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敬文 张瑞杰 +7 位作者 韩民伟 王煜轩 王辰燕 李浩蓝 康亚茹 刘方 覃素丽 余克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02-1811,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MS/MS)对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沉积物和珊瑚中除萘(NAP)以外的15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沉积物和珊瑚中普遍存在PAHs,且均以3环PAHs占优势...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MS/MS)对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沉积物和珊瑚中除萘(NAP)以外的15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沉积物和珊瑚中普遍存在PAHs,且均以3环PAHs占优势(68.47%~85.62%).海水((2004.49±946.22)ng/L)、珊瑚组织((2487.58±1375.33)ng/g)和珊瑚共生虫黄藻((2496.76±979.26)ng/g)中PAHs总体积或质量(干重)浓度(Σ_(15)PAHs)较高,而沉积物((61.38±37.41)ng/g)中Σ_(15)PAHs较低.与2015年10月的水体和珊瑚组织相比,本次调查的涠洲岛珊瑚礁区PAHs污染显著加重.珊瑚共生虫黄藻中Σ_(15)PAHs与其叶绿素a浓度((2.14±1.92)mg/L)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表明生物稀释效应对珊瑚共生虫黄藻中Σ_(15)PAHs具有重要影响,即共生虫黄藻繁殖与生长过快将会导致叶绿素a浓度升高而Σ_(15)PAHs降低.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中大部分3环和4环PAHs已处于对海洋生物的中高生态风险,而沉积物中仅芴(FLU)、菲(PHE)和芘(PYR)对海洋生物达到中度生态风险,有关PAHs对珊瑚共生虫黄藻的毒性效应仍需进一步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区海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泄漏以及煤和生物质燃烧,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泄漏和化石燃料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多环芳烃(PAHs) 生物富集 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中国南海诸岛珊瑚礁热压力临时避难所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左秀玲 苏奋振 +3 位作者 王琦 王晨亮 蒋会平 石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822,共9页
选取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模式中较适宜于南海海表面温度(SST)模拟的加拿大地球系统模式(CanESM2),并获取其在IPCC RCP2.6、RCP4.5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模拟的2006-2100年南海SST数据。基于南海诸岛珊瑚礁和线性回归方... 选取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模式中较适宜于南海海表面温度(SST)模拟的加拿大地球系统模式(CanESM2),并获取其在IPCC RCP2.6、RCP4.5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模拟的2006-2100年南海SST数据。基于南海诸岛珊瑚礁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RCPs情景下的珊瑚礁区夏季SST上升趋势,并基于热周指数(DHW, Degree Heating Weeks)及年白化时间指数分析了RCPs情景下的南海诸岛珊瑚礁热压力临时避难所,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RCPs情景下,明显变暖的珊瑚礁海域均为南沙群岛;②年白化时间不晚于全球珊瑚礁平均年白化时间的珊瑚礁像元占南海诸岛总珊瑚礁像元的比例,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为17%、29%和42%,均分布在南沙群岛;③RCPs情景下,较高纬度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北部为未来南海诸岛珊瑚礁热压力临时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珊瑚礁 热压力 避难所 南海
下载PDF
1985–2019年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时空变化研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永强 陈正华 +3 位作者 余克服 何鑫 张威 兰思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190,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热压力增大是南海诸岛珊瑚礁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基于热压力对珊瑚礁白化的评估有利于对其保护和管理。周热度(Degree Heating Week,DHW)可以衡量热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代表过去连续12周珊瑚礁区海表温度(SST)正异常...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热压力增大是南海诸岛珊瑚礁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基于热压力对珊瑚礁白化的评估有利于对其保护和管理。周热度(Degree Heating Week,DHW)可以衡量热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代表过去连续12周珊瑚礁区海表温度(SST)正异常的累积。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珊瑚礁监测计划(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Coral Reef Watch,NOAACRW)海表温度数据集,逐像元对35个年最大周热度数值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南海诸岛珊瑚礁区分为6个区域:南沙–1、南沙–2、南沙–3、东沙、西沙和中沙珊瑚礁区。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区1985–2019年热压力时空变化及其与El Ni?o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南海诸岛珊瑚礁区最大DHW为0~12.9℃-周,纬度上由高到低呈现减小变化规律。(2)线性拟合法分析1985–2019年的年最大DHW,显示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为0.013~0.174℃-周/a,南海诸岛珊瑚礁区最大DHW出现在1998年、2010年、2014年。(3)年最大DHW可能造成93.9%的珊瑚礁发生超过一次白化的风险,19.6%的珊瑚礁发生超过一次死亡的风险。(4)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的月均DHW和ONI交叉小波分析显示两者存在多时段8~32个月共振周期的时频特征和时滞相关性,证实南海诸岛珊瑚礁热压力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而显著增大;时滞相关分析表明,ONI与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后者滞后于前者7~9个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白化 周热度 热压力 厄尔尼诺 南海
下载PDF
世界珊瑚礁现状和威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乔民 赵美霞 +3 位作者 王丽荣 李淑 施祺 余克服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435-440,共6页
鉴于珊瑚礁巨大的价值和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严峻的威胁,珊瑚礁退化和发展前景一直是珊瑚礁研究的最中心议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经导致珊瑚礁全球性衰退损失40%~50%。1998年全球珊瑚礁严重白化和2015—2017年延时最长全球珊瑚礁白化事... 鉴于珊瑚礁巨大的价值和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严峻的威胁,珊瑚礁退化和发展前景一直是珊瑚礁研究的最中心议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经导致珊瑚礁全球性衰退损失40%~50%。1998年全球珊瑚礁严重白化和2015—2017年延时最长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一再证实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珊瑚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现在扭转导致海洋水温升高的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保护珊瑚礁的唯一希望。由科学家和慈善机构发起的2011年XL Catlin海景调查和2017年50礁倡议成为珊瑚礁管理保护的创新举措。但仍然需要更多的人认识珊瑚礁,热爱珊瑚礁,研究珊瑚礁,保护珊瑚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全球变化 珊瑚礁白化 XL Catlin海景调查 50礁倡议 综述
下载PDF
地貌分带下基于ICESat-2与GF-1的珊瑚礁水深遥感优化反演方法
5
作者 段正贤 左秀玲 +4 位作者 余克服 苏奋振 臧声琳 覃宾妮 吴会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40-1648,共9页
研究以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华光礁西部剖面为试验区,采用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及“冰、云和陆地高程2号”(ICESat-2)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基于珊瑚礁地貌分带建模优选策略构建了试验区25 m以浅水深遥感反演模型,并将模型外推应用至西沙群岛... 研究以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华光礁西部剖面为试验区,采用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及“冰、云和陆地高程2号”(ICESat-2)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基于珊瑚礁地貌分带建模优选策略构建了试验区25 m以浅水深遥感反演模型,并将模型外推应用至西沙群岛有实地调查水深数据的珊瑚礁剖面研究区。建模结果显示,礁坡和深潟湖地貌采用波段比值二项式回归模型,礁坪、浅潟湖和点礁地貌均采用多波段比值回归模型,可以使得地貌单元内基于GF-1影像的水深遥感反演达到最优效果。模型反演水深数据与实地调查水深数据相关系数为0.95;实地调查水深数据与ICESat-2深水区数据综合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34 m,平均绝对误差为1.08 m,平均相对误差为17.10%。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地貌的主被动遥感水深反演模型显著改进了珊瑚礁区中分辨率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可为大范围珊瑚礁区高精度的水深反演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地貌 水深反演 高分一号 ICESat-2
下载PDF
西沙群岛琛科2井珊瑚礁钻孔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及天文周期记录
6
作者 张念念 范天来 +4 位作者 黄春菊 张明望 李钰淳 韦露 余克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6-450,共15页
珊瑚礁能够灵敏地记录过去气候变化过程,对于长尺度气候记录而言,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能为区域和全球事件对比提供精确的年代约束。文章以南海西沙群岛琛科2井的珊瑚礁钻孔为研究材料,选取对沉积旋回反应灵敏的非磁滞剩磁(ARM)作为气... 珊瑚礁能够灵敏地记录过去气候变化过程,对于长尺度气候记录而言,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能为区域和全球事件对比提供精确的年代约束。文章以南海西沙群岛琛科2井的珊瑚礁钻孔为研究材料,选取对沉积旋回反应灵敏的非磁滞剩磁(ARM)作为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分析。ARM分段深度域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存在稳定的代表斜率调制周期约1.2 Ma和长偏心率周期约405 ka的沉积旋回。基于以上识别出的沉积旋回,分别利用轨道参数理论滤波曲线对0~878.21 m的深度域ARM数据序列进行分段天文调谐。最终将珊瑚礁起始发育的天文年代厘定为约19.2 Ma,分辨率可以达到十万年的轨道尺度,可以与Sr同位素年代相互校准。时间域的ARM频谱分析发现,整个中新世以来约1.2 Ma的斜率调制周期在南海珊瑚礁沉积地层中最明显,约405 ka和约95 ka的偏心率周期及约173 ka的斜率调制短周期均不连续。这表明斜率调控的百万年尺度的轨道周期可能对南海珊瑚礁的演化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而珊瑚礁沉积记录的主控周期的改变可能是其对南北半球冰川作用气候效应的及时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琛科2井 ARM 天文调谐 天文年代标尺
下载PDF
基于放射性核素的沉积物源识别技术探索与优化——以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系统为例
7
作者 林武辉 杜陨峰 +5 位作者 余克服 杜金秋 莫珍妮 李英花 何贤文 莫敏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6,共9页
物质来源是沉积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沉积地球化学是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放射性核素在沉积地球化学中的应用探索仍较为匮乏。本研究利用高纯锗γ谱仪同时测量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三大典型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 物质来源是沉积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沉积地球化学是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放射性核素在沉积地球化学中的应用探索仍较为匮乏。本研究利用高纯锗γ谱仪同时测量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三大典型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28)Ra、^(40)K),分析3种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探索基于放射性核素的一维视角下活度特征、二维视角下核素对与活度比值、三维视角下三角图解的指纹表征技术,识别沉积物中不同物质的来源,并尝试推广至中国不同海域。本研究强调三维指纹表征技术—基于核素活度的^(238)U-^(232)Th(^(228)Ra)-^(40)K/10三角图解可以综合展示3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大小、组成比例、空间分布等信息,指出^(238)U-^(232)Th(^(228)Ra)-^(40)K/10三角图解可能是沉积物中物源识别的一种优化方法,可为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现有代用指标工具库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地球化学指标 沉积物源 红树林 珊瑚礁 海草床
下载PDF
珊瑚礁灰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坤 孟庆山 +3 位作者 汪稔 俞缙 吴文娟 余克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部署,珊瑚礁灰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具有实际的战略意义和迫切需要。通过纵横观对比分析南海、红海、加勒比海、东南亚、印度洋以及亚丁湾地区珊瑚礁灰岩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定量地展现了海相生...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部署,珊瑚礁灰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具有实际的战略意义和迫切需要。通过纵横观对比分析南海、红海、加勒比海、东南亚、印度洋以及亚丁湾地区珊瑚礁灰岩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定量地展现了海相生物成因的珊瑚礁灰岩的特殊性。与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相比,珊瑚礁灰岩离散性较大,特别是孔隙率有所偏大,强度有所偏小,这与珊瑚等原生生物结构复杂、疏松多孔以及非均质性的固有特征相吻合,进而提出珊瑚礁灰岩物理力学特性具有“结构效应”。珊瑚礁体内部表现出软硬互层交替的垂直分带现象,究其原因是珊瑚礁灰岩孔隙发育程度不均匀、强度软硬不一以及结构构造无序性的整体宏观体现,从某珊瑚礁体地层划分的角度定量地揭示了珊瑚礁岩体的“成岩作用类型交替演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灰岩 工程地质 结构复杂 疏松多孔 软硬互层交替
下载PDF
不同结构类型珊瑚礁灰岩弹性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坤 孟庆山 +1 位作者 汪稔 吴文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81-3089,共9页
基于岩石弹性波特性的地震方法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主要的方法,岩石中弹性波传播速度是联系岩石物理力学特性与地质学的有效桥梁。对于海相生物成因的珊瑚礁灰岩而言,其弹性波特性研究是了解珊瑚礁体内部整体性质的有效途径。研究表... 基于岩石弹性波特性的地震方法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主要的方法,岩石中弹性波传播速度是联系岩石物理力学特性与地质学的有效桥梁。对于海相生物成因的珊瑚礁灰岩而言,其弹性波特性研究是了解珊瑚礁体内部整体性质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珊瑚礁灰岩的弹性纵波速度与干密度、回弹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孔隙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不同结构类型珊瑚礁灰岩弹性波特性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珊瑚骨架灰岩和珊瑚砾块灰岩均匀性较好,珊瑚砾屑灰岩和珊瑚砂屑灰岩离散性较大。基于珊瑚礁灰岩纵波速度与干密度、孔隙度以及回弹值之间的关系,结合某珊瑚礁体钻孔岩芯沿深度变化的回弹值信息以及岩芯薄片光学检测结果,提出一个基于纵波速度的珊瑚礁灰岩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具有一定的可靠度和适用性。运用岩石二相体模型基本原理,建立了修正的时间平均公式,而不同结构类型珊瑚礁灰岩弹性波特性均符合雷莫亨特-加德纳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灰岩 结构类型 弹性波 孔隙度 质量等级
下载PDF
有机紫外吸收剂在珊瑚礁区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10
作者 裴继影 王明威 +3 位作者 庞可 胡俊杰 余克服 张瑞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有机紫外吸收剂是一类“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珊瑚礁区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并会对珊瑚健康产生威胁。近年来,随着珊瑚礁退化加重,珊瑚礁区有机紫外吸收剂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紫外吸收剂在全球不同珊瑚礁区... 有机紫外吸收剂是一类“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珊瑚礁区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并会对珊瑚健康产生威胁。近年来,随着珊瑚礁退化加重,珊瑚礁区有机紫外吸收剂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紫外吸收剂在全球不同珊瑚礁区水体、沉积物和珊瑚组织中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估了有机紫外吸收剂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每个海域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种类及浓度不尽相同,海水中的有机紫外吸收剂浓度总体处于ng/L至mg/L水平,并且近岸海域污染通常高于远岸海域污染,夏季污染通常高于其他季节污染。在二苯酮-1(BP-1)、二苯酮-3(BP-3)、二苯酮-8(BP-8)、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EHMC)、奥克立林(OC)等5种有机紫外吸收剂中,BP-3对珊瑚具有最大威胁,对88%以上的所调研珊瑚礁的珊瑚具有高生态风险,而BP-1、BP-8、EHMC、OC只在少部分珊瑚礁区对珊瑚具有中低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紫外吸收剂 珊瑚礁 时空分布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棘冠海星暴发及其对珊瑚礁的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秋翠 余克服 +4 位作者 廖芝衡 陈飚 俞小鹏 韦芬 胡宝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517-7528,共12页
棘冠海星的反复暴发是导致印度—太平洋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我国对棘冠海星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棘冠海星及其暴发的生态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雌性棘冠海星个体每... 棘冠海星的反复暴发是导致印度—太平洋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我国对棘冠海星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棘冠海星及其暴发的生态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雌性棘冠海星个体每年产卵数量高达50万—2亿个,环境因素变化只要导致幼虫和幼体存活率的轻微提高,成体就将得到大量补充;2)棘冠海星暴发的阈值为1000—1500个/km^(2),暴发周期为10—27 a,每次暴发持续1—10 a,最终可能以“种群集体感染疾病而崩溃”结束;3)棘冠海星暴发对印度洋及太平洋东部和北部珊瑚礁的破坏性非常小,却直接导致太平洋的西部和南部珊瑚礁90%以上的珊瑚死亡,并通过改变珊瑚群落组成、减少珊瑚和鱼类多样性而对珊瑚礁产生间接影响;4)关于棘冠海星暴发原因的假说中“陆地营养物质输入假说”和“捕食者过度捕捞假说”得到了最普遍的认可,但都不能解释所有的暴发事件;5)应对棘冠海星暴发的主要策略有改善水质、设立保护区、投放天敌和人工清理等,其中人工清理是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但迄今并没有发现可长期抑制棘冠海星暴发的方法。因此,急需加强对棘冠海星的深入研究,探查其暴发的根本原因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冠海星 珊瑚天敌 珊瑚礁退化 暴发特征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共生藻(Symbiodinium sp.)种类鉴定
12
作者 黎慧玲 徐轶肖 +3 位作者 廖芝衡 谢欢达 黄鹄 顾海峰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8-156,共9页
2021年12月在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共生藻(BGERL71、BGERL72),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发现其与共生藻细胞大小和形态特征相似,进而基于LSU rDNA和ITS序列构建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 2021年12月在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共生藻(BGERL71、BGERL72),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发现其与共生藻细胞大小和形态特征相似,进而基于LSU rDNA和ITS序列构建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共生藻Clade A-F形成了6个独立的分支,其中涠洲岛两株共生藻与Clade A下的自在共生藻(Symbiodinium natans)聚在一起,它们与自在共生藻藻株的遗传距离亦为最小,分别为0.000~0.002和0.000,从而确定这两株共生藻属于自在共生藻。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北部湾及南海北部珊瑚礁海域的共生藻种类多样性,为该海域珊瑚礁保护提供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藻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珊瑚礁海域 北部湾
下载PDF
珊瑚礁生态系统病毒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飚 余克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531-8543,共13页
病毒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珊瑚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影响。随着珊瑚礁的全球性退化,病毒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危害日益显现。综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病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1)珊瑚礁病毒的... 病毒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珊瑚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影响。随着珊瑚礁的全球性退化,病毒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危害日益显现。综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病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1)珊瑚礁病毒的多样性与分布特征(水体、宿主、核心病毒组);(2)珊瑚礁病毒的生态功能(感染方式、促进生物进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珊瑚礁病毒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热压力、珊瑚疾病)。总体而言,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病毒多样性,所发现的60个科占已知所有病毒科数量的58%。珊瑚的核心病毒组主要由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链逆转录病毒所组成,珊瑚黏液层对病毒具有富集作用。“Piggyback-the-Winner”(依附-胜利)是病毒在珊瑚礁中主要的生物动力学模式,其可通过水平基因迁移的方式促进礁区生物进化。病毒可通过裂解细菌与浮游藻类的途径参与珊瑚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碳循环与氮循环过程。此外,病毒还具有介导珊瑚热白化与直接引发珊瑚疾病的能力,这会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恢复力。基于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综述,结合南海珊瑚礁生态现状提出以下研究方向,以期促进我国珊瑚礁病毒学的发展:(1)开展南海珊瑚礁中病毒多样性的识别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2)探索病毒对南海珊瑚热白化、珊瑚疾病的介导作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揭示病毒对南海珊瑚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病毒 分布特征 生态功能 环境响应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珊瑚礁面积估算方法研究——以西沙群岛羚羊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媛 黄荣永 余克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168,共18页
准确计算珊瑚礁的面积是评估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但我国迄今对南海珊瑚礁的面积估算仍缺乏共识,缺少可靠的估算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西沙群岛羚羊礁为例,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影像低成本半... 准确计算珊瑚礁的面积是评估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但我国迄今对南海珊瑚礁的面积估算仍缺乏共识,缺少可靠的估算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西沙群岛羚羊礁为例,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影像低成本半自动化估算珊瑚礁面积的方法。首先快速目视确定地貌带分界线的粗略位置,然后利用基于梯度向量场的主动轮廓线模型(Gradient Vector Flow-Snake,GVF-Snake)实现这些分界线位置的自动精化,最后将不同时相的瞬时分界线转换为面要素进行多时相的融合,从而得到珊瑚礁的面积。基于53景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SI)影像的实验表明,羚羊礁的总面积为17.22 km^(2)(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用于方法稳定性的验证,得到的羚羊礁面积为17.29 km^(2)),其中礁前斜坡、礁坪−潟湖坡、潟湖的面积分别为1.76 km^(2)、10.29 km^(2)、5.17 km^(2)。该数值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体地,该方法获得的地貌带分界点与实测水深所指示分界点的位置偏差能控制在0.2~4.9 m的范围内(不超过0.5个像素),珊瑚礁最外轮廓线与30 m等深线的位置偏差亦在1个像素大小内(5.7~9.5 m),而估算面积与高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解译得到的面积差异为0.02%。同时,该方法获得的珊瑚礁边界线的完整度、正确度、提取质量精度能够由单时相平均的60%、64%和54%分别提高至84%、83%和72%。此外,该方法能够减小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的珊瑚礁面积估算结果的差异,即6景以上的多时相Sentinel-2 MSI和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的珊瑚礁面积标准差分别不超过0.01 km^(2)和0.05 km^(2),仅相当于珊瑚礁总面积的0.2%和0.5%。总而言之,该方法能够用低成本的10 m分辨率Sentinel-2 MSI和30 m分辨率Landsat 8 OLI影像获得接近1.8 m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的面积估算精度,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遥感影像 面积估算 Sentinel-2 主动轮廓线模型 多时相影像
下载PDF
长棘海星暴发对珊瑚礁区沉积物营养盐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夏荣林 宁志铭 +3 位作者 余克服 方草 黄学勇 韦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0,共8页
长棘海星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危害,而水体营养盐的补充可能是导致长棘海星暴发的一个关键因素。砂质沉积物对调控珊瑚礁区的营养盐浓度和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流动式反应器对长棘海星和砂质沉积物进行模拟实验,... 长棘海星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危害,而水体营养盐的补充可能是导致长棘海星暴发的一个关键因素。砂质沉积物对调控珊瑚礁区的营养盐浓度和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流动式反应器对长棘海星和砂质沉积物进行模拟实验,分析长棘海星排泄活动及其死亡后有机体降解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并探究砂质沉积物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1)长棘海星排泄的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通量分别为(83.55±4.74)μmol/(ind.·h)和(2.53±0.03)μmol/(ind.·h),这些营养盐可能给长棘海星的持续暴发提供营养条件;(2)砂质沉积物对长棘海星排泄导致的营养盐浓度升高具有缓冲作用,约70.7%的DIN和91.4%的DIP被截留在沉积物中,但沉积物界面营养盐交换导致的氮磷比升高可能不利于珊瑚生长;(3)长棘海星死后的有机体降解可促使沉积物–水界面释放营养盐,结合海星暴发密度估算,其释放的营养盐可导致上覆水中DIN和DIP浓度分别升高0.32μmol/L和0.01μmol/L,这可能会促使大型藻的快速生长而妨碍珊瑚的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棘海星 沉积物 珊瑚礁 营养盐 生态影响
下载PDF
珊瑚礁区海底地下水排泄的环境效应及其珊瑚记录研究进展
16
作者 姜伟 杨浩丹 +3 位作者 吴星媛 余克服 许慎栋 王英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共11页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近岸海洋化学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其携带的大量物质对珊瑚礁发育和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珊瑚礁区的SGD特征及其对珊瑚礁发育和退化的潜在生态环境效应,SGD的珊瑚替代指标以及全球各海域SG...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近岸海洋化学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其携带的大量物质对珊瑚礁发育和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珊瑚礁区的SGD特征及其对珊瑚礁发育和退化的潜在生态环境效应,SGD的珊瑚替代指标以及全球各海域SGD的高分辨率珊瑚记录研究进展,并以南海北部为例探讨珊瑚礁退化的主导因素及SGD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目前珊瑚礁区,尤其是岸礁区长时间序列的SGD动态变化记录的研究极为薄弱;利用珊瑚骨骼的地球化学指标来重建局部海域的SGD通量的动态历史变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虽然SGD极有可能是以南海北部为代表的珊瑚礁区珊瑚礁退化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公众对SGD的关注和重视相当有限。未来的研究应该聚焦于珊瑚礁区SGD及其携带物质通量的高分辨率珊瑚记录,进而探讨SGD对珊瑚礁发育和退化影响的关键过程与机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地球化学 海底地下水排泄 南海
下载PDF
涠洲岛珊瑚礁的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雅婷 余克服 +5 位作者 王瑞 马一方 姜伟 范天来 张瑜 许慎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涠洲岛位于热带北缘,对珊瑚生长而言其纬度相对偏高,冬季低温是制约其珊瑚生长和珊瑚礁发育的关键因素。重建涠洲岛珊瑚礁发育的过程,对于了解珊瑚对过去气候的响应以及预测珊瑚礁的发育趋势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涠洲岛珊瑚礁钻孔(GS... 涠洲岛位于热带北缘,对珊瑚生长而言其纬度相对偏高,冬季低温是制约其珊瑚生长和珊瑚礁发育的关键因素。重建涠洲岛珊瑚礁发育的过程,对于了解珊瑚对过去气候的响应以及预测珊瑚礁的发育趋势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涠洲岛珊瑚礁钻孔(GS-3)为材料,利用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测定珊瑚年龄,建立涠洲岛珊瑚礁发育的年代框架;通过粒度、生物组分、矿物成分分析揭示了其物质组成。结果显示,GS-3岩芯5.57 m处的珊瑚铀系年代为3 737±17 aBP(相对于公元1950年),基于此年代计算的珊瑚礁平均发育速率为1.49 m/ka。在3 737~2 476、2 288~1 191以及325 aBP以来涠洲岛珊瑚礁快速发育,其发育速率分别为2.21、1.13及1.85 m/ka;在2 476~2 288、1 191~325 aBP珊瑚礁缓慢发育,发育速率分别为0.64、0.48 m/ka。沉积物的生物组分主要为珊瑚、珊瑚藻和软体动物;矿物成分主要为文石和石英。基于珊瑚礁发育速率与气候背景的关系对比,得出涠洲岛珊瑚礁快速发育阶段与全新世大暖期后期、罗马暖期以及现代暖期大致对应;缓慢发育阶段与降温期、黑暗时代冷期后期、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前期大致对应。总体来看,相对高纬度的涠洲岛珊瑚礁的发育快慢受气候冷暖所调控,暖期的气候有利于珊瑚生长和珊瑚礁发育,冷期珊瑚礁发育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U-Th年龄 发育速率 晚全新世 涠洲岛
下载PDF
西沙群岛琛航岛全新世珊瑚礁的起始发育时间及其海平面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覃业曼 余克服 +2 位作者 王瑞 姜伟 许慎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以西沙群岛琛航岛珊瑚礁钻孔为材料,通过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测定了全新世底界的年代;同时利用MAT-253同位素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0~20m层段δ^13C、δ^18O和锶元素的质量分数,以U-Th年龄为基础,结合δ^13C、δ^18O和锶... 以西沙群岛琛航岛珊瑚礁钻孔为材料,通过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测定了全新世底界的年代;同时利用MAT-253同位素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0~20m层段δ^13C、δ^18O和锶元素的质量分数,以U-Th年龄为基础,结合δ^13C、δ^18O和锶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在16~17m之间明显降低这一特点,得到琛航岛全新世珊瑚礁的起始发育时间为距今7900a前,不整合于晚更新世的珊瑚礁体(年代老于110ka)之上,全新世礁体的厚度为16.7m。考虑研究区域新构造活动相对稳定,以及南海现代珊瑚礁的礁坪面与大潮低潮面基本一致,琛科2井的钻孔井位高于现代礁坪约2.9m,推测其起始发育时的位置在现代海平面大潮低潮面之下约13.8m,即西沙群岛海域7900a前的海平面在现代海平面以下约13.8m,近7900a以来海平面上升了至少13.8m。这一结果为理解全新世南海珊瑚礁的发育历史及海平面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珊瑚礁 起始发育时间 海平面 西沙群岛琛航岛
下载PDF
罕见的地表低辐射水平区域:珊瑚礁区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武辉 余克服 +4 位作者 王英辉 刘昕明 汪建君 宁秋云 李英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相对于陆地辐射水平研究,珊瑚礁区的研究较为匮乏。利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南海岸礁和环礁的珊瑚礁区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得到:^(238)U比活度均值为28.96 Bq/kg,^(228)Ra为5.08 Bq/kg,^(226)Ra为3.34 Bq/kg,^(40)K为24.36 Bq/kg。研究... 相对于陆地辐射水平研究,珊瑚礁区的研究较为匮乏。利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南海岸礁和环礁的珊瑚礁区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得到:^(238)U比活度均值为28.96 Bq/kg,^(228)Ra为5.08 Bq/kg,^(226)Ra为3.34 Bq/kg,^(40)K为24.36 Bq/kg。研究发现南海珊瑚礁区沉积物的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显著低于国际推荐值,南海珊瑚礁区沉积物的等当量镭指数为其它中国海区、中国均值、世界均值的等当量镭指数的10%左右,是高辐射本底区域的等当量镭指数的1‰,是地表环境中罕见的低辐射水平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放射性核素 低辐射水平 南海
下载PDF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雯 温铮 +7 位作者 胡利莎 马培振 许铭本 黄学勇 王永刚 王英辉 余克服 王海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9,共8页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底栖贝类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现状及特征,于2015年秋季(10月)与2018年春季(5月)采用水肺潜水截线样条定量调查法对涠洲岛珊瑚礁区6个断...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底栖贝类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现状及特征,于2015年秋季(10月)与2018年春季(5月)采用水肺潜水截线样条定量调查法对涠洲岛珊瑚礁区6个断面的底栖贝类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物种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综合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区共有底栖贝类128种,分别属于多板纲1科1属3种,腹足纲25科46属68种,双壳纲22科31属57种。优势种为斑顶拟舌骨牡蛎、粗衣蛤、刺荔枝螺、马蹄螺、杂色牙螺、青蚶、旗江珧、甲虫螺、蕾丝蟹守螺、珠母爱尔螺。2018年春季定量断面采集到的样品为2纲14科43种,各断面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3.39个/m2、86.94 g/m2、3.31、3.50、0.37。通过对两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发现2015-2018年涠洲岛珊瑚礁区的贝类生物群落呈现良好演替发育趋势。南海珊瑚礁区贝类群落结构可能受到了人为干扰强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全面掌握了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种类、分布区及群落的结构与变化,可为该地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珊瑚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珊瑚礁 底栖贝类 生态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