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曾广凌 全力 +1 位作者 陶敏 吴霖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本组治疗前,BDN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脑卒中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抗血小板聚集,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脑血氧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熊继君 康嘉明 +1 位作者 崔志春 全杰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脑血氧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SGB组(DS组),各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脑血氧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SGB组(DS组),各40例。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无任何处理;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D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先行SGB,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氧饱和度指标,血清神经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认知功能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脑氧摄取率,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且除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外,DS组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D组与C组(均P<0.05)。DS组患者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均少于C组和D组,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OCD发生率均低于C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SGB可以维持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血流、脑供氧及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及POCD的发生率,具有保护大脑功能的作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星状神经节阻滞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大脑功能 炎症因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LncRNA BDNF-AS靶向miR-765影响缺氧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蒋邦治 唐永刚 +2 位作者 韩志安 陈林坤 韦家俊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3075-3078,3083,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BDNF-AS对缺氧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LncRNA BDNF-AS+模型组、si-NC+模型组、miR-765+模型组、miR-NC+模型组、anti-miR-NC+si-LncRNA BDNF-AS+模型组、anti... 目的探讨LncRNA BDNF-AS对缺氧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LncRNA BDNF-AS+模型组、si-NC+模型组、miR-765+模型组、miR-NC+模型组、anti-miR-NC+si-LncRNA BDNF-AS+模型组、anti-miR-765+si-LncRNA BDNF-AS+模型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BDNF-AS和miR-765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BDNF-AS和miR-76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ncRNA BDNF-AS表达水平升高,miR-765表达水平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Bax表达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抑制LncRNA BDNF-AS表达或过表达miR-765后,PC12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P<0.05)。LncRNA BDNF-AS靶向调控miR-765;抑制miR-765可以逆转低表达LncRNA BDNF-AS对缺氧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影响。结论抑制LncRNA BDNF-AS表达通过靶向调控miR-765抑制缺氧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BDNF-AS miR-765 缺氧缺糖 PC12细胞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1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雪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脑血栓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脑血栓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TG、TC、HDL-C、LDL-C、Barthel指数、NIHSS量表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斑块面积、TG、TC及LDL-C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治疗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显著降低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类/治疗应用 @辛伐他汀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炎性因子等各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通过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炎性因子等各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通过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他汀类药物能够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在抑制炎症、抗氧化应激方面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他汀类 阿司匹林
下载PDF
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妍希 刘卫华 +4 位作者 邓颖 曾辉 毛华琴 阳文功 蒋维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紧急异地救援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12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访... 目的探讨紧急异地救援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12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访谈归纳为3个主题:救援护士工作中的负性心理体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应对技巧。结论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应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开展疾病及应急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救援 护士 心理体验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秦会生 《河北中医》 2008年第7期720-72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口服。2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整脑血管的不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供应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用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唐丽坤 李颖 覃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使用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对104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用改良ABCD2评分法对TIA的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值,104例TIA患者被分... 目的使用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对104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用改良ABCD2评分法对TIA的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值,104例TIA患者被分为4组:极高危组(分值≥11分)、高危(9~10分)、中危(6~8分)和低危组(0~5分),各组1a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分别为100%、68.4%、17.9%、9.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975,P<0.01)。年龄≥60岁(P=0.044)、高血压(P=0.03)、糖尿病HBA.c≥7.0mmol/L(P=0.007)、发作≥60min(P=0.047)、颈内动脉狭窄>70%且有症状(P=0.006),是TIA患者1a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改良ABCD2评分,兼顾了临床特点、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和DWI/TCD影像学表现,更为全面和合理。对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评分越高,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评分 预测 脑梗死 风险
下载PDF
中青年脑梗死不明显发病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段蓓 王哲人 黄永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7-377,388,共2页
脑梗死“进攻”年轻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关其发病因素除了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常见因素外,还要尽可能发现那些不明显的发病因素,以便给予患者准确,合理的救治。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6~2011年共收治45岁以下的脑梗... 脑梗死“进攻”年轻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关其发病因素除了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常见因素外,还要尽可能发现那些不明显的发病因素,以便给予患者准确,合理的救治。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6~2011年共收治45岁以下的脑梗死患者49例,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部CT和/或MRI证实,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青年 不明显发病因素
下载PDF
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水英 唐春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指(趾)间静脉输液的有效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2005年9月-2006年9月,将56例手背、足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按输液单双日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指(趾)间静脉输液的有效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2005年9月-2006年9月,将56例手背、足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按输液单双日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观察组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3-6次后穿刺。比较2组浅静脉充盈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浅静脉充盈优秀率分别为78.57%和51.79%,穿刺成功率2组分别为96.43%和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压指(趾)端静脉穿刺法血管充盈优秀率、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 末端 静脉穿刺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用藕粉增稠剂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郝贵枝 廖丽芳 蒋维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8期41-47,共7页
背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吞咽功能评估及采用增稠食物干预可以改善其预后,有效维持其营养状况,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目前国内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 背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吞咽功能评估及采用增稠食物干预可以改善其预后,有效维持其营养状况,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目前国内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及干预多为量性研究,缺少质性研究,难以深入了解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感知与体验。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深入挖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用藕粉增稠剂的真实体验,为制定和完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用藕粉增稠剂干预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例及其主要照顾者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以了解患者食用藕粉增稠剂的真实体验。主要访谈内容包括:留置管道的负性反应;食用藕粉增稠剂后有何体验及藕粉增稠剂的调配方法是否容易掌握;是否知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的食物类型、进食过程中的体位、饮水及进食药物的管理;是否知晓误吸、呛咳的急救措施。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1)认可食用藕粉增稠剂的作用:食用藕粉增稠剂可满足患者营养摄入需求,保持胃肠道功能稳定;食用藕粉增稠剂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2)藕粉增稠剂方便患者吞咽、提高进食意愿,增强患者疾病恢复的信心。(3)疾病恢复的阻力因素:缺乏进食的安全管理知识,缺乏对误吸的判定及紧急处理知识,患者存在血容量不足风险,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易怒、忧郁的负性情绪。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认可食用藕粉增稠剂的作用,但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阻力因素,护理人员需重点关注疾病恢复的阻力因素,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藕粉 定性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附73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金阶 谈志强 +1 位作者 谢学忠 阳秋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发病1月内血液凝固性状态,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月内血浆DD的含量和TT、APTT、PT、FIB进行检测,将经头颅CT检查确定的HIH 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不同脑出血量分成3组,应用E l...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发病1月内血液凝固性状态,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月内血浆DD的含量和TT、APTT、PT、FIB进行检测,将经头颅CT检查确定的HIH 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不同脑出血量分成3组,应用E 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法测定发病后的第1、2、3、4、5、6、7、10、13、16、19、22、25、28、31 d DD含量,同时作TT、APTT、PT、FIB检测,将观察组所检测的结果与32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果TT、APTT、PT、FIB和DD含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H患者发病1月内血液凝固性增高,其机制与脑出血激活凝血系统和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