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例患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柠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62-165,共4页
总结1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从术者、护理人员因素、术后的护理观察要点来预防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在假性动脉瘤形成后通过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并对患侧肢体、患者的心理、护理配合方... 总结1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从术者、护理人员因素、术后的护理观察要点来预防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在假性动脉瘤形成后通过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并对患侧肢体、患者的心理、护理配合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股动脉血管修补术术后手术切口的护理与术后再次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总结护理经验。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0 d好转出院。通过本案例的分享,使护理人员更清楚地了解介入术后护理上的观察要点以及假性动脉瘤形成后的护理,从而为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降低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医护人员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穿刺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个案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柠羽 梁炳松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个案管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医疗控费管理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性医疗照护模式,其能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持续及协调的照护,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是21世纪健康管理与服务的趋势,具有较好的... 个案管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医疗控费管理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性医疗照护模式,其能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持续及协调的照护,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是21世纪健康管理与服务的趋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已在多个领域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能满足脑卒中患者不同的健康需求并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生存质量,但国内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起步较晚,其体系尚未完善。本文在对个案管理概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脑卒中个案管理的应用模式、应用现状,以及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脑卒中个案管理的实施者、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旨在为完善我国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个案管理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育英 梁炳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5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黛力新和盐酸多塞平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评估,同时进... 目的:评价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黛力新和盐酸多塞平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评估,同时进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NDS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第2周就开始明显改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4、6周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6周后有效率为87.5%,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治疗组治疗14d、28d的NDS和BI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以采用黛力新治疗,同时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多塞平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康复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育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5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 目的探讨血糖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以糖尿病组最高。结论急性脑梗死预后与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梁炳松 李育英 +3 位作者 宋柳全 张岐平 李健 陈英道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法...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法舒地尔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之后观察临床效果,同时采用TCD检测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由(36.93±3.94)cm/s提高到(45.67±8.04)cm/s,对照组由(36.93±4.36)cm/s提高到(40.00±4.55)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法舒地尔 长春西汀
下载PDF
急性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炳松 李育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
进展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与前循环脑梗死相比,残疾率和死亡率更加显著。由于治疗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难度大、临床病理生理相关因素复杂,血管因素在重要环节起作用,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 进展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与前循环脑梗死相比,残疾率和死亡率更加显著。由于治疗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难度大、临床病理生理相关因素复杂,血管因素在重要环节起作用,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对急性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 危险因素 血管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崔华恩 李慧敏 +1 位作者 黎建青 李健 《河北中医》 2018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变化,椎-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快(P<0.05),且治疗组增快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中药疗法 穴位按压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育英 梁炳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9期61-63,共3页
脑小血管病是引起世界上高达1/5中风患者,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脑SVD的微循环障碍、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继发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RI在研究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 脑小血管病是引起世界上高达1/5中风患者,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脑SVD的微循环障碍、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继发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RI在研究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小血管病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微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岐平 李育英 +5 位作者 李海宁 梁炳松 饶源 陈小玲 李健 陈英道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10期898-901,共4页
目的分析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12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支架+药物组,每组56... 目的分析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12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支架+药物组,每组56例。药物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支架+药物组给予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12个月后循环缺血性事件发生率、血管狭窄改善情况和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情况。结果支架+药物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56/56)。支架+药物组治疗后血管狭窄率低于药物组[(15.21±3.74)%比(18.62±4.27)%],但再狭窄率高于药物组[26.79%(15/56)比7.1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药物组治疗后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药物组[8.93%(5/56)比28.57%(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2,P=0.008)。支架+药物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生命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药物组[(2.30±0.36)分比(3.75±0.52)分、(4.11±0.51)分比(6.14±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配合药物方案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总有效率,有助于患者生命质量改善,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药物疗法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