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化液、抑菌药物在气道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凤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780-1781,共2页
关键词 气道护理 湿化液 抑菌药物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切开术后 人工气道建立 粘膜纤毛清除 吸入气体
下载PDF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凤群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9期5129-5130,共2页
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与无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而患者常常惧怕穿刺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这为及时采取正常治疗方式设置了障碍,并成为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因此,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的疼痛,并使操作更... 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与无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而患者常常惧怕穿刺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这为及时采取正常治疗方式设置了障碍,并成为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因此,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的疼痛,并使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将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疼痛 进展
下载PDF
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凤群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用药的病人分为经莫非氏滴管注入组(观察组)和静脉推注组(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给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空气进入人体的机会明显减少,与对照... 目的:探讨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用药的病人分为经莫非氏滴管注入组(观察组)和静脉推注组(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给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空气进入人体的机会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莫非氏滴管的给药方式具有方便、省时、减少不良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非氏滴管 静脉给药 体会
下载PDF
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4
作者 刘丽森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403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组采血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403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组采血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更换输液瓶时防止排气管滴液的方法探讨
5
作者 阙红珠 《包头医学》 2008年第4期234-234,共1页
目的:探讨更换输液瓶时防止输液器排气管滴液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即每一位患者均使用实验方法和对照方法更换输液瓶。结果:实验方法无液体从输液器排气管溢出,而常规方法滴液现象较常见。结论:使输液瓶口朝上... 目的:探讨更换输液瓶时防止输液器排气管滴液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即每一位患者均使用实验方法和对照方法更换输液瓶。结果:实验方法无液体从输液器排气管溢出,而常规方法滴液现象较常见。结论:使输液瓶口朝上,输液器向下插入输液瓶,可有效防止排气管滴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输液瓶 防止 排气管 滴液 方法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拔针时的应用
6
作者 陈凤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7期4064-4064,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法为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种方法对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法为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种方法对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循证护理,达到了预防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局部不良反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护理 证据 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