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海洋中药传统应用与生物学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二伟 邓家刚 +1 位作者 杜正彩 侯小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丰富的海洋中药资源,归纳总结其传统应用与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广西有分布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的数据资料,从海洋生物学和中药学的角度对广西海洋中药生物学分布规律和药... 目的:研究广西丰富的海洋中药资源,归纳总结其传统应用与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广西有分布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的数据资料,从海洋生物学和中药学的角度对广西海洋中药生物学分布规律和药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广西海洋中药的基本物种、传统功效分类、传统应用规律进行了阐述,有明确药用价值的计721种,归属235科390属,过半数具有补虚和清热功效。结论:该研究可为广西海洋中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海洋中药 传统应用 生物学分布
下载PDF
两种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和Menella kanis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活性研究
2
作者 苏志维 易湘茜 +4 位作者 邓家刚 郝二伟 侯小涛 米顺利 高程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38-2142,2192,共6页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北部湾的两种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和Menella kanisa分离出7种次级代谢产物,运用MS、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N-(1-羟甲基-2-羟基)3,6-二烯-十七烷基-十六脂肪酸酰胺(1),邻苯...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北部湾的两种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和Menella kanisa分离出7种次级代谢产物,运用MS、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N-(1-羟甲基-2-羟基)3,6-二烯-十七烷基-十六脂肪酸酰胺(1),邻苯二甲酸二丙酯(2),3-(2-苯乙基)苯酚(3),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邻苯二甲酸二己酯(5),梾木甙(6),次黄嘌呤核苷(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和花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分别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7外均显示出抗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幼虫附着能力,其中以化合物6的活性最好,化合物1的活性次之,其抗藤壶幼虫附着EC50分别为6. 89,8. 72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珊瑚 代谢产物 抗海洋污损 藤壶幼虫
下载PDF
川蔓藻内生及根际细菌多样性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菲 高程海 +2 位作者 余炼 李家怡 易湘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4-933,共10页
该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结合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广西北海川蔓藻(Ruppia maritima)内生及根际细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光度计法分析了其粗提物抑制马尔尼菲青霉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川蔓藻中分离到可... 该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结合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广西北海川蔓藻(Ruppia maritima)内生及根际细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光度计法分析了其粗提物抑制马尔尼菲青霉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川蔓藻中分离到可培养内生细菌26株,根际可培养细菌31株。分别将内生细菌归属为10科12属13种,根际分离出细菌归属为9科14属19种,其中5株根际细菌可能为潜在新种。获得8株细菌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有抑制活性,总阳性率为25.0%。其中,菌株BGMRC 2015、BGMRC 2059、BGMRC 2043的粗提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马尔尼菲青霉菌效果,其MIC分别为(1.800±0.045)、(1.881±0.061)、(1.604±0.021)mg·m L^(-1)。川蔓藻中可培养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新物种资源,且富含抑菌活性良好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蔓藻 细菌 物种多样性 马尔尼菲青霉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秋茄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抑制甘蔗黑穗霉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菲 高程海 +1 位作者 余炼 易湘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8-320,J0001-J0007,共10页
目的系统地对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细菌的分布特征与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开展细菌代谢粗提物对甘蔗黑穗霉菌的抑制活性研究,为开发新型生物类农药及生物膜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7种分离培养基,从秋茄各部... 目的系统地对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细菌的分布特征与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开展细菌代谢粗提物对甘蔗黑穗霉菌的抑制活性研究,为开发新型生物类农药及生物膜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7种分离培养基,从秋茄各部位组织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内生细菌对甘蔗黑穗霉菌的抑制效果。阳性菌株通过PCR扩增筛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PKS I、PKS II和NRPS。结果经形态学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后,从秋茄各组织部位中分离到50株内生细菌,隶属于21科27属。从秋茄叶子中分离到BGMRC2075菌株与已有细菌物种典型菌株的全长16S rRNA基因相似性为96.12%,提示其为潜在新种。37株细菌对甘蔗黑穗霉菌有抑制作用。其中,16株菌可能存在至少1种NRPS、PKS I和PKS II生物合成基因簇。结论秋茄中可培养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潜在新物种资源,且富含抑菌活性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内生细菌 物种多样性 甘蔗黑穗霉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红海榄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抑制鱼类致病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家怡 周文红 +2 位作者 李菲 高程海 易湘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红海榄为红树科红海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海岸的红树林中,为真红树植物的典型代表。该研究以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海榄为对象,应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线法从红海榄各组织中分离出17株内生细菌,通过各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及利用16S... 红海榄为红树科红海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海岸的红树林中,为真红树植物的典型代表。该研究以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海榄为对象,应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线法从红海榄各组织中分离出17株内生细菌,通过各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及利用16S rRNA序列基因和韦恩图分析其内生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7株内生细菌分属3个门5科7属8种,Micromonospora和Mangrovibacter属为其优势类群。进一步分析发现红海榄根茎叶等组织的内生细菌类群差别较大,仅有1个相同菌属,17株菌中有3株菌与已有细菌物种典型菌株的全长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代表着潜在的新属或新种。运用纸片法研究8株内生细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鱼类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活性抑制效果,发现3株内生细菌(H003、H013、H009,浓度5 mg·m L-1)的代谢产物对副溶血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4±0.07)、(8.2±0.07)、(8.3±0.14)mm。该研究结果表明红海榄中具有较好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和抑菌活性,为今后研究其内生细菌的化学多样性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内生细菌 物种多样性 副溶血弧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海水螺旋藻低糖酥性饼干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乔银娟 劳超 +2 位作者 易湘茜 高程海 韦金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以海水螺旋藻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黄油、奶粉、木糖醇和白砂糖,研制出一种螺旋藻酥性饼干。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考察螺旋藻粉、糖(木糖醇∶白砂糖)、黄油、膨松剂的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优配方为... 以海水螺旋藻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黄油、奶粉、木糖醇和白砂糖,研制出一种螺旋藻酥性饼干。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考察螺旋藻粉、糖(木糖醇∶白砂糖)、黄油、膨松剂的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优配方为螺旋藻粉2%、木糖醇∶白砂糖(1∶1)25%、黄油40%、膨松剂0.9%,感官评分为93.80±0.70。按照最优配方加工得到的海水螺旋藻低糖酥性饼干的硬度为(174±1.50)g、内聚性为(0.28±0.05)、弹性为(0.71±0.08)mm、咀嚼性为(30±0.56)g。对最优配方的饼干进行水分、pH、松密度、酸价、碱度、菌落总数等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检验结果均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饼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螺旋藻 酥性饼干 工艺 理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