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陆保成 陈智敏 +2 位作者 潘思琼 韦冬密 以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33-436,44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2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大体、光镜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22例均为女性,左乳11例,右乳11例,发病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4岁),肿块最大径1.6~13 cm(平...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2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大体、光镜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22例均为女性,左乳11例,右乳11例,发病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4岁),肿块最大径1.6~13 cm(平均4.5 cm)。18例行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阳性率61.1%。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15例,梭形细胞癌1例,伴间叶分化的癌6例。免疫组化显示,19例ER、PR、HER-2均阴性,3例ER灶状阳性,2例PR灶状阳性,22例CK阳性。结论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大多数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与其他肿瘤鉴别困难时,联合免疫组化标记上皮成分(CK)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化生性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EGFR、ALK、p53蛋白的表达在肺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唐微 谭凌峰 以敏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p53蛋白的表达在肺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的肺腺癌标本106例(肺腺癌组),肺炎标本63例(肺炎组),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探讨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p53蛋白的表达在肺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的肺腺癌标本106例(肺腺癌组),肺炎标本63例(肺炎组),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EGFR、ALK、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EGFR、ALK、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GFR、ALK和p53蛋白在肺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11.3%、18.9%,明显高于肺炎组的9.5%、1.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ALK和p5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肺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EGFR与AL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6,P<0.05),而EGFR与ALK、p5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7、0.360,P<0.05)。结论 EGFR、ALK和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在肺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三者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相互协同、相互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预后评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P53
下载PDF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华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MFG-E8在74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未转移组)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5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MFG-E8在74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未转移组)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5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FG-E8阳性率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测74例未转移组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FG-E8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未转移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转移组乳腺癌组织MFG-E8阳性率分别为85.1%(63/74)、91.9%(68/74)、92.7%(51/55),3组MFG-E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移组MFG-E8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升高(P<0.05);未转移组乳腺癌组织MFG-E8阳性率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孕激素受体、HER2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FG-E8在未转移和转移乳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其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转移 表达 肿瘤组织学分级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征与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癌影响的临床验证
4
作者 覃希 韩国俊 +1 位作者 唐微 以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98-101,共4页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各项病理特征以及HP感染,探索二者相关性对胃癌的影响。方法 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363例患者病理结果。分析各项病理特征以及HP感染、Her-2阳性。结果 病理诊断胃...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各项病理特征以及HP感染,探索二者相关性对胃癌的影响。方法 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363例患者病理结果。分析各项病理特征以及HP感染、Her-2阳性。结果 病理诊断胃黏膜轻度慢性萎缩性炎56例(15.43%),中度萎缩性炎212例(58.40%),重度萎缩性炎95例(26.17%)。病变部位胃体和胃窦以及肠化生和淋巴滤泡形成对萎缩性胃炎程度存在显著影响。HP感染及癌变也与萎缩性胃炎紧密相关。 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病程的病理特征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病理诊断结合HP感染可预测患者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癌变
下载PDF
骨肉瘤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乔树叶 以敏 +2 位作者 李理 潘思琼 陈苗玉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癌症,其进展迅速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由于早期阶段缺乏特异性症状而经常被忽视,并且被发现时常常已经转移,导致预后不良。这主要是由于对骨肉瘤发展机制的理解不足以及缺乏能够根除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癌症,其进展迅速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由于早期阶段缺乏特异性症状而经常被忽视,并且被发现时常常已经转移,导致预后不良。这主要是由于对骨肉瘤发展机制的理解不足以及缺乏能够根除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鉴于骨肉瘤发病率低,使用肿瘤模型来研究其发病和进展,以及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可以用来模拟各种疾病。定向重编程和分化策略包含整个癌症的进展,并捕获疾病发病初期最早的分子变化。iPSCs具有患者特异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性以及分化潜能,为开发个性化癌症治疗提供新的平台。本文将回顾骨肉瘤iPSCs模型的研究进展、特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模型 诱导多能干细胞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含量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陆妹英 易驰喆 +2 位作者 张雪梅 李婷 以敏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技术(DH3)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含量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病理科同时进行DH3和TCT宫颈... 目的探讨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技术(DH3)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含量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病理科同时进行DH3和TCT宫颈筛查的女性患者401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013例患者中,DH3检测阳性1666例,阴性2347例;TCT阳性1066例,阴性者2947例;病理学检查阳性237例,阴性1431例。DH3定量检测中,HPV含量高于10的病例与病理学检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相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病例上稍有偏差,多数病例HPV含量处于临界值。结论HPV病毒含量检测联合TCT筛查宫颈癌可以降低单项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对误诊和漏诊病例进行重新审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流和级别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杂交捕获定量分型 病毒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