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6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真 王亚洲 +3 位作者 潘新年 张树英 吴朝波 陈玉君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442-1443,1446,共3页
目的总结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PS组和非PS组,分析PS使用率、首剂使用时间、使用剂量,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结果 306例患儿中有137例使用PS,使用率... 目的总结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PS组和非PS组,分析PS使用率、首剂使用时间、使用剂量,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结果 306例患儿中有137例使用PS,使用率为44.77%;PS多应用于较重症病例;PS首剂使用时间中位数为生后5.5 h(3.0-12.3 h);PS使用剂量为(112.56±48.17)mg/kg,其中剂量小于100 mg/kg者占51.09%;PS使用以1次为多(83.21%)。PS组和非PS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8.10%和55.62%(P〈0.05)。结论 PS替代性治疗NRDS取得良好疗效,应推广应用,但要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替代治疗 新生儿
下载PDF
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贞洁 韦成聪 +1 位作者 吴朝波 周志宇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关系。方法纳入37例脑室内出血患儿,根据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分为脑积水组15例及非脑积水组2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脑脊液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关系。方法纳入37例脑室内出血患儿,根据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分为脑积水组15例及非脑积水组2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脑脊液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hs-CRP水平预测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价值。分析脑积水组患儿脑脊液hs-CRP水平与Evans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脑积水组患儿脑脊液hs-CRP水平为[2. 33(2. 01,3. 08)]mg/L,高于非脑积水组的[0. 44(0. 35,0. 53)]mg/L(P <0. 05)。Hs-CRP水平预测脑室内出血新生儿继发脑积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61(P <0. 05)。脑积水患儿脑脊液hs-CRP水平与Evans指数呈正相关性(P <0. 05)。结论脑脊液hs-CRP水平升高可能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有关,对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继发脑积水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继发性脑积水 超敏C-反应蛋白 脑脊液 预测 新生儿
下载PDF
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成聪 朱贞洁 +3 位作者 马巧蓉 周志宇 覃灵燕 杜杨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AT-Rv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药物组(AT-RvD1)18只、抑制剂组(AT-RvD1+MRT-67307)12只,假手术组仅显露血管,余3组采用右颈总动脉离断...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AT-Rv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药物组(AT-RvD1)18只、抑制剂组(AT-RvD1+MRT-67307)12只,假手术组仅显露血管,余3组采用右颈总动脉离断后吻合、左颈总动脉结扎术构建吻合口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桥蛋白(OP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TANK结合激酶1(TBK1)、p-NF-κB,OPN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外径、外膜、平滑肌层、内膜厚度显著缩小[(1.70±0.19)mm vs(2.60±0.10)mm,(85.93±17.34)μm vs(189.36±9.64)μm、(50.12±5.16)μm vs(143.38±10.48)μm、(34.09±6.77)μm vs(98.41±8.97)μm,P<0.05],而管腔内径显著增大[(575.78±21.15)μm vs(541.56±36.79)μm,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α-SMA、p-TBK1显著下调,OPN、Ki-67、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构连续、有序,Ki-67、OPN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抑制剂组OPN、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AT-RvD1可抑制动脉吻合口瘤形成、发展,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骨桥蛋白质 肌动蛋白类 白细胞介素6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