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定军校出身起义前就与共产党有来往的国民党将领——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七 被引量:1
1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10期149-149,共1页
保定出身的将领中,有一批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源远流长,有着跨党派、跨时空的感人至深的情谊。李兴中,河北宁河人。保定军校第一期炮科毕业,曾留校任教官。1930年中原大战,任冯玉祥的参谋长。后任西北军官学校校长,学员中中共党员甚... 保定出身的将领中,有一批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源远流长,有着跨党派、跨时空的感人至深的情谊。李兴中,河北宁河人。保定军校第一期炮科毕业,曾留校任教官。1930年中原大战,任冯玉祥的参谋长。后任西北军官学校校长,学员中中共党员甚多。1935年秋,受杨虎城邀请,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兼十七路军参谋长,次年任中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国民党将领 保定军校 红色中国 出身 军校生 起义 参谋长
下载PDF
保定学生中从国民党将领到教共产党的教官——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八 被引量:1
2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10期150-150,共1页
善于学习的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地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不仅认真向实践学、向自己的同志学,也向自己"高明的敌人"学,有一批保定军校出身的将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教员。张振汉,江苏铜山人,第三期炮兵科肄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 善于学习的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地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不仅认真向实践学、向自己的同志学,也向自己"高明的敌人"学,有一批保定军校出身的将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教员。张振汉,江苏铜山人,第三期炮兵科肄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1931年被任命为第四十一师师长。1934年冬,参加了蒋介石调集兵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保定军校 国民党将领 红色中国 军校生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教官 学生
下载PDF
解放战争中起义的保定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军队将领——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四 被引量:1
3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8期148-150,共3页
在解放战争中,大批国民党军队迫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压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人民解放军的政治攻势的感召下,共有陆军153个整师、海军74艘舰艇、空军26架飞机,总计177万人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或接受和平改编。
关键词 国民党军队 红色中国 解放战争 保定军校 起义 军校生 人民解放军 将领
下载PDF
保定军校参加民主党派投身新中国的将领——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六 被引量:1
4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10期148-148,共1页
保定军校的毕业生,有不少是反对蒋介石独裁,进而组建和加入民主党派,而后又毅然投身新中国的将领,包括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济深、季方等。李济深,原名济琛,字任潮,1885生于广西苍梧。1909年被保送到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 保定军校的毕业生,有不少是反对蒋介石独裁,进而组建和加入民主党派,而后又毅然投身新中国的将领,包括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济深、季方等。李济深,原名济琛,字任潮,1885生于广西苍梧。1909年被保送到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参加辛亥革命活动。1912年3月,返回陆军大学继续学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军校 民主党派 新中国 红色中国 将领 军校生 国家领导人 军官学校
下载PDF
从保定军校走出的我军将领——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5期149-151,共3页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学制最正规的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从保定军校包括其前身走出了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邓演达、顾祝同、陈诚、白崇禧等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学制最正规的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从保定军校包括其前身走出了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邓演达、顾祝同、陈诚、白崇禧等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保定军校中一部分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军校 红色中国 军校生 将领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解放战争中起义的保定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军队将领——保定军校生与红色中国之五
6
作者 韦英思 《传承》 2013年第9期148-150,共3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活跃在军政界的保定军校毕业生,很多人的经历跌宕起伏,个性鲜明,近乎传奇。他们在国民党统治年代,或出走,或懈怠,或寓居。但他们最后选择投向了正义的怀抱。
关键词 解放战争 起义 保定军校 出身 国民党军队将领 保定军校生 红色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