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化疗期间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要素探讨
1
作者 黄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期间的中医证候及辨证要素,为确立、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方法设计中医证候问卷,采集20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四诊资料并进行聚类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步得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医证型,可归类为痰...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期间的中医证候及辨证要素,为确立、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方法设计中医证候问卷,采集20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四诊资料并进行聚类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步得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医证型,可归类为痰瘀互结证、热毒阴伤证、脾虚湿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5类,各证型有统计意义的主要症状如下。痰瘀互结证:头重、舌暗或舌绛、舌下脉络迂曲、苔白;热毒阴伤证:溃疡疼痛、痰涕黄稠、口臭、脉细数、舌红、苔黄、少津;气阴两虚证:口干口渴、少气懒言、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饥不欲食、脉弦、少津、苔少;脾虚湿阻证:耳鸣、食后腹胀、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苔黄腻或白腻、舌胖;气血两虚证: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或舌暗、脉细。结论根据聚类分析及Logistic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将鼻咽癌放化疗期间证候归纳为5个证候群并得出对诊断有意义的主要症状,但其科学性及实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中医证型 放化疗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扶正解毒方联合艾灸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杰 黄韵 +1 位作者 劳国平 梁健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26-3129,3133,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加减联合艾灸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放化疗治疗,之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加减联合艾灸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放化疗治疗,之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艾灸组、中药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状况;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中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艾灸组、中药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 14%、61. 76%、58. 82%,3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中药+艾灸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药+艾灸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Ⅲ级、Ⅳ级患者例数显著减少,且Ⅰ级患者例数/Ⅲ级、Ⅳ级患者例数分别显著少于/多于中药组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后中药+艾灸组、中药组患者口腔内PH值及3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中药+艾灸组显著低于中药组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后3组血清中TGF-β1、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中药+艾灸组显著低于中药组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3组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唾液腺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扶正解毒方加减联合艾灸可有效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并控制炎性反应进展,提升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方加减 艾灸 鼻咽癌 放化疗 口腔黏膜损伤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