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眼压的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瑛 曹珊 +1 位作者 梁民 郑茜匀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955-957,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后6h,1,3,7d;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测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除7只眼眼压升高超过2.80kPa外,余眼压均在2.80kPa以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观察组眼压降低,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h和术后1d眼压升高,与观察组及本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压升高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可以避免术后早期由于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所造成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前房灌注 眼压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出院后发生意外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蒙静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64-264,共1页
对9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出院后发生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生与患者心理因素、体力因素、出院指导等有关。提出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出院患者进行有关意外因素的术前、术后指导及出院后追踪,确保病人安全,... 对9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出院后发生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生与患者心理因素、体力因素、出院指导等有关。提出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出院患者进行有关意外因素的术前、术后指导及出院后追踪,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白内障 出院后医疗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86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珊 郑华晖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日本尼德克EC5000-CXⅡ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869例1707眼近视患者施行LASIK。结果术后远视力达1.0以上者1527眼占89.45%,0.8以上者1658眼占97.13%。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日本尼德克EC5000-CXⅡ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869例1707眼近视患者施行LASIK。结果术后远视力达1.0以上者1527眼占89.45%,0.8以上者1658眼占97.13%。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正确评价该手术及预测术后效果,加强与近视患者之间的沟通及让患者对手术、手术后效果形成合理的期望值,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视力矫正
下载PDF
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融合在见习课的应用
4
作者 郑华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见习课 鉴别诊断 实习课 临床思维方式 理论课 自学能力 教师的作用 医学人才 治疗原则
下载PDF
单点球周麻醉在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运用
5
作者 陆维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眼外科手术 单点球周麻醉
下载PDF
血清在构建角膜基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梓晰 罗世男 +2 位作者 靳荷 李杰 李霞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在构建角膜基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中对细胞生长情况及胶原纤维生成的影响,为体外研究角膜基质细胞外基质(ECM)纤维化提供新的培养模型。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牛角膜基质细胞。方法分离原代牛角膜基质细胞,取第一代细... 目的研究血清在构建角膜基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中对细胞生长情况及胶原纤维生成的影响,为体外研究角膜基质细胞外基质(ECM)纤维化提供新的培养模型。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牛角膜基质细胞。方法分离原代牛角膜基质细胞,取第一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Pellet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DMEM/F12)和血清组(DMEM/F12+10%胎牛血清FBS)。Pellet模型培养3周后,肉眼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同时进行HE染色及Calcein AM/PI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并应用MASSON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胶原纤维的形成、走向及排列情况。主要指标细胞生长状态、细胞活性、胶原纤维走向及排列情况。结果Pellet模型培养3周后,对照组未观察到角膜基质细胞抱团生长现象,且细胞易松散,难以进行后续实验;血清组Pellet模型中细胞明显成簇生长,呈粒状,结合牢固。Calcein AM/PI染色及HE染色可见血清组大多数细胞存活且密集生长,细胞结构完整。MASSON染色示血清组较多胶原纤维显色,并于TEM下观察到胶原纤维密集分布于细胞外且走向紊乱。结论含血清的培养环境能成功构建牛角膜基质细胞体外Pellet三维培养模型,且能生成含有胶原纤维的E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let三维培养模型 角膜基质细胞 血清 细胞外基质 胶原纤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