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粪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覃杨华 何明菊 +1 位作者 张远飞 张璐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7期31-32,共2页
蚯蚓粪属于一种天然有机肥料,优质且安全,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及产品品质有明显改善及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长期使用无机化学元素(化肥)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及肥力流失情况,且可就地取材,对减少肥料成本投入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均有... 蚯蚓粪属于一种天然有机肥料,优质且安全,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及产品品质有明显改善及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长期使用无机化学元素(化肥)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及肥力流失情况,且可就地取材,对减少肥料成本投入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均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旨在分析蚯蚓粪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有机肥 土壤肥力 农作物 农产品品质
下载PDF
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恒锐 俸青 +5 位作者 邱文武 张远飞 盘涛 马文清 彭崇 卢美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664-11666,共3页
[目的]探讨甘蔗测土配方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测土配方组(按智能化土壤诊断施肥建议卡使用肥料量)、复合肥组(N∶P∶K含量为15∶15∶15)、常规组(滤泥配施N、P、K肥,按当地甘蔗施肥量)、空白组(可获得基础地力... [目的]探讨甘蔗测土配方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测土配方组(按智能化土壤诊断施肥建议卡使用肥料量)、复合肥组(N∶P∶K含量为15∶15∶15)、常规组(滤泥配施N、P、K肥,按当地甘蔗施肥量)、空白组(可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不施肥产量),并对4个组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复合肥组、常规组、配方施肥组产量分别增加52.7%、10.5%、18.7%,含糖量分别增加53.5%、12.1%、18.3%,净增效益分别增加20%、2.5%、12.8%。[结论]测土配方施肥后,甘蔗可增产、增糖,经济效益高,值得大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甘蔗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恒锐 张远飞 +5 位作者 彭欣怡 施丁寿 马文清 邱文武 彭崇 俸青 《中国热带农业》 2013年第4期55-57,共3页
以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新培育出的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系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新品系桂垦08/174新植、宿根的蔗茎产量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分别增42.20%、41.48%,桂垦08/167分别增10.27%、30.40%;糖分分别为16.00%、16.01%,... 以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新培育出的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系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新品系桂垦08/174新植、宿根的蔗茎产量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分别增42.20%、41.48%,桂垦08/167分别增10.27%、30.40%;糖分分别为16.00%、16.01%,比对照高15.09%,但宿根蔗糖分均比对照偏低;一年宿根蔗667m2有效茎分别为6467条、5239条,比新植蔗5792条、4493条,分别多675条、746条。综合各农艺性状,表明桂垦08/174、桂垦08/167这2个甘蔗新品系,值得进一步进行品种间试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系 选育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有机碳矿化以及腐殖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路丹 何明菊 +3 位作者 区惠平 何冰 沈方科 顾明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4-1150,共7页
以连续种植三季的稻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四种耕作方式(常耕CT、稻草还田常耕SCT、免耕NT、稻草还田免耕SNT)下稻田土壤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有机碳矿化以及腐殖质特征。结果表明:在0~5cm土层,免耕(NT、SNT)和稻草... 以连续种植三季的稻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四种耕作方式(常耕CT、稻草还田常耕SCT、免耕NT、稻草还田免耕SNT)下稻田土壤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有机碳矿化以及腐殖质特征。结果表明:在0~5cm土层,免耕(NT、SNT)和稻草还田(SCT、SNT)都能提高土壤中不同活度有机碳以及总有机碳、腐殖酸、胡敏酸的△log K以及E4/E6值,其中以SNT增加效果最为明显,而稻草还田(SCT、SNT)还能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日矿化量和矿化累积量;在5~20 cm土层,除中活性有机碳外,常耕耕作(CT、SCT)提高了不同活度有机碳、总有机碳、有机碳矿化累积量、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腐殖化度以及胡/富比,其中以SCT的作用最为明显。在短期时间内,免耕结合稻草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的腐殖化,增加稻田土壤中碳的固定;常耕结合稻草还田更利于5~20cm土层腐殖质的更新与活化,增加土壤中碳的固定,从而减缓新增碳对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稻田土壤 有机碳矿化 腐殖质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