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莫军扬 杨伟萍 +2 位作者 韦长元 黄平 朱其一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X线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12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活检和(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均采用高频CDU、X线钼靶摄片检查并结合病理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CDU、钼靶X线摄...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X线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12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活检和(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均采用高频CDU、X线钼靶摄片检查并结合病理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CDU、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平行(并联)检查诊断乳腺癌准确性分别为76.4%、81.3%和90.2%。两种技术联合应用与单纯高频CDU、X线钼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CDU、X线钼靶摄片平行(并联)检查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诊断 钼/诊断应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45例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莫军扬 黄平 +2 位作者 庄亚强 韦长元 张敏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5-816,828,共3页
目的研究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对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5例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推注,d1、8,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 目的研究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对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5例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推注,d1、8,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每3周重复1次。治疗2个周期以上,对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全组45例共完成120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为4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64.4%,其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11例,进展5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经初步观察有一定的疗效,其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顺铂 乳腺癌
下载PDF
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钦传辉 黄平 +1 位作者 莫军扬 庄亚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Ki-67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经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学证实,经2~4个周期采用表柔吡星加紫杉醇(ET方案)或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病理学反应评价,并通过...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Ki-67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经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学证实,经2~4个周期采用表柔吡星加紫杉醇(ET方案)或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病理学反应评价,并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组织学反应评价:病理完全缓解(pCR)为6.67%(3/45),病理部分缓解(pPR)为64.44%(29/45),pSD为28.89%(13/45),总有效率(pCR+pPR)为71.11%。化疗前后Ki-67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Ki-67阳性表达者病理学缓解有效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方案(或NP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Ki-67下降患者显示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下载PDF
DSA下多支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韬 庄亚强 +2 位作者 许彪 覃舒婷 黄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B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术前常规外周静脉全身注药新辅助化疗,2组化疗方案均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生存率,复发率,疗程、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6例(20.0%),部分缓解(PR)23例(76.7%),稳定(SD)1例(3.3%),CR+PR 29例(96.7%),平均疗程时间(29.8±3.2)d,A组复发5例16.7%),中位生存期39个月。B组CR 1例(3.3%),PR 22例(73.3%),SD 7例(23.3%),CR+PR23例(76.7%),平均疗程时间(39.9±4.5)d,复发16例(53.3%),中位生存期25个月。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B组(P<0.05)。平均疗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且生存时间延长。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前多支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介入治疗 新辅助化疗 化疗栓塞
下载PDF
CK19和CEA mRNA表达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莫军扬 韦长元 +2 位作者 黄平 梁志东 张敏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是否可作为判断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是否可作为判断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E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和CEA mRNA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分别为62.2%和53.3%,在30例乳腺良性患者血清中CK19 mRNA阳性率为3.3%,无CEA mRNA表达。乳腺癌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K19、CEA 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和CEA mRNA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EA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两项指标有望预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 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RNA 信使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3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莫军扬 张敏敏 覃舒婷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卡培他滨2 5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卡培他滨2 5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休息1周,每3周重复1次。治疗2个周期以上,对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全组36例共完成148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4周期,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58.3%,其中CR3例,PR 18例,SD 8例,PD 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HFS),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毒副作用
下载PDF
CK19和CEA mRNA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微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军扬 庄亚强 +2 位作者 杨建青 朱其一 黄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手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术前外周血标本4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和CEA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CK19和CEA ...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手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术前外周血标本4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和CEA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CK19和CEA mRNA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CK19和CEA 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CK19和CEA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微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CK19和CEA mRNA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协同表达预示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联合检验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能力的有价值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微转移
下载PDF
CK19 mRNA在4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军扬 黄平 +2 位作者 庄亚强 梁志东 向川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41-2743,共3页
目的检测CK19 mRNA在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 mRNA在乳腺癌患者中阳性率为62.2%,在30例... 目的检测CK19 mRNA在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 mRNA在乳腺癌患者中阳性率为62.2%,在30例乳腺良性患者中阳性率为3.3%。乳腺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 mRNA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ER、P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血 CK19 MRNA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及在活检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庄亚强 莫军扬 朱其一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分布及其在活检中的意义。方法: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对96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SLN的分布与病人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96例中检出SLN者83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分布及其在活检中的意义。方法: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对96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SLN的分布与病人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96例中检出SLN者83例,检出率86%,假阴性率12%,准确率96%。结论:88%以上的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SLNB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美蓝染色 分布 活检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韬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回顾国内外有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B)的相关文献报道,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方法,评估,临床应用适应证,并发症进行分析。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炎性乳腺癌20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韬 莫军扬 +1 位作者 庄亚强 黄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9期2883-2885,共3页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诊治效果。方法:对炎性乳腺癌20例(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IBC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结果:20例中17例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52.9%,5年生存率47.1%,3例未手术者无3、5年生...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诊治效果。方法:对炎性乳腺癌20例(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IBC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结果:20例中17例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52.9%,5年生存率47.1%,3例未手术者无3、5年生存率;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C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主张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乳腺癌 化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乳腺叶状囊肉瘤4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周韬 莫军扬 +2 位作者 黄平 庄亚强 朱其一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224-225,2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40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外科手术对其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有16例(40%)曾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或巨纤... 目的通过对本院40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外科手术对其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有16例(40%)曾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或巨纤维瘤,局部扩大切除术12例,全乳切除术22例,全乳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例(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局部复发3例,死亡1例。随访2~10年,5年生存率为97.5%。结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对可疑患者应行术前穿刺活检,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手术是治疗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叶状囊肉瘤预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中MCM7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戴文斌 黄平 +3 位作者 任占平 石吉吉 张芫 杨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36%。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36%。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化疗有效组(42例增殖期)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效组(13例静止期)(P<0.01)。结论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MCM7蛋白的表达来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CM7蛋白高表达者化疗更为敏感,MCM7可作为临床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MCM7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韬 莫军扬 +2 位作者 朱其一 黄平 庄亚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460-3461,3464,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10例PLT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化疗及术后放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术前9例患者被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10例PLT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化疗及术后放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术前9例患者被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4例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9例,放疗1例。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例伴有桥本甲状腺炎(HT)。术后随访至2010年10月31日,存活9例,死亡1例。结论 PTL诊断困难,PTL的发病与HT有关,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炎 诊断
下载PDF
中晚期乳腺癌的血供特点及术前DSA造影下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韬 庄亚强 +1 位作者 许彪 覃舒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850-855,共6页
目的总结中晚期乳腺癌的血液供应来源和特点以及探索术前DSA造影下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的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采用Seldinger方法,... 目的总结中晚期乳腺癌的血液供应来源和特点以及探索术前DSA造影下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的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采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后在DSA造影下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分布,然后分别超选择性插管于靶血管内,将吡柔比星60 mg+紫杉醇120 mg二联化疗药物缓慢注入靶血管内,实施介入灌注化疗,最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果 60例患者经DSA造影共发现112条明确的供血动脉,其中单支供血8例;多支供血52例,主要以胸外侧动脉和(或)胸廓内动脉供血为主。完全缓解率为25.0%(15/60),部分缓解率为73.3%(44/60),稳定率为1.7%(1/60),无进展病例,总有效率为98.3%(59/60)。中位缓解期19个月,中位生存期40个月。结论乳腺癌原发肿瘤的位置与供血动脉密切相关,肿瘤位于乳腺外侧主要由胸外侧动脉主导供血,肿瘤位于乳腺内侧主要由胸廓内动脉主导供血。乳腺癌术前DSA造影下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插管、靶血管区域实施灌注化疗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选择性动脉插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