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教学中心电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冼健坤 《内科》 2008年第5期784-784,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教学 心电学 基础知识 诊断学教学
下载PDF
心室颤动家兔QT变化与心肺复苏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霄 陈蒙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观察室颤家兔心肺复苏前、后QT间期变化,探讨其与复苏后恶性心律失常(MA)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心室颤动(VF)模型,于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根据其心电图(ECG)变化分为MA组和非MA组。比较两组在诱发室颤前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不同... 目的:观察室颤家兔心肺复苏前、后QT间期变化,探讨其与复苏后恶性心律失常(MA)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心室颤动(VF)模型,于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根据其心电图(ECG)变化分为MA组和非MA组。比较两组在诱发室颤前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不同时间点QT间期、QT波峰间期(QTp)、T波顶峰后宽度(T peak-T end间期)校正值的差异。结果:MA组家兔ROSC后存活率明显低于非MA组(P<0.05)。MA组在ROSC即刻心率校正后的QT间期(QTc)和心率校正的QTp值(QTpc)与诱发室颤前比较明显缩短(P<0.05),ROSC后15 min时,QTc和QTpc已经恢复至诱发室颤前水平;非MA组在ROSC后各时间点的QTc和QTpc与诱发室颤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ROSC即刻的QTpc明显短于非MA组(P<0.05);MA组在ROSC即刻和ROSC后15min时的T peak-T end校正值与诱发室颤前比较明显延长(P<0.05),但非MA组在ROSC后各时点的T peak-T end校正值与诱发室颤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C早期QT间期的变化可作为预测MA的重要指标,其中复苏早期T peak-T end校正值延长的敏感性可能比QTc及QTpc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恶性心律失常 QT间期
下载PDF
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规律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冼健坤 张芳 梁波 《内科》 2008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8000及新世纪3000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统计方法用百分率和t检验。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数目经统计学检验...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8000及新世纪3000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统计方法用百分率和t检验。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数目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性(P>0.05),但昼夜分布差异较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日间明显高于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昼夜变化规律
下载PDF
润滑止痛胶、石蜡油、香蕉在经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阮红 冼健坤 +2 位作者 黄锦玲 罗园柳 何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润滑止痛胶及香蕉、石蜡油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用法石蜡油(A组)及润滑止痛胶法(B组)和香蕉法(C组)对90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①B组及C组... 目的观察润滑止痛胶及香蕉、石蜡油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用法石蜡油(A组)及润滑止痛胶法(B组)和香蕉法(C组)对90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①B组及C组均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便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可减少插管反应。②B组具有麻醉作用,可减少检查时的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B组(22.1±2.2)V,低于A组(25.2±2.1)V(P<0.05),也低于C组(24.7±1.6)V(P<0.05)。结论应用润滑止痛胶或香蕉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方法简便,可减轻插管的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用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减轻调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心房调搏 润滑止痛胶 香蕉 插管反应 调搏反应 起搏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