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活检组织检测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在结肠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苏赓 梁科庆 +1 位作者 罗显克 温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5期94-97,109,183,共6页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活检组织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的表达在结肠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结肠镜活检的120例患者标本组织(包括60例...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活检组织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的表达在结肠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结肠镜活检的120例患者标本组织(包括60例结肠腺癌、30例炎性结肠黏膜病变和30例不典型增生结肠黏膜病变),通过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MGMT蛋白、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随访了解预后情况。结果与炎性肠黏膜病变组比较,结肠腺癌组MGMT阳性表达降低,galectin-3阳性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中-高分化结肠腺癌组比较,低分化结肠腺癌组中MGMT阳性表达降低,galectin-3阳性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腺癌组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腺癌组MGMT阳性表达升高,galectin-3阳性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GMT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TNM分期增高而降低,galectin-3的表达随着TNM分期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与结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 0.05)。MGMT和galectin-3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9,P=0.002);MGMT和galectin-3在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相关(P <0.05)。结论 MGMT和galectin-3在结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结肠腺癌组织中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黏膜病变 结肠黏膜不典型增生 结肠腺癌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半乳糖凝集素-3
下载PDF
结肠腺癌中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赓 梁科庆 +1 位作者 罗显克 温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结肠腺癌活检组织中DNA 修复酶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 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结肠腺癌、29例... 研究结肠腺癌活检组织中DNA 修复酶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 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结肠腺癌、29例转移淋巴结及51例炎性肠病组织中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并分析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与结肠腺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GMT在结肠腺癌、转移淋巴结及炎性肠病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30/51)、17.24%(5/29)、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galectin-3在结肠腺癌、转移淋巴结及炎性肠病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86%(29/51)、93.10%(27/29)、35.29%(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结肠腺癌中,MGMT和galectin-3的表达呈负相关( r =-0.327, P <0.05)。MGMT的低表达和galectin-3的高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5)。结论:MGMT和galectin-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肠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联合监测MGMT和galectin-3有望成为判断淋巴结转移更为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黏膜病变 结肠腺癌 淋巴结转移 MGMT GALECTIN-3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泥沙样结石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显克 唐毓林 +3 位作者 王大东 陆秀萍 陆正峰 谭建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泥沙样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35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20例、药物治疗组15例,分别实施ERCP治疗和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ERCP插管成功率80.00%(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泥沙样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35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20例、药物治疗组15例,分别实施ERCP治疗和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ERCP插管成功率80.00%(16/20),取石成功率75.00%(12/16)。ERCP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0.30±0.40)d,药物治疗组(12.60±0.60)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8,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d、7d、1个月及6个月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8,P=0.004);两组胆囊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P=0.681)。结论对于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采用ERCP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结石复发及胆囊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囊泥沙样结石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