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喀斯特公路护坡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能 宁世江 +2 位作者 刘合霞 岑华飞 隗红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3-67,73,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对广西喀斯特地区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植被类型调查样方进行了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建议,首先,用先锋植... 通过野外调查,对广西喀斯特地区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植被类型调查样方进行了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建议,首先,用先锋植物(禾本科、蕨类植物)固土后,再种植乡土乔木、灌木植物,如小叶青冈、复羽叶栾树、龙荔、白饭树、青篱柴、广西绣线菊等;其次,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一些竹类或藤本类护坡景观,在达到护坡目的的同时增强观赏性,护坡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乔灌草搭配为最佳,而且要更倾向于乡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喀斯特地貌 植物选择与配置 乡土植物
下载PDF
广西桂中旱区萝卜田耗水特性研究
2
作者 莫凌 蒋倩文 +1 位作者 冯晶晶 廖建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2期6-7,18,共3页
在冬季干旱条件下,测定白萝卜田幼苗期和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耗水特性。结果表明:2个不同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相似,均以表层变化最大,亚表层次之,底层变化稍平缓。幼苗期耗水量为2.45~5.06mm/d,生长期耗水量为... 在冬季干旱条件下,测定白萝卜田幼苗期和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耗水特性。结果表明:2个不同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相似,均以表层变化最大,亚表层次之,底层变化稍平缓。幼苗期耗水量为2.45~5.06mm/d,生长期耗水量为1.92~3.76mm/d。幼苗期于第5d,生长期于第8d,土壤含水量降至11%左右,达到轻度干旱。叶片水势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在轻度干旱状态下,生长期及幼苗期叶片水势均值分别为-0.89MPa、-0.4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田 生长期 土壤含水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秦惠珍 邹蓉 +2 位作者 柴胜丰 唐健民 韦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4,共8页
以东兴金花茶种子为材料,从种子大小、种皮等生物学特性和浸种时间等方面研究其萌发特性,探讨东兴金花茶种子萌发条件及幼苗光合特性,推测其濒危机制。结果表明,东兴金花茶种子萌发缓慢且不整齐;种皮完整和不带种皮均会延缓种子萌发,降... 以东兴金花茶种子为材料,从种子大小、种皮等生物学特性和浸种时间等方面研究其萌发特性,探讨东兴金花茶种子萌发条件及幼苗光合特性,推测其濒危机制。结果表明,东兴金花茶种子萌发缓慢且不整齐;种皮完整和不带种皮均会延缓种子萌发,降低种子的萌发率,留部分种皮的种子萌发效果和幼苗生长状况最好。种子大小与萌发率呈正相关关系,大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中种子和小种子(p<0.05),但小种子幼苗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大于大种子。东兴金花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浸种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浸种6 h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最高,与其他时长差异显著。东兴金花茶幼苗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属于明显的阴生植物,对强光敏感;CO_(2)饱和点较高,补偿点较低,利用CO_(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东兴金花茶种子存在休眠现象,种子大小和种皮多少均会影响种子萌发。幼苗阶段光照适应幅度窄,强光下易发生光抑制现象,在幼苗阶段增施碳肥可以提升东兴金花茶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光合特性 濒危
下载PDF
喀斯特湿地转变为农用地对土壤有机硫形态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运霜 沈育伊 +6 位作者 曹杨 王紫卉 徐广平 孙英杰 黄科朝 滕秋梅 毛馨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32-2246,共15页
【目的】土壤有机硫形态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能敏感地反映土壤硫库的变化,厘清喀斯特湿地转变为农用地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硫形态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湿地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 【目的】土壤有机硫形态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能敏感地反映土壤硫库的变化,厘清喀斯特湿地转变为农用地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硫形态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湿地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典型桂林会仙喀斯特天然沼泽湿地为对照(沼泽湿地),以由其转变而来的5种土地利用方式,即水稻田、旱地、果园、养殖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20—30和30—40 cm共4个土层的样品,分析各形态有机硫含量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结果】1)与沼泽湿地相比,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全硫储量、酯键硫、碳键硫以及残渣态硫含量均呈降低趋势。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键硫、酯键硫和残渣态硫占有机硫的比例分别为39.08%~63.54%、22.91%~34.28%、13.55%~28.46%,与沼泽湿地相比,酯键硫和残渣态硫占比降低,碳键硫占比升高(P<0.05)。2)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硫含量范围在158.41~442.18 mg/kg,全硫含量范围在180.22~510.83 mg/kg,全硫平均值为345.53 mg/kg,低于世界土壤全硫含量均值(700 m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 cm土层土壤全硫和有机硫含量均值大小整体表现为:湿地>水稻田>旱地>养殖地>果园>弃耕地,湿地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在0—40 cm土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较于沼泽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均降低,水稻田、旱地、果园、养殖地和弃耕地降幅分别为18.19%、27.48%、39.72%、33.81%和51.77%(P<0.05)。【结论】会仙喀斯特天然湿地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全硫和有机硫含量显著下降(P<0.05),全硫含量(98.06~222.87 mg/kg)小于我国南方10省耕作层土壤全硫平均值(299 mg/kg)。土壤有机碳、全氮、含水量和芳基硫酸酯酶是土壤有机硫形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减少湿地人为垦殖,有利于维持会仙喀斯特湿地土壤养分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硫 有机硫形态 芳基硫酸酯酶 土地利用方式 喀斯特湿地
下载PDF
桂林市公路优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的优选及配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能 刘合霞 +2 位作者 岑华飞 隗红燕 宁世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9期144-149,共6页
对桂林市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运用"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进行了优选,结果选出优秀边坡生态绿化植物13种,其中乔木树种5种,灌木种类2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3种;良好边坡生态... 对桂林市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运用"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进行了优选,结果选出优秀边坡生态绿化植物13种,其中乔木树种5种,灌木种类2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3种;良好边坡生态绿化植物31种,包括乔木树种9种,灌木种类15种,草本植物6种,藤本植物3种;结合筛选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被选择与配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桂林市区为中界,对桂林市区以北和以南分别提出了4种配置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边坡生态绿化植被 植物优选与配置 桂林市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5年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磷的影响
6
作者 王紫卉 沈育伊 +7 位作者 毛馨月 褚俊智 徐广平 陈运霜 曹杨 张德楠 黄科朝 孙英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9-1170,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施用量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磷形态转化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评估生物炭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潜力,为生物炭在农林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2017年开展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 【目的】研究不同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施用量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磷形态转化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评估生物炭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潜力,为生物炭在农林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2017年开展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按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百分比,设置0(CK)、0.5%(T1)、1.0%(T2)、2%(T3)、4%(T4)和6%(T5)共6个处理,一次性施用生物炭5年后测定不同处理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的含量。【结果】与CK相比,在0~30 cm土层中,施用生物炭能显著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二钙磷、铝磷、铁磷、八钙磷、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并提高磷素活化系数(P<0.05),降低十钙磷、闭蓄态磷、中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在0~30 cm土层中,不同生物炭处理下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含量平均值的大小分别为铁磷>铝磷>闭蓄态磷>八钙磷>二钙磷>十钙磷,中等活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中稳定性有机磷>高稳定性有机磷。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在同一生物炭处理中,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含量均趋于减少。土壤有效磷分别与pH、有机质、全磷、二钙磷、八钙磷、铝磷、铁磷、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和有效磷具有正向作用;与有机磷组分相比,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更大。【结论】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通过自身中磷素的释放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和磷组分含量,促进土壤中难溶态磷向有效态磷的转化和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提高桉树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和土壤供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磷形态 土壤磷素有效性 桉树人工林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圣女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德楠 张燕钊 +4 位作者 滕秋梅 徐广平 黄科朝 吕仕洪 孙英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47,共12页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大田圣女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施用量,为实现圣女果“化肥减量增效”的绿色产业目标提供依据。设置不施用肥料(CK)、100%化肥处理(SI)、100%微生物菌肥(SM)、化肥减量50%+25%微生物菌肥...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大田圣女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施用量,为实现圣女果“化肥减量增效”的绿色产业目标提供依据。设置不施用肥料(CK)、100%化肥处理(SI)、100%微生物菌肥(SM)、化肥减量50%+25%微生物菌肥(MC1)、化肥减量50%+50%微生物菌肥(MC2)和化肥减量50%+100%微生物菌肥(MC3)6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测定圣女果品质相关的甜度和维生素C(Vc)、硝酸盐、还原糖、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指标,并统计圣女果果实产量。结果表明:与SI处理相比,(1)MC1、MC2和MC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1.9%~23.7%、7.8%~22.5%、2.7%~27.4%和10.2%~51.8%。(2)MC2和MC3处理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6%~18.0%、7.1%~11.8%、28.9%~41.3%和13.3%~18.7%,而真菌减少11.4%~28.1%。(3)MC1、MC2、MC3和SM处理增强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MC1、MC2和MC3处理的增幅分别为8.5%~28.7%、17.3%~80.7%、6.1%~45.1%和33.3%~110%;SM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6.1%、59.3%、30%和85.3%。(4)MC1、MC2和MC3处理可有效降低圣女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8.2%~36.6%,而提高了Vc含量,增幅为16.5%~21.7%;SM处理圣女果果实中Vc、还原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6.9%、34.6%和23.5%,而硝酸盐积累量下降了59.72%。(5)MC1、MC2和MC3处理增收6900~17400元/hm2,其中MC2处理经济效益最高。总之,在圣女果生产中,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改善了土壤肥力及圣女果品质,促进了圣女果增产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化肥减量50%+50%微生物菌肥模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化肥减量 圣女果产量和品质 土壤养分 土壤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减施氮肥配接种固氮菌剂对烤烟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滕秋梅 张德楠 +3 位作者 余丽敏 何成新 张中峰 徐广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2-78,共7页
目前多数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氮肥用量过多成效甚微的问题。为探讨减少氮肥用量且施加固氮菌剂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设置减半氮肥(对照CK)、施全量氮肥(T2)、减半氮肥配接种固氮菌剂(T3)共3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减氮配施... 目前多数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氮肥用量过多成效甚微的问题。为探讨减少氮肥用量且施加固氮菌剂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设置减半氮肥(对照CK)、施全量氮肥(T2)、减半氮肥配接种固氮菌剂(T3)共3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减氮配施固氮菌对不同品种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T2、T3处理下烤烟的株高、茎粗、叶长、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表现为T2>T3;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在T2和T3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T3>T2,真菌数量则表现为T2>T3,其中NC102、KRK26在T3处理下细菌数量比T2分别多44.77%、22.65%;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多33.81%、31.77%;真菌数量比T2分别少19.28%、15.54%。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细菌与叶片全钾、全氮、全磷、株高、叶长、叶宽、茎生物量等均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烤烟在不同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生物量、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减氮配施固氮菌菌剂对不同品种烤烟的影响与全量施氮相似,减氮配施固氮剂可显著改善烤烟生长的土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 固氮菌剂 烤烟 生长 土壤特性
下载PDF
阔叶林下及全光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莫凌 蒋倩文 +1 位作者 冯晶晶 廖建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0期7-9,共3页
为研究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的1年生草珊瑚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与分析其光合参数及光响应曲线,为草珊瑚的林下套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有显... 为研究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阔叶林下和全光下栽培的1年生草珊瑚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与分析其光合参数及光响应曲线,为草珊瑚的林下套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有显著差异,林下草珊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全光照。2种环境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参数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林下草珊瑚叶片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值较全光的高,其余值较低。林下草珊瑚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全光环境,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草珊瑚在透光率30%~40%的阔叶林下生长适应良好,生产上可以利用相应的阔叶林进行林下套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光合特性 林下
下载PDF
香蕉茎叶生物炭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广平 滕秋梅 +7 位作者 沈育伊 邱正强 张德楠 何成新 牟海飞 周龙武 韦绍龙 牟芝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73-2384,共12页
对香蕉(Musa parardisiaca)茎叶废弃物进行500℃厌氧处理制备生物炭,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百分比:CK,0%;C1,1%;C2,2%;C3,3%)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为香蕉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 对香蕉(Musa parardisiaca)茎叶废弃物进行500℃厌氧处理制备生物炭,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百分比:CK,0%;C1,1%;C2,2%;C3,3%)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为香蕉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C1,C2,C3)使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5.4%—34.34%;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分别增加8.07%—35.40%、14.36%—34.21%和11.96%—31.9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98.17%—273.45%、50.82%—140.77%、8.33%—34.26%、36.07%—90.16%、16.74%—63.0%、36.04%—84.73%、22.57%—288.09%和33.77%—124.70%;土壤pH值增加了1.38—1.99个单位。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3.94%—78.87%、7.84%—29.51%、32.95%—95.45%和36.78%—112.64%;土壤可培养细菌、固氮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提高了2.45%—13.07%、14.10%—78.31%和6.64%—19.14%;可培养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5.38%—23.19%和4.73%—28.13%,均以3%处理效果明显。Biolog-Eco分析的每孔平均吸光度值(AWCD)、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有所提高。香蕉黄叶率、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香蕉茎叶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香蕉茎叶生物炭通过对蕉园酸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施用量在3%时,对蕉园土壤培肥效应和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作用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酸化土壤的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叶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香蕉枯萎病
下载PDF
配施复合微生物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德楠 张燕钊 +4 位作者 滕秋梅 何成新 孙英杰 张中峰 徐广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3-1630,共8页
【目的】探索复合微生物肥配施农家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复合微生物肥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火龙果园开展施用农家肥、复合微生物肥、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田间试验,... 【目的】探索复合微生物肥配施农家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复合微生物肥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火龙果园开展施用农家肥、复合微生物肥、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田间试验,设9个施肥处理(T1~T9处理),以不施农家肥和不施复合微生物肥为对照(CK),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火龙果园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增加,抑制真菌生长,增强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中,T9处理(复合微生物肥3.0 kg/株+农家肥2.5 kg/株)对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其土壤SOM、TN、TP、TK、AN、AP和AK含量分别较CK提高65%、31%、83%、37%、62%、47%和31%,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分别增加22%、86%、63%和84%,真菌数量减少49%,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51%、60%、162%、55%和83%。【结论】在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配施复合微生物肥和农家肥,可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酵母菌数量及抑制真菌数量和增强土壤酶活性而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尤其以施用2.50 kg/株农家肥+3.00 kg/株复合微生物肥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园 石漠化地区 复合微生物肥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桂林市庭院观赏树种的优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能 宁世江 +2 位作者 李虹 隗红燕 邹玲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318-5323,共6页
通过改进的"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庭院341种绿化树种进行选择,筛选出优良庭院观赏树种139种,其中包括基调树种8种、骨干树种22种、一般树种50种、潜在价值树种59种;为丰富该城区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根据各分... 通过改进的"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庭院341种绿化树种进行选择,筛选出优良庭院观赏树种139种,其中包括基调树种8种、骨干树种22种、一般树种50种、潜在价值树种59种;为丰富该城区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根据各分类等级中树种的选择结果以及综合评分等因素,分别从骨干树种和潜在价值树种中建议提升为基调树种的有4种,从一般树种和潜在价值树种中建议提升为骨干树种的有11种,从潜在价值树种中建议提升为一般树种的有3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 观赏树种 优选 桂林市
下载PDF
桂北中高海拔丘陵山区罗汉果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燕钊 徐广平 +4 位作者 周龙武 滕秋梅 何文 张中峰 张德楠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151-154,共4页
为了探索桂北中高海拔丘陵山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种植基地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品质,分别测定了灰分、总糖、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和氨基酸含量,并将其与永福、湘西产的... 为了探索桂北中高海拔丘陵山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种植基地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品质,分别测定了灰分、总糖、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和氨基酸含量,并将其与永福、湘西产的罗汉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龙胜产罗汉果灰分含量为(7.59±1.05)%,总糖含量为(59.99±6.33)%,蛋白质含量为(21.26±1.68)%,粗纤维含量为(63.25±5.01)%,脂肪含量为(0.09±0.02)%,VC含量为(38.00±3.06)mg/100 g,VE含量为(0.61±0.02)mg/100 g;龙胜产罗汉果的蛋白质、VE和脂肪含量比永福产罗汉果分别高7.37%、3.39%和12.50%,总糖、粗纤维和灰分含量龙胜产罗汉果分别为59.99%、63.25%和7.59%,略低于永福产罗汉果66.70%、69.16%和8.72%;龙胜产罗汉果灰分、总糖、蛋白质、粗纤维和VC含量分别是湘西产罗汉果相关成分含量最大值的1.61、1.99、2.46、1.38和4.85倍;龙胜产罗汉果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8.20%,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7种,占氨基酸总量为31%,其氨基酸组成与永福产的罗汉果基本一致,只是含量上略有差异。桂北丘陵山区龙胜产罗汉果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和VC等较高,品质优异,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宜扩大和规模化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氨基酸 营养成分 龙胜各族自治县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Carbon Emiss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A Case Study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14
作者 ZHOU Xinran WANG Jinye +2 位作者 HE Wen WEI Qingqing YANG Yihu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4年第4期870-879,共10页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Guangxi from 2005 to 2017,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urban carbon emissions in Guangxi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extended STIRPAT model and the Geographically and 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Guangxi from 2005 to 2017,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urban carbon emissions in Guangxi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extended STIRPAT model and the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model.The main findings of our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While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of cities in Guangxi consistently increased from 2005 to 2014,the growth trend slowed after 2014,leading to a stabilization in the total emissions.In addit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mong the cities.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have higher emissions,while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has lower emissions.Finally,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degre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impacts that factors have on carbon emiss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cities.Urban land use is a key factor driving carbon emissions,and i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most cities in Guangxi.Meanwhile,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structure,population urbanization,population concentration,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carbon emissions in Guangxi.The influence of urban roads on carbon emissions is generally positive,while the degree of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has relatively weaker impacts on emissions.In summa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w-carbon transition of Guangxi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cities in Guangxi should implement differentiated urban carbon reduc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focused on optimizing urban land us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carbon emissions GTWR model improved SPIRPAT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 GUANGX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