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慧慧
陈惟义
农村立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6期2743-274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短期疗效,为血浆用量不足情况下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血浆置...
目的探讨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短期疗效,为血浆用量不足情况下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血浆置换(PE)组(37例)、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组(62例)、选择性血浆置换(FPE)+DPMAS组(22例)。对3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前临床指标[除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碱酯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E+DPMAS组治疗后清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MELD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E+DPMAS模式的临床疗效与其他2种模式相当,同时可降低血浆用量,特别适合在血浆用量不足的情况下给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血浆置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肝治疗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慧慧
罗长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3期7-11,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2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MELD评分中位数分为高MELD评分组...
目的 观察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2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MELD评分中位数分为高MELD评分组(MELD评分>中位数,61例)和低MELD评分组(MELD评分≤中位数,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生化指标、MELD评分,治疗后短期疗效。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人工肝治疗次数、人工肝治疗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MELD评分组治疗后好转率为81.67%(49/60),高于高MELD评分组的63.93%(3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P=0.047<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MELD评分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钾离子(K^(+))、钙离子(Ca^(2+))、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MELD评分均较低MELD评分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254.98±99.90)U/L、(264.53±63.08)U/L、(346.17±148.27)μmol/L、(226.23±90.29)μmol/L、(3582.48±1533.18)U/L、(135.11±75.80)×10^(9)/L、(77.98±5.51)分。低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218.02±101.92)U/L、(192.77±87.92)U/L、(271.92±107.56)μmol/L、(189.17±74.62)μmol/L、(4209.23±1718.67)U/L、(170.47±90.36)×10^(9)/L、(68.09±4.45)分。治疗后,高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104.33±121.85)U/L、(98.05±84.17)U/L、(197.89±116.60)μmol/L、(155.39±76.57)μmol/L、(5428.87±1674.44)U/L、(172.38±66.49)×10^(9)/L、(72.35±7.89)分。低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93.47±94.12)U/L、(87.88±71.63)U/L、(132.61±63.45)μmol/L、(142.16±63.04)μmol/L、(5603.73±1504.30)U/L、(206.47±82.91)×10^(9)/L、(65.51±5.89)分。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TBA、MELD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CHE、PLT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MELD评分高低,HBV-ACLF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低MELD评分患者的治疗好转率高于高MELD评分患者。建议临床对HBV-ACLF患者应该及早行人工肝治疗,具有更大的治疗收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终末期肝病模型
血浆置换疗法
短期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
3
3
作者
彭雪寒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8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33例治疗1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双...
目的探究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33例治疗1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另33例治疗2组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肝功能及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在白蛋白(ALB)(29.83±2.41)g/L、胆碱酯酶(CHE)(6 771.36±177.53)U/L上与治疗2组相比(28.77±2.54)g/L、(5 957.71±145.33)U/L显著较高(t=1.739、20.373,P<0.05),在总胆汁酸(TBA)(164.25±16.53)μmol/L、总胆红素(TBIL)(197.66±19.3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122.78±12.3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22.36±12.54)U/L上均比治疗2组(201.77±20.89)μmol/L、(247.25±24.82)μmol/L、(155.36±15.71)U/L、(147.36±14.91)U/L低(t=8.091、9.054、9.363、7.372,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1组(60.61%)与治疗2组(6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结论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应用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肝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吸附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慧慧
陈惟义
农村立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广西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6期2743-2747,共5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Z20190088)。
文摘
目的探讨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短期疗效,为血浆用量不足情况下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血浆置换(PE)组(37例)、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组(62例)、选择性血浆置换(FPE)+DPMAS组(22例)。对3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前临床指标[除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碱酯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E+DPMAS组治疗后清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MELD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E+DPMAS模式的临床疗效与其他2种模式相当,同时可降低血浆用量,特别适合在血浆用量不足的情况下给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血浆置换
Keywords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exchange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肝治疗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慧慧
罗长柳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柳州市中医
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3期7-11,共5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20190088)。
文摘
目的 观察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2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MELD评分中位数分为高MELD评分组(MELD评分>中位数,61例)和低MELD评分组(MELD评分≤中位数,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生化指标、MELD评分,治疗后短期疗效。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人工肝治疗次数、人工肝治疗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MELD评分组治疗后好转率为81.67%(49/60),高于高MELD评分组的63.93%(3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P=0.047<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MELD评分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钾离子(K^(+))、钙离子(Ca^(2+))、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MELD评分均较低MELD评分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254.98±99.90)U/L、(264.53±63.08)U/L、(346.17±148.27)μmol/L、(226.23±90.29)μmol/L、(3582.48±1533.18)U/L、(135.11±75.80)×10^(9)/L、(77.98±5.51)分。低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218.02±101.92)U/L、(192.77±87.92)U/L、(271.92±107.56)μmol/L、(189.17±74.62)μmol/L、(4209.23±1718.67)U/L、(170.47±90.36)×10^(9)/L、(68.09±4.45)分。治疗后,高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104.33±121.85)U/L、(98.05±84.17)U/L、(197.89±116.60)μmol/L、(155.39±76.57)μmol/L、(5428.87±1674.44)U/L、(172.38±66.49)×10^(9)/L、(72.35±7.89)分。低MELD评分组ALT、AST、TBil、TBA、CHE、PLT、MELD评分分别为(93.47±94.12)U/L、(87.88±71.63)U/L、(132.61±63.45)μmol/L、(142.16±63.04)μmol/L、(5603.73±1504.30)U/L、(206.47±82.91)×10^(9)/L、(65.51±5.89)分。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TBA、MELD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CHE、PLT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MELD评分高低,HBV-ACLF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低MELD评分患者的治疗好转率高于高MELD评分患者。建议临床对HBV-ACLF患者应该及早行人工肝治疗,具有更大的治疗收益率。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终末期肝病模型
血浆置换疗法
短期疗效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rtificial liver
Models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Plasma exchange therapy
Short-term efficacy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
3
3
作者
彭雪寒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8期50-5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33例治疗1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另33例治疗2组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肝功能及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在白蛋白(ALB)(29.83±2.41)g/L、胆碱酯酶(CHE)(6 771.36±177.53)U/L上与治疗2组相比(28.77±2.54)g/L、(5 957.71±145.33)U/L显著较高(t=1.739、20.373,P<0.05),在总胆汁酸(TBA)(164.25±16.53)μmol/L、总胆红素(TBIL)(197.66±19.3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122.78±12.3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22.36±12.54)U/L上均比治疗2组(201.77±20.89)μmol/L、(247.25±24.82)μmol/L、(155.36±15.71)U/L、(147.36±14.91)U/L低(t=8.091、9.054、9.363、7.372,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1组(60.61%)与治疗2组(6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结论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应用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肝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吸附
治疗效果
Keywords
Severe hepatitis B
Plasma exchange
DPMAS
Treatment effect
分类号
R5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疗效对比分析
吴慧慧
陈惟义
农村立
《现代医药卫生》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肝治疗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分析
吴慧慧
罗长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
彭雪寒
《中外医疗》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