21.88±9.96)、(39.72±7.18)IU/L,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小鼠肝脏的坏死和炎症病变也有一定改善。结论:长梗南五味子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南五味子 血清药理学 抗HBV活性 急性肝损伤 D-氨基半乳糖
下载PDF
紫苏叶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抗流感病毒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10
作者 刘振杰 丘海芯 +4 位作者 甘金月 奉建芳 唐红珍 谭小青 杨海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296,共10页
目的研究紫苏叶Perillae Folium的化学成分,化学模式识别法建立紫苏叶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抗流感病毒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鉴定紫苏叶的主要... 目的研究紫苏叶Perillae Folium的化学成分,化学模式识别法建立紫苏叶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抗流感病毒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鉴定紫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建立HPLC指纹图谱,匹配共有峰并进行归属,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6种化学成分,使用SPSS 22.0、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测定其抗流感病毒生物效价,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GCA)建立其谱效关系。结果从紫苏叶中鉴定出47个化合物;选取了19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紫苏叶分为2类,PCA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5批不同产地的紫苏叶样品均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其生物效价为6.21、5.58、4.19、8.19、6.09、5.82、6.10、5.36、5.54、10.86、4.74、5.78、3.78、7.98、5.65 U/mg。19个共有峰与抗病毒活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度(0.82~0.97),各共有峰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病毒活性贡献的大小顺序为峰6(咖啡酸)、19(木犀草素)>2、8、9、12(阿魏酸)>4、5、15(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7、13>11>3、10、17>1、16(野黄芩苷)>14>18(迷迭香酸)。结论构建的紫苏叶抗流感病毒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方法能关联其临床功效,而UPLC-Q-TOF-MS/MS法能快速鉴定紫苏叶的成分,结合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发现紫苏叶抗病毒作用为“多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这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灰色关联分析 生物评价 抗流感病毒活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谱效关系 咖啡酸 木犀草素 阿魏酸 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 野黄芩苷 迷迭香酸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与不同生长年限的千斤拔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雪萍 刘振杰 +3 位作者 高红伟 覃喜军 王宝林 谭小青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1-406,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及生长年限的千斤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一至四年生千斤拔叶、茎、根挥发油,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和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总共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一年生的千斤拔叶、茎、根分...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及生长年限的千斤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一至四年生千斤拔叶、茎、根挥发油,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和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总共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一年生的千斤拔叶、茎、根分别鉴定出37、26、7个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88.97%、76.55%、79.52%;二年生的千斤拔叶、茎、根分别鉴定出31、35、15个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3.39%、79.93%、85.90%;三年生千斤拔叶、茎、根分别鉴定出34、48、47个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3.83%、93.46%、81.85%;四年生千斤拔叶、茎、根分别鉴定出46、34、25个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86.40%、84.87%、86.35%。4种不同年份的样品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的为千斤拔叶,且化学成分种类较多。结论:千斤拔挥发油成分种类主要为烃类、醇类及酸类,一至四年生千斤拔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 挥发油 不同部位 生长年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多支守宫木在中国的发现及其补充描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仁传 吴望辉 +2 位作者 黄俞淞 吴剑峰 黄云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1-1724,共4页
在多次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多支守宫木(Sauropus racemosus Beille)。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枝叶无毛,叶片膜质,总状花序3~5支聚生于老茎下部的小枝脱落处... 在多次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多支守宫木(Sauropus racemosus Beille)。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枝叶无毛,叶片膜质,总状花序3~5支聚生于老茎下部的小枝脱落处,蒴果扁球状,红色,果皮6爿裂,极易与守宫木属其他种区分,因其多支花序聚生于老枝而取名为多支守宫木。该文详细描述了多支守宫木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植物彩色照片、分布信息,并基于IUCN的评估标准对该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多支守宫木的发现再次丰富了中越边境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了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的植物调查尚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科 新记录 中国植物 广西 植物资源
下载PDF
消瘤藤总香豆素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小细胞肺癌H1688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骊 陆国寿 +3 位作者 王丽 吕纪华 黄建猷 刘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研究消瘤藤总香豆素(total coumarin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TCPT)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H1688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TCPT处理SCLC细胞H1688后,CCK-8法检测TCPT对细胞增... 目的研究消瘤藤总香豆素(total coumarin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TCPT)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H1688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TCPT处理SCLC细胞H1688后,CCK-8法检测TCPT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给药后线粒体形态学变化;二氯荧光素(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BODIPY 581/589 C11探针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Kelch样环氧氯丙胺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的表达水平。结果TCPT干预SCLC细胞H1688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TCPT引起SCLC铁死亡形态学变化。TCPT可有效提高细胞内ROS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H1688中铁死亡标志蛋白GPX4、NRF2、FTH1的表达下调而KEAP1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PT可明显抑制SCLC细胞H1688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细胞内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最终诱导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消瘤藤 总香豆素 脂质过氧化 铁死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14
作者 秦一心 焦学振 +2 位作者 胡仁传 陈星星 罗斌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50-53,共4页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松溪人民在溪谷冲积台地上引种竹蔗,并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协同发展而来的栽培系统。2021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唯一以甘蔗为核心作物的农业文化遗产。从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固碳...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松溪人民在溪谷冲积台地上引种竹蔗,并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协同发展而来的栽培系统。2021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唯一以甘蔗为核心作物的农业文化遗产。从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固碳固沙的生态价值、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三方面,分析了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利用现状及其“百年蔗”种植面积严重萎缩、传统竹蔗品种面临挑战、系统传承的困境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识别与保护关键要素、打通发展渠道、多方参与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竹蔗栽培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民族生态学 松溪县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粗齿冷水花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5
15
作者 文建文 黄艳 +1 位作者 何开家 刘布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156-14156,14168,共2页
[目的]研究粗齿冷水花石油醚部位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粗齿冷水花石油醚部位脂溶性的化学成分,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质谱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25个成分,并鉴定出其中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7,11-二甲基-3-亚甲基... [目的]研究粗齿冷水花石油醚部位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粗齿冷水花石油醚部位脂溶性的化学成分,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质谱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25个成分,并鉴定出其中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7,11-二甲基-3-亚甲基-(E)-1,6,10-十二碳三烯(23.750%)、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1S-(1α,7α.,8aα)]-萘(15.541%)、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S)-环己烯(30.349%)和角鲨烯(11.485%)。[结论]这些成分均首次从粗齿冷水花中分离鉴定,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齿冷水花 成分分析 气质-联用
下载PDF
翼核果素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瑛 陆国寿 +3 位作者 卢文杰 王丽 黄周锋 胡筱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研究翼核果素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翼核果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E、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激光共... 目的:研究翼核果素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翼核果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E、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形态学变化。结果:翼核果素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的IC50值为124.77μmol·L^(-1)。显微镜可见细胞核变形、染色体聚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60、90μmol·L^(-1)翼核果素给药组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呈现解聚断裂状态。结论:翼核果素可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解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核果素 HEPG2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细胞骨架蛋白
下载PDF
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瑛 陆国寿 +2 位作者 卢文杰 王丽 黄周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了探讨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了柠檬酚对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并应用HE、吖啶橙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和检测... 为了探讨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了柠檬酚对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并应用HE、吖啶橙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和检测了不同浓度柠檬酚作用后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变化。结果显示,柠檬酚能明显抑制人HepG_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值为79.14μmol/L,柠檬酚给药组细胞克隆率明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的柠檬酚在作用HepG_2细胞24h后,细胞均出现了明显的皱缩、胞浆空泡化和细胞核固缩的形态学改变;同时,70μmol/L和80μmol/L的柠檬酚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2.72±1.07,28.68±1.36 vs 16.34±0.66,P<0.01);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柠檬酚能引起HepG_2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解聚和断裂。综上,推测柠檬酚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的Actin骨架,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人肝癌HepG_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酚 HEPG2细胞 增殖抑制 细胞周期 细胞骨架蛋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瑛 陆国寿 +3 位作者 胡筱希 黄建猷 王丽 吕纪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体外细胞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消瘤藤总香豆素的潜在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作用的可能靶点和通路,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体外细胞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消瘤藤总香豆素的潜在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作用的可能靶点和通路,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消瘤藤总香豆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P5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预测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相关通路36条,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多途径、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发挥抗肿瘤作用。细胞模型验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消瘤藤总香豆素100μg/ml组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P5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消瘤藤总香豆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经P53途径上调Caspase9促进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消瘤藤 总香豆素 肿瘤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HPLC技术对比分析白头翁汤配伍前后化学组分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小青 高红伟 +3 位作者 秦慧真 许琼明 刘布鸣 刘振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58-26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白头翁汤进行拆方,分析白头翁汤配伍前后化学组分变化,探讨白头翁汤的配伍机制。方法以皂苷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共9种成分为指标性成分,结合"组分剔除法"采用HPLC分别对白头翁药材、白头翁全方汤剂及去白头翁减... 目的通过对白头翁汤进行拆方,分析白头翁汤配伍前后化学组分变化,探讨白头翁汤的配伍机制。方法以皂苷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共9种成分为指标性成分,结合"组分剔除法"采用HPLC分别对白头翁药材、白头翁全方汤剂及去白头翁减方汤进行化学对比研究,并监测减方汤剂中9种指标成分峰和峰面积的变化。结果白头翁经过配伍后,皂苷类成分峰面积明显降低,当去除白头翁药材后,汤剂中的生物碱成分峰面积会适当增大。结论在对白头翁进行配伍过程,皂苷类、生物碱类成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为白头翁汤临床用药配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白头翁汤 高效液相色谱 配伍机制
原文传递
红叶野桐茎中1个新的二萜苷类化合物
20
作者 黄艳 侯萍 +4 位作者 任晨阳 潘立卫 彭柳亭 甘纯秋 李俊 《中草药》 CAS 2024年第13期4305-4311,共7页
目的研究红叶野桐Mallotus paxi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HR-ESI-MS、NMR、CD等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 目的研究红叶野桐Mallotus paxi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HR-ESI-MS、NMR、CD等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的抑制能力,评价化合物的抗炎作用;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从红叶野桐茎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7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7-羟基闭花木-12,15-二烯-2-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1)、对映-16α,17-二羟基-贝壳衫-3-酮(2)、阿贝苦酮(3)、对映-16β,17-二羟基阿替生烷-3-酮(4)、圆叶乌桕素A(5)、野梧桐新素E(6)和2α-hydroxy-19-deoxy-jesromotetrol(7)。体外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3和5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O生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28.21、31.73μmol/L,且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二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红叶野桐苷E。化合物1~5、7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5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桐属 红叶野桐 二萜 阿贝苦酮 圆叶乌桕素A 红叶野桐苷E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