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易翔 唐安洲 覃颖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8期46-48,共3页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浓度。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IL-10及IL-12浓度,并用22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作...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浓度。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IL-10及IL-12浓度,并用22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鼻咽癌组IL-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浓度在晚期T分期组(T3/T4)明显高于早期T分期组(I/Ⅱ)(P<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IV)明显高于早期临床分期组(I/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在晚期T分期组(T3/T4)明显低于早期T分期组(I/Ⅱ)(P<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IV)明显低于早期临床分期组(I/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0及IL-1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中高浓度的IL-10可能抑制IL-12的产生,帮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避,损害机体肿瘤免疫,从而促进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易翔 覃颖 +4 位作者 温文胜 赵卫民 谢莹 康敏 唐安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D;VEGF-C,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29例足够量同时提取R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D;VEGF-C,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29例足够量同时提取RNA和制作蜡块的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59.6%(34/57)、29.8%(17/57),RT-PCR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89.6%(26/29)及65.5%(19/29),VEGF-C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N1-N3)、晚期T分期组(T3/T4)以及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的VEGF-C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0)、早期T分期组(T1/T2)或者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P<0.05),但是不同年龄、性别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VEGF-D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鼻咽癌中VEGF-C可能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病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下载PDF
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张翼 刘军 +2 位作者 王敏莉 翁敬景 周礼园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中病程组、中长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各40例。四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中病程组、中长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各40例。四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李氏复位法治疗。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短病程组(100.00%)和中长病程组(100.00%)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但与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的9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病程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2.50%,显著高于中长病程组的60.00%和长病程组的52.50%(P <0.05)。结论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病程延长,治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程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