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兆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2-15,共4页
服务外包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南宁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定位于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业转变南宁市外贸... 服务外包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南宁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定位于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业转变南宁市外贸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为此南宁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应首先从认清其发展优劣势出发,充分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制定、落实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业 构想 对策 南宁
下载PDF
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战略构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兆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9期60-66,共7页
国际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城市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Geddes)于1915年提出的,是指大量世界贸易在其中进行的少数几个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霍尔(PeterHall)、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萨森(SaskiaSassen)、诺克斯(PaulKnox)和泰勒... 国际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城市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Geddes)于1915年提出的,是指大量世界贸易在其中进行的少数几个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霍尔(PeterHall)、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萨森(SaskiaSassen)、诺克斯(PaulKnox)和泰勒(PeterTaylor)等诸多学者发展了这一概念,特指在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国际大都市。①②国际城市一般分为世界城市、全球性枢纽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单一功能国际城市五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城市 南宁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战略构架 对策探讨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以南宁市为例
3
作者 王兆林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成为当代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宁市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在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合作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南宁市城市综合实力的强弱将直接关...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成为当代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宁市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在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合作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南宁市城市综合实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南宁能否在CAFTA中取得有利的发展位置。通过选取与南宁同处CAFTA中部分城市构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南宁市以及其他所选城市综合实力,并对南宁市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在CAFTA所选城市中的城市综合实力总体处于相对较弱的第三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系统聚类 CAFTA 城市地位 综合实力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曙华 王利华 谭骏翔 《创新》 2007年第6期63-67,共5页
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融入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一个战略支点,其内部产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两者之间协同发展应该具备的状态,在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城... 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融入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一个战略支点,其内部产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两者之间协同发展应该具备的状态,在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城镇结构的基础上,得出本区域产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性和非协同性。以影响两者协同关系的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发展的三个发展模式,为广西在开放开发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结构 城镇空间模式 协同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下载PDF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广西科技能力建设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水莲 欧文权 周娟 《创新》 201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把转变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即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性,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面对国际化的剧烈竞争和国内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把转变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即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性,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面对国际化的剧烈竞争和国内产业升级换代的严峻挑战,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是广西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SWOT理论,对广西科技能力建设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以期为广西科技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科技能力 SWOT分析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6
作者 沈玉芳 刘曙华 《创新》 2009年第7期45-48,共4页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全球城市体系的网络化、...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全球城市体系的网络化、都市密集区的集聚效应、创新型国家战略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优势等机遇,又具有国际化水平较高、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政府管理能力较强、独特的人文环境等优势,这些是长三角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长三角地区 产业发展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沈玉芳 刘曙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认为:①长三角城市群实际上涵盖了7大都市圈,各...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认为:①长三角城市群实际上涵盖了7大都市圈,各都市圈之间的边界存在有许多重叠的部分;②根据上述结果与断裂点分析,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实际上是由5大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相互交叉、大圈套小圈、圈圈相扣的都市圈所构成的"多元圈层"结构,并由核心区内圈向外呈分指状发散性分布,核—缘拓展的特征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镇 空间组织模式 结构与特征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作用与存在问题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兆林 《创新》 2011年第5期55-58,127,共4页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是农村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促进集体土地流转,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探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主要作用以及现行登记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集体土地登记体系缺陷与重构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南方国土资源》 2009年第7期41-43,共3页
集体土地登记是农村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促进集体土地流转,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集体土地权利登记相关法律法规缺陷,进而探讨了其登记的指挥、执行与辅助系统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如何重构相... 集体土地登记是农村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促进集体土地流转,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集体土地权利登记相关法律法规缺陷,进而探讨了其登记的指挥、执行与辅助系统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如何重构相对完整的集体土地登记体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登记体系缺陷 登记体系重构
下载PDF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0
作者 吴金艳 《传承》 2011年第7期57-57,共1页
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为一、二、三产业提供中间服务的行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优先发展 服务经济时代 主导产业 研究与开发 交通运输 现代物流 金融服务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8
11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1 位作者 张佰林 藏波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61,共13页
本文以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为基础,并基于重庆市1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已定居城镇、家庭是否有稳定的非农... 本文以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为基础,并基于重庆市1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已定居城镇、家庭是否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土地是否有撂荒或闲置、退地补偿或补助是否按时足额发放、退地后生活质量预期的高低对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在外非农务工、土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内、退地政策是否多变、退地后是否担心就业问题对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参加新农保、退地后医疗与养老保险预期的高低仅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面积、土地是否有流转仅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同时,退地后住房预期的高低也仅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土地退出 意愿 影响因素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