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鼠源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安全性初步评价
1
作者 陈童锦悦 覃绍敏 +6 位作者 韦珏 刘金凤 陈凤莲 许力士 梁晶 兰干球 吴健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试验旨在对竹鼠肠内容物中分离出的3株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对3株受试菌进行生长曲线测定、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小鼠体内安全性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自凝聚性、疏水性等特性测定。... 本试验旨在对竹鼠肠内容物中分离出的3株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对3株受试菌进行生长曲线测定、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小鼠体内安全性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自凝聚性、疏水性等特性测定。结果表明:(1) GL-4、GL-5、GL-8 3株受试菌均生长快,1.5 h即可进入对数生长期、5 h即可达到最大生长量;(2)抗逆性强:3株受试菌在pH2.5的条件下存活率均达到65%以上、在胆盐浓度0.3%和0.5%的环境下仍能继续存活增殖;(3)自凝聚及疏水能力好:孵育到24 h,3株菌的自凝聚率均达到85%以上,GL-5和GL-8的疏水率均高于40%;(4) 3株受试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对小鼠无毒副作用。GL-4、GL-5、GL-8 3株受试菌均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且安全性好,可作为畜禽微生态制剂良好的益生菌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4株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毒力测定及与商品疫苗株抗原性比较
2
作者 黄青红 华俊 +6 位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曾婷婷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谢志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来源4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及现有商品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测定4株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 为了探究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来源4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及现有商品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测定4株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分别制备油乳苗,再与商品疫苗NDV La Sota株、A-Ⅶ株分别接种SPF鸡,收集单因子血清进行HI交叉试验和细胞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为中等毒力毒株,基因Ⅶ型NDV B9、基因Ⅸ型NDV B14、基因Ⅻ型NDV GX01为强毒株;HI交叉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Ⅸ型NDV B14抗原同源性为0.64,抗原性差异微小,其他毒株之间的抗原同源性为0.69~0.99,抗原差异不大;细胞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Ⅸ型NDV B14抗原同源性为0.42,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Ⅱ型疫苗株La Sota抗原同源性为0.47,抗原差异较大,其余毒株及疫苗株La Sota之间抗原差异微小。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筛选NDV疫苗候选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型 抗原性 致病指数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与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许佳乐 陈忠伟 +11 位作者 陈婷婷 许艺兰 全琛宇 卢冰霞 林森 梁盼 曾家家 江新华 秦毅斌 黄广杰 何颖 欧阳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5期102-106,120,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精准、快捷鉴别检测副溶血弧菌(VP)及嗜水气单胞菌(AH)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lh基因及AH aer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VP与AH的双重PCR方法,并... 为建立一种可精准、快捷鉴别检测副溶血弧菌(VP)及嗜水气单胞菌(AH)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lh基因及AH aer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VP与AH的双重PCR方法,并开展了特异性及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VP Tlh和AH aerA基因扩增条带大小分别为500、760 bp;反应体系中Tlh与aerA基因引物最优浓度分别为7.5、10.0 nmol/L,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6.8℃;该方法对VP、AH的最低可检出细菌浓度均为1.2×10^(3)CFU/mL;对地衣芽孢杆菌、微小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阳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维氏气单胞菌、布氏柠檬酸杆菌、豚鼠气单胞菌、霍乱弧菌、拟态弧菌、简氏气单胞菌等其他非目标菌均无交叉反应,仅对VP和AH呈特异性阳性扩增。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快速鉴别诊断VP、AH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为VP、AH等细菌性病原引发的水生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监测及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副溶血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 Tlh基因 aerA基因 快速诊断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娇玲 谢芝勋 +12 位作者 罗思思 李孟 谢丽基 邓显文 谢志勤 曾婷婷 张艳芳 范晴 张民秀 王盛 李丹 韦悠 李小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7,共9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MWCNT-Chi-PtNP)修饰金电极(GE),并吸附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FAdV-4),构建一种新型的电阻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FAdV-4。对传感器的... 将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MWCNT-Chi-PtNP)修饰金电极(GE),并吸附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FAdV-4),构建一种新型的电阻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FAdV-4。对传感器的测试底液及样品孵育时间进行优化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所构建的传感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并对3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以验证该传感器的实用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FAdV-4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测试底液最佳pH值为7.0,样品的最佳孵育时间为30 min,检测线性范围10^(1.46)~10^(4.46)EID50/mL FAdV-4,最低检出限为10^(1.89)EID50/mL FAdV-4(S/N=3);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免疫传感器灵敏度比常规PCR方法(10^(3.46)EID50/mL)FAdV-4高37倍,且该传感器特异性高,稳定性好;该传感器对3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PCR方法和测序结果相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FAdV-4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等优点,为FAdV-4的诊断提供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铂纳米粒子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原文传递
H9N2亚型AIV N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效果
5
作者 李小凤 谢芝勋 +11 位作者 阮志华 李孟 李丹 张民秀 谢志勤 罗思思 韦悠 谢丽基 曾婷婷 张艳芳 黄娇玲 王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旨在探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NP蛋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为研制AIV疫苗奠定基础。试验将H9N2亚型病毒NP基因的扩增产物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P,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IPTG诱... 旨在探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NP蛋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为研制AIV疫苗奠定基础。试验将H9N2亚型病毒NP基因的扩增产物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P,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用NP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和脾细胞培养上清多细胞因子分泌情况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NP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1497 bp,NP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蛋白两种形式存在,Western blot结果可见特异性条带。免疫小鼠后血清产生IgG结合抗体,抗体效价为1∶40000,与对照组相比,IL-2、IL-5、IL-13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01),IL-6分泌量显著提高。IL-4和IL-12 p70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18、GM-CMF、TNF-α、IFN-γ分泌量被抑制,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NP重组蛋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原,为流感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 NP蛋白 原核表达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