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硕士研究生查房中的应用
1
作者 庞翠军 《蛇志》 2013年第4期459-460,共2页
临床查房是临床医师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而教学查房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及临床医生的重要手段。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 临床查房是临床医师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而教学查房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及临床医生的重要手段。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1969年提出的,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形式,以问题式教学为载体,围绕每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及验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方法。我科在硕士研究生教学查房过程中,探索引进了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内分泌科 硕士研究生 教学查房
下载PDF
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玉玲 林珏 +1 位作者 苏宏业 陈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9-580,共2页
目的:了解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WC)、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糖(FPG)及... 目的:了解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WC)、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等,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visfatin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空腹血清visfatin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267,P=0.009)、FPG(r=0.391,P=0.000)、低密度脂蛋白(LDL)(r=0.417,P=0.000)、HOMA-IR(r=0.683,P=0.000)、HbA1c(r=0.423,P=0.007)、WC(r=0.333,P=0.001)、WHR(r=0.306,P=0.004)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0)呈负相关。结论:visfa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与脂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2型糖尿病 脂代谢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T/In9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余博先 肖常青 +3 位作者 庞翠军 袁雁 宋琳 廖碧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82-3586,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T/In9(rs289714)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糖代谢和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的...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T/In9(rs289714)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糖代谢和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的T2DM患者83例为T2DM组,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选择该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健康者6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两组CETP C>T/In9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和T2DM组C>T/In9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43、0.004,P>0.05)。T2DM组SA亚组TT、CC、C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67.4%、10.9%、21.7%,非SA亚组分别为45.9%、2.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7,P=0.014)。T2DM组SA亚组与非SA亚组T、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2,P=0.3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TP C>T/In9基因型和年龄是广西人群T2DM发生SA的影响因素〔OR(95%CI)=0.560(0.317,0.989)、1.126(1.054,1.203),P<0.05〕。结论在广西人群中,暂不能认为CETP C>T/In9基因多态性与糖代谢有关;CETP C>T/In9基因型在T2DM SA和非SA人群中分布不同,CETP C>T/In9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 SA相关,基因型TT可能是损害性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C〉T/In9 糖尿病 2型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广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直接卫生费用研究
4
作者 袁雁 庞翠军 《蛇志》 2013年第4期370-371,374,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近8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4月~2011年12月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案资料,按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2050例,有并发症组4795例,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近8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4月~2011年12月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案资料,按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2050例,有并发症组4795例,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费用的差异。按并发症个数将有并发症组分为3个亚组,即B组(1个并发症组2478例)、C组(2个并发症1444例)、D组(3个及3个以上并发症组873例),用多个样本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比较用扩增t检验。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711例,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1134例,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位住院费用为7009.55元;无并发症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5702.2元,有并发症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7726.65元;1个并发症组中位住院费用为6999.89元,2个并发症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8060.78元,3个及3个以上并发症组中位住院费用为10396.24元;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中位住院费用为6525.84元,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中位住院费用为11215.13元。结论有并发症较无并发症住院费用更高,有大血管病变较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费用更高,并发症个数越多,费用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住院费用
下载PDF
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炫赓 苏宏业 +3 位作者 潘海林 黎英荣 沈寒蕾 何玉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14-615,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193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126例)、Ⅳ期(40例)和Ⅴ期(27例)患者静脉点滴酚妥拉明10mg/d,疗程8~24d,平均(13.2±3.4)d,观察治...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193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126例)、Ⅳ期(40例)和Ⅴ期(27例)患者静脉点滴酚妥拉明10mg/d,疗程8~24d,平均(13.2±3.4)d,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1治疗后有153例24h尿蛋白排泄减少,38例增加,2例不变。2治疗后有157例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33例增加,3例不变。3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静脉点滴酚妥拉明过程中5例(2.6%)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例(4.1%)患者出现心悸,81例(41.9%)患者出现鼻塞、面部潮红症状,停止点滴酚妥拉明后症状消失。结论: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可减少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酚妥拉明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辉 黄炫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治疗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齿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和牙周探针深度(PD)...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治疗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齿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和牙周探针深度(P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静脉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除对照组的FPG和2hPG没有变化之外,对照组的其余观察指标和治疗组所有的指标均下降。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但可以减轻牙周炎的炎症程度,而且能改善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2 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玉玲 陈浩 +1 位作者 林珏 李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1-64,共4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了解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AS)3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on-AS)29例,并选29例健康人... 目的该研究旨在了解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AS)3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on-AS)29例,并选29例健康人做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RBP4浓度;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腰臀围比、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等,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RBP4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及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on-AS组血清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AS组高于Non-AS组;②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RBP4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RBP4 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
下载PDF
黄连素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庞翠军 陈秋伶 +2 位作者 贺钰梅 袁雁 肖常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34只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大鼠模型,造模...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34只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T2DM模型组及T2DM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始终予普通饲料喂养,T2DM模型组及T2DM治疗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予普通饲料喂养。T2DM治疗组予黄连素18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及T2DM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第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标本测定FBG、FINS水平,计算HOMA-IR;留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IGF-1的表达,并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IGF-1阳性表达的累计光密度值(IOD值)。结果:T2DM模型组及T2DM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较T2DM模型组改善(P<0.05或P<0.01)。T2DM治疗组及T2DM模型组IGF-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T2DM治疗组中IGF-1值较T2DM模型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能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IGF-1可能与黄连素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血浆激肽释放酶水平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秦雯 覃保瑜 夏宁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激肽释放酶(KLKB1)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经典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和健康成人中的水平,并结合其他指标分析其与LAD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LADA组、T1DM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NC组)血浆样本中K... 目的研究血浆激肽释放酶(KLKB1)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经典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和健康成人中的水平,并结合其他指标分析其与LAD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LADA组、T1DM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NC组)血浆样本中KLKB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CP)、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DA组与其他各组在FPG(T2DM组除外)、2hPG、HbA1c、FCP、2hCP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与其他各组(T1DM组除外)GAD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B1在LADA组血浆中的含量明显高于T2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B1与FCP、HbA1c、FPG、2hPG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程、2hCP无关(P>0.05)。ROC曲线进一步分析显示,单独应用KLKB1对LADA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KLKB1对判断LADA发病风险和早期诊断LADA有一定意义,可在LADA高危人群中结合其他指标进行LADA的筛选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激肽释放酶 自身免疫疾病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玉玲 李勇杰 苏宏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T2DM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Hcy、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血浆...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T2DM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Hcy、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高Hcy血症发生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63,0.308和0.35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与年龄、收缩压、HbA1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琳 庞翠军 +2 位作者 袁雁 廖碧芝 肖常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T2DM患者175例,根据有无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A组)及不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测定患者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T2DM患者175例,根据有无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A组)及不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测定患者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血清铁蛋白(SF)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TG、LDL-C、SF、FINS、HOMA-IR均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合并NAFLD为因变量,以TG、LDL-C、SF、FINS、HOMA-IR为自变量,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FINS、TG、OR分别为1.039,1.7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更明显。T2DM合并NAFLD患者TG、LDL-C、SF水平较不合并NAFLD患者升高。FINS、TG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T2DM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紊乱
下载PDF
B类清道夫受体与糖、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翠军 肖常青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3期2315-2317,共3页
以糖、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糖脂代谢异常疾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预防As的发生、发展。B类清道夫受体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代谢中的重要受体蛋白,包括CD36和B类... 以糖、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糖脂代谢异常疾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预防As的发生、发展。B类清道夫受体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代谢中的重要受体蛋白,包括CD36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B(SRB1)两种。CD36是一种细胞膜糖蛋白,存在多种配体(如氧化的和乙酰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参与包括脂质代谢和As等在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SRB1是CD36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与CD36共享30%的同源序列,是脂蛋白受体中唯一能真正介导细胞与HDL-C作用的膜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清道夫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糖脂代谢
下载PDF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糖和体重的影响
13
作者 韦玮 夏宁 +3 位作者 李莹芳 韦国海 韦力 梁瑜祯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2型糖尿病KKAy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剂量为15 mg.m-2.d-1,对照组10只使用生理盐水治疗,记录两... 目的观察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2型糖尿病KKAy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剂量为15 mg.m-2.d-1,对照组10只使用生理盐水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体重。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和体重均增加(P<0.05),实验组体重增加(P<0.05),而血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糖、体重及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能缓解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肥胖的恶化,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通路和胰岛素信号的重要基因发生了去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 血糖 体重 KKAY小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碧芝 庞翠军 +3 位作者 肖常青 宋琳 袁雁 余博先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正常血尿酸(Ua)人群和合并高尿酸血症(HUA)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探讨Ua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血Ua水平,将107例T2DM患者分为正常Ua组(A组,65例)和...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正常血尿酸(Ua)人群和合并高尿酸血症(HUA)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探讨Ua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血Ua水平,将107例T2DM患者分为正常Ua组(A组,65例)和HUA组(B组,42例),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尿素氮(Ur)、肌酐(Cr)、血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同型半胱氨酸(HCY)、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LB)的水平,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行颈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彩色B超检查,并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颈动脉B超结果为因变量,以年龄、SBP、DBP、HbA1c、血Ua、Cr、TG、HDL-c、LDL-c、HCY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B组BMI(25.17±3.33) kg/m^2高于A组(23.73±3.37) kg/m^2(P=0.04);B组TG[2.30(1.55)] mmol/L高于A组[1.58(1.16)] mmol/L(P=0.01).(2)B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54.76%)高于A组(29.23%)(P=0.008).(3)以是否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或)斑块为因变量,以年龄、SBP、DBP、HbA1c、血Ua、Cr、TG、HDL-c、LDL-c、HCY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OR=1.324,95% CI (1.001-1.748)].结论:合并HUA的T2DM患者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HUA可能是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Apelin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晓菲 黎英荣 +4 位作者 陈伟 潘海林 苏宏业 夏宁 肖常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研究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Apelin)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的SD雄性大鼠70只,随机取其中2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5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制造肥胖大鼠模型。肥胖大鼠成模后,随机取肥胖大鼠30只,予... 目的:研究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Apelin)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的SD雄性大鼠70只,随机取其中2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5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制造肥胖大鼠模型。肥胖大鼠成模后,随机取肥胖大鼠30只,予左下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45mg/kg),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后第4天采用罗氏血糖仪采尾血,测定血糖>16.67 mmol/L表示已成模。然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实验组1注射葡萄糖(1g/kg)加Apelin-36(200nmol/kg),实验组2仅注射葡萄糖(1g/kg),在注射0,5,10,30,60min各点抽取大鼠静脉血0.5mL,测定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各组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结果:1肥胖糖尿病组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组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肥胖糖尿病组(P<0.01);2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肥胖糖尿病组大鼠经同时注射Apelin-36和葡萄糖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0.0%,52.3%和38.1%。结论:Apelin可以减少肥胖糖尿病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降低肥胖糖尿病大鼠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APELIN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烨婷 何玉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14-916,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住院的T2DM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非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无颈动脉斑块)、斑块组(颈动脉IM...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住院的T2DM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非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无颈动脉斑块)、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颈动脉斑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测定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ABI呈负相关,与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SBP、LDL-C、Hcy、HbAlc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年龄、SBP、LDL-C、Hcy、HbAlc、AB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SBP、年龄、LDL-C、Hcy、HbAlc、ABI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BI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影响
17
作者 滕秋娴 何玉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47-350,370,共5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痛风病史患者禁食条件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既往确诊痛风且在禁食期间使用PPIs治疗的43例住院患者为... 目的探讨既往有痛风病史患者禁食条件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既往确诊痛风且在禁食期间使用PPIs治疗的43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既往确诊痛风且在禁食期间未使用PPIs治疗的43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痛风发作率明显比对照组痛风发作率高;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血肌酐升高,HCO_(3)^(-)下降(P<0.05);PPI治疗组患者使用PPIs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酸值、血肌酐值均较用药前升高(P<0.05),而血清HCO^(3)^(-)、血K^(+)、血Na^(+)、血Cl^(-)均较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既往有痛风病史患者禁食条件下使用PPIs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推测PPIs在特定条件下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中H^(+)-K^(+)-ATP酶的活性,影响肾小管酸碱平衡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尿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痛风 急性发作 H^(+)-K^(+)-ATP酶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蓉 梁瑜祯 卢炳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新方向。文中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下肢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构建成左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于缺... 目的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新方向。文中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下肢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构建成左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于缺血局部肌内注射DMEM培养基,治疗组注射体外扩增的自体BM-MSCs悬液。移植4周后,行双下肢CT动脉造影(CT angiography,CTA)、血流灌注(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及患肢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 1肢体缺血后的动态观察显示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表皮坏死、趾甲脱落,治疗组则未见坏死,且肌肉萎缩较轻。2CTA示治疗组侧支血管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与已有的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侧支血管网。3CTPI示治疗组血流灌注比对照组明显增加。4HE染色示治疗组毛细血管密度及毛细血管数/肌纤维数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1.049)个/HP vs(3.670±0.816)个/HP,(9.68±0.56)%vs(5.87±0.86)%,P<0.01]。2组均未见微小坏死灶,治疗组也未见血肿、骨样组织或纤维瘤形成。结论自体BM-MSCs移植可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可作为效治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有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血管新生 下肢缺血
下载PDF
高血糖对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雯 陈傲寒 +2 位作者 甘青青 李坤芳 夏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1期4975-498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11例,其中合并高血糖者31例为研究组,血糖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相关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11例,其中合并高血糖者31例为研究组,血糖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相关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 E A)、糖蛋白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 125,CA125)、CA19-9、CA724、C A15-3、C A242、血清铁蛋白]、免疫组织化学Ki67指数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体积、肿瘤分化程度、癌旁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淋巴细胞包绕神经、癌组织的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静脉癌栓、远处脏器转移).结果:胰腺癌血糖正常组与胰腺癌高血糖组比较,CA724、血清铁蛋白浓度、Ki67指数、肿瘤分化程度、癌旁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淋巴细胞包绕神经、癌组织的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静脉癌栓、远处脏器转移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FP、CEA、CA125、CA19-9、CA15-3、CA242、肿瘤的体积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高血糖可能通过增强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而参与胰腺癌的恶性进展;因此对血糖增高的胰腺癌患者有必要做好血糖的监控,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胰腺癌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璟 肖常青 庞翠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0期3729-3732,共4页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延缓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降解而延长生理性GLP-1作用时间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此之以外它的众多胰腺外作用逐渐被发现。DPP-4抑制剂可以安全的单独使用及和与多种口服降糖...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延缓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降解而延长生理性GLP-1作用时间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此之以外它的众多胰腺外作用逐渐被发现。DPP-4抑制剂可以安全的单独使用及和与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联合使用,不影响体质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性价比较高,在临床上逐渐广泛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又一个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 4抑制剂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