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子真 《右江医学》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疾病是儿科重要的疾病谱之一,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抗生素辉煌时代的背后,其使用后的菌交替症或菌群失衡,让微生态制剂走进一个新时代.近年来微生态制剂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新生... 疾病是儿科重要的疾病谱之一,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抗生素辉煌时代的背后,其使用后的菌交替症或菌群失衡,让微生态制剂走进一个新时代.近年来微生态制剂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临床应用 儿童
下载PDF
对儿科实习护士进行输液管理操作前培训方法的体会
2
作者 陈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7期383-383,共1页
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包括配药、穿刺、换药、拔针等环节,很多实习生只对穿刺感兴趣,对其他环节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简单。可看似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认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 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包括配药、穿刺、换药、拔针等环节,很多实习生只对穿刺感兴趣,对其他环节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简单。可看似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认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培训,是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儿科,配药,药物换算,小儿用药剂量,禁忌,穿刺时,血管细,小儿哭闹不合作,换药时家属带着小儿到处走,为保证输液安全,我们通过对实习生有针对性的岗前操作培训,使所有护生都明白,做好每一个环节,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本研究针对实习护生进行输液操作的岗前培训的方法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实习护士 输液 操作前培训 体会
下载PDF
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粟顺概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 目的观察与分析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儿相应雾化治疗,且对其雾化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患儿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氧驱雾化 小儿喘息性疾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绍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47-48,共2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病呈逐年上升...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我国30~7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4%[1],其中病因不明确的俗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本病总发病率的95%[2]。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在临床上疗效仍不甚理想,而中医药在防治本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运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中毒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粟顺概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以药物中毒为主,占41.4%(24/58),鼠药占20.7%(12/58),农药占13.8%(8/58),植物中毒占10.3%(6/58)。中毒途径主要为经...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以药物中毒为主,占41.4%(24/58),鼠药占20.7%(12/58),农药占13.8%(8/58),植物中毒占10.3%(6/58)。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误服,占89.6%(52/58)。1~6岁为高发年龄。中毒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 加强对小儿的监护和毒物的管理是预防小儿中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小儿 临床特点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粟顺概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期70-71,共2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学龄前后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MPP一般起病缓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容易遗留肺不张...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学龄前后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MPP一般起病缓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容易遗留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影响儿童健康发育。本文对MPP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壮族与汉族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卢红华 许亮掌 覃发凤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586-2589,共4页
目的比较壮族与汉族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将89例CAS患者,根据民族分为壮族组47例、汉族组42例。应用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 目的比较壮族与汉族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将89例CAS患者,根据民族分为壮族组47例、汉族组42例。应用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cy水平。结果壮族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汉族组(均P<0.05)。壮族组的血清Hcy水平高于汉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与壮族CAS患者的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但其血清Hcy水平不存在差异,CAS患者血清Hcy水平或不受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位点C677T 基因多态性 壮族 汉族
下载PDF
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粟顺概 《新医学》 2011年第10期685-686,692,共3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以非感染性疾病收入院的56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观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562例新生儿中46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2... 目的:调查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以非感染性疾病收入院的56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观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562例新生儿中46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2%,2例患儿死亡,病死率为4.3%。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5 kg、静脉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5 kg、静脉营养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静脉营养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婴儿 新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足口病4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子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1~6岁的儿童(91.7%),其中又以1—3岁幼儿占多数(67.8%);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8:1;一般全年均有发生,夏...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1~6岁的儿童(91.7%),其中又以1—3岁幼儿占多数(67.8%);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8:1;一般全年均有发生,夏季是高发期;好发人群为农村散居儿童(81.7%),48%的病例有明确接触史。患者都有疱疹,手、足、口部出现庖疹178例(43.4%)及臀部95例(23.2%);有发热229例(55.9%),合并症较多,极少数发展为重症。407例治愈,2例好转,死亡1例。结论今年手足口病处于高发势态,且以普通病例为主,有反复发病,只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夏季、农村及散居的1~6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而讲究卫生、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临床特点 预防
下载PDF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粟顺概 《右江医学》 2009年第2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婴儿 胃肠炎 惊厥
下载PDF
儿童麻疹4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胡大朝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077-1078,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母婴同室早产儿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12
作者 陈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7期223-224,共2页
为了迎合21世纪医疗体制的要求,对我科室接收的母婴同室的早产儿58例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研究。在万方数据库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并整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58例的早产儿的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早产婴儿的新的临床护理路径,希望能够... 为了迎合21世纪医疗体制的要求,对我科室接收的母婴同室的早产儿58例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研究。在万方数据库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并整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58例的早产儿的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早产婴儿的新的临床护理路径,希望能够为以后临床工作实践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早产儿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玉屏异功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李绍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玉屏异功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玉屏异功汤加阿奇霉素颗粒、阿奇霉素颗粒,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玉屏异功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玉屏异功汤加阿奇霉素颗粒、阿奇霉素颗粒,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学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51.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中医证候学评分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玉屏异功汤加阿奇霉素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异功汤 阿奇霉素 反复呼吸道感染 疗效
下载PDF
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胡大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0期1192-1193,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48例危重儿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儿中,轻度胃肠功能障碍的31例占64.6%,治疗的有效率为100%;重度胃肠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48例危重儿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儿中,轻度胃肠功能障碍的31例占64.6%,治疗的有效率为100%;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17例占35.4%,其中死亡2例,治疗的有效率为88.2%;总死亡率为4.2%。结论: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是胃肠衰竭的早期表现,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治疗胃肠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儿童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惊厥8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粟顺概 《右江医学》 2008年第3期328-32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惊厥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