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CT血管造影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瑞婷 韦武鹏 +3 位作者 李雪花 覃冬华 胡瑞光 秦超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性质的评估效果,并评价两种方法与DSA评价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共24支大脑中动脉发生血管狭窄。CTA与HR-MRI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面,HR-MRI与DSA呈高度一致性(κ=0.770,P=0.016),CTA与DSA呈中度一致性(κ=0.528,P=0.031)。HR-MRI对大脑中动脉斑块的总检出率及易损斑块、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CTA(P<0.05)。结论 HR-MRI在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方面比CTA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斑块性质 高分辨率磁共振 CT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成像
下载PDF
MRI定量分析脑白质病变程度与脑体积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世宁 罗彦妮 +2 位作者 叶长青 张珏 黄一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索脑白质病变(WML)患者脑体积、WML体积变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8例行头颅MRI检查为WML患者的图像,采用图像分割及自动体积测量软件计算颅内腔体积、脑体积及WML体积。分析不同性别、年龄(≤50岁、51~65岁、66~75岁、&... 目的探索脑白质病变(WML)患者脑体积、WML体积变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8例行头颅MRI检查为WML患者的图像,采用图像分割及自动体积测量软件计算颅内腔体积、脑体积及WML体积。分析不同性别、年龄(≤50岁、51~65岁、66~75岁、>75岁)的标准化脑体积(VB)和标准化WML(VWML)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88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VB分别为(773.79±69.90)‰和(759.69±71.59)‰,VWML分别为4.86(9.01)和4.61(1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75岁比较,≤50岁、51~65岁、66~75岁患者VB均值明显增大(P<0.01)。Spearmen相关分析显示,VWML与年龄呈正相关(r=0.212,P=0.004)。校正年龄及性别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VB与WML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216,P=0.003)。结论 WML男性和女性VB及VWML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长,WML逐渐加重,VB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疾病 脑室 萎缩 认知障碍 性别因素
下载PDF
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瑞婷 欧世宁 +1 位作者 覃东华 秦超 《微创医学》 2016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且伴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 目的探讨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且伴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状态改变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丁苯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瑞婷 周少旦 胡瑞光 《微创医学》 202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性疾病,瘤体破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因而影像学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现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磁共振...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性疾病,瘤体破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因而影像学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现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三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
5
作者 胡瑞婷 覃冬华 +1 位作者 胡瑞光 冯晓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下载GEO数据库中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据,筛选出显著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DAVID)工具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应用STRING软...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下载GEO数据库中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据,筛选出显著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DAVID)工具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应用STRING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分析和找寻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的基因。结果检索到GSE22255和GSE16561两个缺血性脑卒中的数据集,共有99个外周血标本。以P<0. 05,差异倍数>1. 0倍为条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8个,下调3个。GO功能注释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生物过程;主要分子功能为化学因子活性、蛋白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 KEGG通路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和Cytoscape分析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 4、IgG-Fc片段低亲和力受体(FCGR) 3B、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 3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与其他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度最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伴随着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其中HLA-DRB1、PADI4、FCGR3B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差异表达基因 蛋白-蛋白互作分析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韦宁 韦英海 +1 位作者 黎彬如 欧世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mg口服,3次/...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mg口服,3次/d,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y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49/55),对照组为61.82%(3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1.044,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11.24±3.19)分比(23.19±4.06)分,对照组:(18.56±4.03)分比(22.31±4.17)分,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治疗后Hey、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13.12±3.58)μmol/L比(27.36±6.84)μmol/L,(10.33±3.10)mg/L比(18.96±5.38)mg/L;对照组:(16.41±4.76)μmol/L比(28.73±6.32)μmol/L,(13.16±4.02)mg/L比(19.17±5.74)mg/L,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Hey、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ey和CR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脑梗塞 丁苯酞
原文传递
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宁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相关指标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血红细胞计...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相关指标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血红细胞计数等对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线偏移、医院感染、手术、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治疗前Barthel指数(BI)对预后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单因素分析后选出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证实中位线偏移、医院感染、出血量、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BI指数是影响预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上述因素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重要环节,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影响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