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锰互作对红锥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1
作者 欧阳子龙 雷康 +3 位作者 贾湘璐 滕维超 谭长强 申文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为探究硅和锰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硅和锰处理下红锥幼苗的生长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仅添加锰或硅的处理中,随着硅或锰浓度增加,红锥幼苗株高和地径相对增量、根系形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 为探究硅和锰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硅和锰处理下红锥幼苗的生长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仅添加锰或硅的处理中,随着硅或锰浓度增加,红锥幼苗株高和地径相对增量、根系形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则相反。低浓度锰(200、600μg/g)或硅(500、1000μg/g)对红锥幼苗生长发育有利,但高浓度锰(1500、3000μg/g)或硅(2000μg/g)表现为抑制。适量硅(500、1000μg/g)能缓解高浓度锰的胁迫作用,使受到抑制的红锥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得到改善,但过量硅(2000μg/g)加剧了胁迫。适量硅和锰同时添加可促进红锥幼苗的生长发育,其中同时添加600μg/g锰和500μg/g硅的处理效果最佳;高浓度的硅和锰同时添加则导致严重的抑制。红锥具有一定耐锰性(锰的添加范围为1500μg/g以内),广西部分区域锰矿具有红锥的生产培育和生态林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红锥幼苗 胁迫
下载PDF
松荷异龄混交造林试验及其成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积余 唐玉贵 +2 位作者 蒋燚 梁杰森 徐康 《广西林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13-220,共8页
总结了松荷异龄混交的试验结果和造林技术,分析和揭示了珠江流域南热带季风气候区(18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14 a)荷木(Schima superba)异龄混交林和(32 a)湿地松(P.elliottii)×(14 a)荷木异龄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物... 总结了松荷异龄混交的试验结果和造林技术,分析和揭示了珠江流域南热带季风气候区(18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14 a)荷木(Schima superba)异龄混交林和(32 a)湿地松(P.elliottii)×(14 a)荷木异龄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物量、凋落物、土壤理化性质、林地涵养水源和林分生长量等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作用,全面评价松荷异龄混交造林的成效。松荷异龄混交林明显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林分稳定性能,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为低效防护林改造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湿地松 荷木 异龄混交林 土壤性质
下载PDF
麻竹开花前后主要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振国 黄大勇 +2 位作者 郭起荣 冉洪 李忠国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麻竹开花过程中植株不同部位N、P、K、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麻竹开花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别表现为:N,枝>秆>叶;P,叶>枝≥秆;K,未开花及开花前期为叶>枝>秆,开花盛期为... 研究了麻竹开花过程中植株不同部位N、P、K、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麻竹开花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别表现为:N,枝>秆>叶;P,叶>枝≥秆;K,未开花及开花前期为叶>枝>秆,开花盛期为枝>叶>秆;Ca,未开花及开花盛期为叶>秆>枝,开花前期为叶>枝>秆;Mg,叶>枝>秆。营养元素在植株同一部位的变化规律表现为:N在枝、秆、叶中的含量均为先降低再升高;P在枝、秆中含量逐渐升高、在叶中含量逐渐减少;K在枝、秆中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叶中含量逐渐减少;Ca在枝中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秆中含量逐渐减少、在叶中含量逐渐升高;Mg在枝和秆中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叶中含量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竹子开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开花过程 营养元素 含量变化
下载PDF
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2-1287,共6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25℃最适温度培养下,马尾松组培生根效果较佳,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1%。低温处理下,生根时间显著延长,根系条数减少,生根率偏低;高温处理下,根茎愈伤组织明显,移栽成活率显著降低。从生根解剖构造来看,马尾松不定根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化而成。与25℃适温处理相比较,在20℃较低温处理下,细胞分裂活动缓慢,不定根原始体诱发较少;而在30℃较高温处理下,细胞活动旺盛,但髓射线与维管组织细胞染色颜色加深、排列紧密,将诱发的不定根原基细胞团区隔成带状或片状。该研究结果探讨了培养环境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能力的影响,为马尾松组培苗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快繁 生根率 生根解剖 不定根诱导
下载PDF
尾叶桉GLU4无性系肉桂酰乙醇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博雯 蒋华 +1 位作者 覃鹏飞 姜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4,共6页
根据植物中CA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尾叶桉GLU4嫩茎为材料克隆到其CAD基因,命名为EuCAD。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gDNA长2 200 bp,cDNA长1 102 bp,开放阅读区编码356个氨基酸。EuCAD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序列中具有完整CAD1保... 根据植物中CA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尾叶桉GLU4嫩茎为材料克隆到其CAD基因,命名为EuCAD。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gDNA长2 200 bp,cDNA长1 102 bp,开放阅读区编码356个氨基酸。EuCAD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序列中具有完整CAD1保守结构域,并包含NADP结合位点以及2个Zn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EuCAD核酸序列与其他5种桉属植物CAD基因同源性达到97%以上,EuCAD编码蛋白与碧桃等植物中CAD蛋白同源性也在79%以上。对EuCAD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及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为一种无信号肽、无跨膜区的酸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含典型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同源建模显示与拟南芥的AtCAD4同源性极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桉属、杨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与杉科植物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肉桂酰乙醇脱氢酶 木质素合成 基因克隆 序列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间苯三酚对邓恩桉组培芽不定根发生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研究以邓恩桉成年优株组培继代单芽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间苯三酚(PG),探讨其对邓恩桉组培生根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邓恩桉组培芽生根过程中,1.0mmol/L PG处理增加了PPO、IAAO活性,而... 本研究以邓恩桉成年优株组培继代单芽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间苯三酚(PG),探讨其对邓恩桉组培生根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邓恩桉组培芽生根过程中,1.0mmol/L PG处理增加了PPO、IAAO活性,而降低了POD活性。在1.0mmol/L PG处理下,随着生根时间延长,PPO活性呈上升趋势,而IAAO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则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在培养基中外源添加PG,能有效改善邓恩桉组培生根能力,这为今后邓恩桉组培育苗产业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邓恩桉 酶活性 耐寒桉 组培生根 多元酚 生根调控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马尾松萜类合成酶活性及其细胞化学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瑞玲 李慧娟 +1 位作者 张晓宁 王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6-885,共10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生态建设与造林用材的主要树种,为了揭示马尾松抗虫机理尤其是诱导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外源喷施茉利酸甲酯(Me JA),分析了处理与对照间植株针叶显微结构、萜类合成酶活...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生态建设与造林用材的主要树种,为了揭示马尾松抗虫机理尤其是诱导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外源喷施茉利酸甲酯(Me JA),分析了处理与对照间植株针叶显微结构、萜类合成酶活性及其细胞化学定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 mmol·L^(-1)Me JA处理下马尾松植株松针中萜类物质,尤其是单萜、二萜的相对含量增加,马尾松毛虫拒食性明显,诱导抗性增强。显微观测中,针叶叶肉细胞内树脂道分泌物增加,叶绿体数目减少,但叶绿体体积增大,叶绿体片层结构增加。Me JA处理4周后,针叶中萜类合成酶活性增加,通过电镜酶细胞化学观察,膜系统尤其是叶绿体膜上萜类合成酶活性定位明显增强。这说明Me JA诱导的马尾松诱导抗性可能与改变的叶绿体结构及绿色质体萜类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诱导抗性 细胞化学 萜类物质
下载PDF
应用SGS和LHS分析数字土壤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8
作者 孙孝林 王会利 曹继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3-973,共11页
土壤信息不确定性在空间分析中的传递是数字土壤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序贯高斯模拟(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SGS)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相结合的方法(即SGS-LHS),来应对该问题,目的在于充... 土壤信息不确定性在空间分析中的传递是数字土壤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序贯高斯模拟(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SGS)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相结合的方法(即SGS-LHS),来应对该问题,目的在于充分利用SGS和LHS各自的优点,互补各自的缺点,以提高不确定性传递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方法(包括两种途径:SGS-LHS1和SGS-LHS2)和SGS、LHS一起被应用于香港农田土壤质量评价中,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SGS-LHS分析所得的不确定性结果与SGS接近一致,与LHS则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大;(2)SGS-LHS估计不确定性的准确性与SGS接近一致,且两者均高于LHS,尽管LHS估计的置信度区间平均宽度略显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高斯模拟 拉丁超立方抽样 土壤质量 不确定性 数字土壤评价
下载PDF
铝离子胁迫下大豆根尖柠檬酸的分泌及SGA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列耿 杨曙 +2 位作者 张永先 唐健 黎晓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6-670,共5页
为揭示铝离子诱导大豆根尖分泌有机酸的特点及介导有机酸分泌的信号途径,采用溶液培养试验方法调查A1C13对大豆品种(广州本地2号)根尖有机酸分泌及SGA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1C13胁迫下大豆活体根尖分泌柠檬酸,且分泌量随着... 为揭示铝离子诱导大豆根尖分泌有机酸的特点及介导有机酸分泌的信号途径,采用溶液培养试验方法调查A1C13对大豆品种(广州本地2号)根尖有机酸分泌及SGA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1C13胁迫下大豆活体根尖分泌柠檬酸,且分泌量随着铝浓度(25、50μmolL^-1A1C13)和处理时间(2~12h)的增加而增加;大豆根尖以模式11分泌柠檬酸,处理后的前4h,分泌速率很低,其后显著提升;有机酸明显分泌的诱导期长达6h;在50μmolLA1C1,的溶液中添加异三聚体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200ngmL^-1),柠檬酸分泌减少38.7%。RT-PCR分析结果显示,A1C13溶液诱导大豆根尖SGAl基因的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铝处理时间(O.5~12.0h)的延长有提升的趋势,而诱导的SGAl基因表达明显早于有机酸开始分泌时间(6h)。这些结果表明,铝离子诱导大豆根尖分泌柠檬酸及SGAl基因的表达,异三聚体G蛋白可能作为铝胁迫信号开关器参与有机酸分泌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L3 大豆 柠檬酸 异三聚体G蛋白 SGA1基因
下载PDF
一株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鹏飞 常明山 +3 位作者 罗辑 吴耀军 杨娟 杨振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06-112,173,共8页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法对其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幼虫具有良好的感染作用,浸渍法接种7 d后校正感染率达83.3%;寄生曲霉Q527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此培养基培养7 d平均菌落为78.18 mm;pH为8适应生长和产孢分别为78.12 mm和2.61×10~9个;其不耐高温,在65℃停止生长和孢子萌发;乳糖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大小为37.97 mm;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产孢,产孢量为2.03×10~9个;蛋白胨作为氮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和产孢,分别为51.06 mm和2.96×10~9个;在黑暗状态中生长最好,分别为78.17 mm和2.63×10~9个。【结论】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黄野螟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黄野螟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