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水产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与水产养殖业高质化生态发展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鹏飞 余庆 +4 位作者 罗永巨 秦启伟 刘明珠 肖俊 聂振平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广西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大省,近年来广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病害暴发、养殖环境恶化、抗病功能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应着力推进广西水产重大疫病防控... 广西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大省,近年来广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病害暴发、养殖环境恶化、抗病功能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应着力推进广西水产重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的创新研究,构建广西水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为广西水产养殖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水产疫病防控 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 研究展望 广西
下载PDF
基于形态性状和SSR标记的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胡倩 王齐帅 +5 位作者 黄瑾 朱威霖 陈晓汉 陈秀荔 李艳和 彭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形态分析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8.59%,雄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3.60%;3个南宁群体(AJ,LQ,SL)与JZ群体聚为一类,3个南宁群体间具有较高的形态相似度。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AJ群体和L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SL群体和HK群体次之;LQ群体与SL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最小。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克氏原螯虾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国外引种或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杂交可能是提高克氏原螯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广西酸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乳酸菌的特性研究
3
作者 钟源 张雅雯 +4 位作者 吕健曼 陈美霖 马华威 郭爱玲 唐丹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为开发广西酸笋的纯种发酵工艺,需要筛选出具有较强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以及高产GABA(γ-氨基丁酸)能力的乳酸菌。该研究首先对广西柳州不同厂家的酸笋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为广西酸笋中的主要优势菌... 为开发广西酸笋的纯种发酵工艺,需要筛选出具有较强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以及高产GABA(γ-氨基丁酸)能力的乳酸菌。该研究首先对广西柳州不同厂家的酸笋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为广西酸笋中的主要优势菌属。对筛选出的乳酸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R9和R^(2)5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可达到(99.92±0.13)%和(99.03±0.66)%;菌株R^(2)2产生的GABA含量最高,为(71.77±3.35)μg/mL。对菌株L29、R9、R19、R^(2)2、R^(2)5进行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9、R19、R^(2)5对NaCl浓度≤7%、胆盐浓度≤0.7%、pH 3.5和pH 4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选择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R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19和R^(2)5作为后续酸笋纯种发酵试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笋 乳酸菌 微生物多样性 亚硝酸盐 GABA
下载PDF
广西南部地区“两季稻+两造螺+冬季繁育”综合种养技术
4
作者 潘贤辉 罗勇胜 +3 位作者 王大鹏 曾华忠 周康奇 覃俊奇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田螺科(Viviparidae)包括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螺蛳属(Margarya)、田螺属(Viviparus)、环棱螺属(Bellamya)、角螺属(Angulyagra)等淡水螺品种,统称为田螺,是我国分布最广、养殖最多的大型淡水螺类[1]。其肉味清甜鲜美,风味独特,... 田螺科(Viviparidae)包括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螺蛳属(Margarya)、田螺属(Viviparus)、环棱螺属(Bellamya)、角螺属(Angulyagra)等淡水螺品种,统称为田螺,是我国分布最广、养殖最多的大型淡水螺类[1]。其肉味清甜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可作为部分淡水鱼类及家畜、家禽的饲料,因此成为被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所青睐的传统水产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科 环棱螺 淡水螺类 圆田螺 水产品 淡水鱼类 螺蛳属
下载PDF
广西反季节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5
作者 温守欧 王大鹏 +4 位作者 唐章生 卢智发 赵何勇 黄彩林 陆专灵 《当代水产》 2024年第5期78-79,共2页
小龙虾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主要的水产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面积持续增长。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表明,小龙虾整个产业链总产值达4,580亿元,同比增长8.48%,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960亿元,同比增长16.58%。2022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 小龙虾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主要的水产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面积持续增长。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表明,小龙虾整个产业链总产值达4,580亿元,同比增长8.48%,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960亿元,同比增长16.58%。2022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800万亩,总产量289.07万t,同比分别增长7.69%和9.7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持续增长 养殖面积 反季节 产业链 综合种养技术 较快增长 稻渔综合种养
下载PDF
淡水与半咸水养殖红螯螯虾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6
作者 覃美兰 何俊霖 +3 位作者 卢天和 黄立斌 卢小花 童潼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探究养殖水体盐度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肉质营养的影响,对使用同种饲料养殖的2种红螯螯虾(淡水与半咸水)进行肉质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咸水组虾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氨... 为探究养殖水体盐度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肉质营养的影响,对使用同种饲料养殖的2种红螯螯虾(淡水与半咸水)进行肉质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咸水组虾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氨基酸总含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低于淡水养殖组,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饱和脂肪酸以及油酸含量均高于淡水组。2种不同养殖环境的红螯螯虾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2种均为精氨酸、谷氨酸,该研究为不同养殖环境提升红螯螯虾养殖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营养成分 淡水 半咸水
下载PDF
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瑞昌 刘璐 +4 位作者 马之瑞 袁丽 罗永巨 包玉龙 严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3-70,共8页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质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 LC-MS/MS)...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质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 LC-MS/MS)技术手段,鉴定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鱼肉差异蛋白,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分析。结果在两种鱼肉中共鉴定到蛋白3684个,其中共检测到差异表达的蛋白为26个。与传统池塘养殖的鱼肉相比,流水槽养殖的鱼肉中磷酸化酶b激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腺苷酸琥珀酸酶、蛋白酶体抑制剂等蛋白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胞质脂肪酸结合蛋白1/2、Ⅻ型胶原蛋白、线粒体导肽水解酶β等表达量则显著降低。这些差异蛋白与机体内蛋白质、脂肪的累积紧密相关,这可能也是本研究中观察到流水槽养殖罗非鱼鱼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因之一。生物学功能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分布在转运活性方面,而差异蛋白功能通路的富集结果表明大多数差异蛋白与心肌的收缩、甲状腺激素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细胞内吞作用有关。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差异蛋白和关键代谢通路与鱼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为阐明流水槽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肉品质的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后续贮藏、加工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槽养殖 罗非鱼 蛋白组学 蛋白酶体 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研究2个禾花鲤群体和野生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潘贤辉 周康奇 +9 位作者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文露婷 潘志忠 邓潜 罗辉 叶华 林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40,共8页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全州禾花鲤(Quanzhou Procypris merus)、融水禾花鲤(Rongshui P.merus)和野生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927~930 bp,共统计变异位点53个;A、...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全州禾花鲤(Quanzhou Procypris merus)、融水禾花鲤(Rongshui P.merus)和野生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927~930 bp,共统计变异位点5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2.9%、14%和19.7%,A+T(66.3%)明显高于G+C(33.7%);总体的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40个、0.95和0.008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459。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为897~899 bp,共统计变异位点3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6.7%、28.5%、17.8%和27%,且A+T(55.2%)高于G+C(44.8%);总体的h为25个,Hd为0.91,π为0.00316;Fst值为0.19143。在3个群体内和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在0.003~0.009和0.003~0.01,远小于种群分类水平0.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7.54%(D-loop)和80.86%(COI)变异来自群体间变异,22.46%(D-loop)和19.14%(COI)来自群体内变异。单倍型进化树和网络图显示,全州禾花鲤和野鲤群体均存在单独聚为一支的单倍型,而融水群体未出现单独成支现象。研究表明,线粒体D-loop区作为反映3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灵敏度要高于COI基因,并且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综上,3个群体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禾花鲤(Procypris merus)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的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康 王伟峰 +2 位作者 陈秀荔 朱威霖 王焕岭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为揭示中国大獭蛤(Lutraria maxima)遗传多样性现状,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了北海、涠洲岛、湛江、厦门、福州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基于Cytb和D-Loop序列获得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3和27,总体单倍... 为揭示中国大獭蛤(Lutraria maxima)遗传多样性现状,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了北海、涠洲岛、湛江、厦门、福州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基于Cytb和D-Loop序列获得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3和27,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345±0.0303/0.0023±0.0014、0.4456±0.0498/0.0014±0.0013。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显示,99.68%(Cytb)和10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内,0.32%(Cytb)和-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8~0.0029(Cytb)和0.0008~0.0020(D-Loop),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分别为-0.0080~0.0101(Cytb)和-0.0143^-0.0072(D-Loop),且均无显著分化(P>0.05)。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值均为负值(P<0.05),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呈现单峰型,这些都表明大獭蛤种群在近期经历过扩张现象,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为1.3×104~6.6×104年。上述结果表明,大獭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的特征,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可作为一个管理保护单位。研究可为中国东、南海沿岸地区大獭蛤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獭蛤 遗传多样性 CYTB D-LOOP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庆 刘明珠 +9 位作者 肖贺贺 吴思婷 董德信 覃仙玲 朱冬琳 陈宪云 陆兰天 聂振平 罗永巨 李鹏飞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46-252,共7页
为突破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的技术瓶颈,提高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人工育苗成活率和育苗质量,开展适合于广西地区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研究。本研究明确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所需的适宜的光照... 为突破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的技术瓶颈,提高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人工育苗成活率和育苗质量,开展适合于广西地区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研究。本研究明确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所需的适宜的光照强度、水体盐度、温度、溶氧和氨氮含量等水环境因子,探讨了生物饵料营养强化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 000~3 500 lux,水温28~31℃,盐度28‰~31‰,水体的溶氧量>6 mg/L的育苗条件下,石斑鱼鱼苗生长情况良好,育苗成活率达到10.5%,幼鱼平均全长25.5 mm。试验还表明,对生物饵料进行营养强化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育苗成活率。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广西海水养殖业良种化进程、促进广西地区石斑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工厂化健康育苗 水环境因子 生物饵料 营养强化 石斑鱼养殖 广西
下载PDF
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明珠 余庆 +9 位作者 肖贺贺 吴思婷 覃仙玲 黎思巧 陈宪云 陆兰天 聂振平 罗永巨 肖俊 李鹏飞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本研究针对广西地区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开发区域定制化的灭活疫苗,以实现鱼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首先,对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培养基的最适pH值,以及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影响进行研... 本研究针对广西地区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开发区域定制化的灭活疫苗,以实现鱼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首先,对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培养基的最适pH值,以及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影响进行研究;随后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并在细胞水平和斑点叉尾鮰活体水平上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开展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浓度与菌液OD值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E-10 x+0.1399,R 2=0.975 4。用于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LB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7.5,且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能显著促进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研究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在细胞水平和鱼活体水平均安全无毒,且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率可达到75%。据此,本研究初步建立起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嗜水气单胞菌 灭活疫苗 制备条件优化 免疫保护 水产养殖
下载PDF
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蔚 张立 +8 位作者 彭金霞 何苹萍 韦嫔媛 张兴志 官俊良 卓晓菲 赵文彬 郑惠芳 李琼珍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6期7-13,共7页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均在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死亡牡蛎体内携带细菌在正常范围且无寄生虫病原感染。2017年5月钦州港及大风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海区盐度分别在18~25、20~30,大风江的盐度高于正常年份,钦州港与大风江分别有36%、81%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抽查点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2019年3—4月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海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最靠近河口的大风江持续16 d盐度高于25,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分别有19%、41%、96%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同一海域不同抽查点的死亡率不同,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广西钦州大蚝春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蚝长期受到高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大蚝 死亡原因 盐度 病死率
下载PDF
广西禾花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康奇 潘贤辉 +7 位作者 林勇 杜雪松 黄姻 潘志忠 文露婷 覃俊奇 张芬 陈忠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9-165,共7页
为探索广西禾花鲤(Rice flower carp)形态形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择全州禾花鲤(QZ)和融水金边禾花鲤(RS)各133尾,分别测定体质量、体长、全长、体宽、体高、头长、吻长、眼间距、尾柄高、尾柄长共10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 为探索广西禾花鲤(Rice flower carp)形态形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择全州禾花鲤(QZ)和融水金边禾花鲤(RS)各133尾,分别测定体质量、体长、全长、体宽、体高、头长、吻长、眼间距、尾柄高、尾柄长共10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以体质量为依变量,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相关系数、相关指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全州禾花鲤的全长、体宽和体高3个形态性状和融水金边禾花鲤4个形态性状(体长、全长、体高和头长)与体质量的通径系数、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2个群体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R均大于0.85,说明所选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主要性状。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以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宽(X4)和头长(X6)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QZ与RS的回归方程:lgY=-0.990+1.735lgX1+0.432lgX4+0.790lgX3和lgY=-0.774+1.022lgX1+0.438lgX3+0.574lgX2+0.689lgX6。综上,在全州禾花鲤的选育过程中,全长、体高、体宽可作为重要的测量指标,而在融水金边禾花鲤的选育过程中,则以全长、体长、体高和头长为重要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稻田养殖红螯螯虾个体大小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慧赞 吕敏 +7 位作者 杨彦豪 卢天和 童潼 梁俊杰 杨秋月 张琴 黄峥 王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了解稻田养殖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大小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稻田养殖红螯螯虾大个体(RB)组和小个体(RS)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多样性、指示物种、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结... 为了解稻田养殖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大小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稻田养殖红螯螯虾大个体(RB)组和小个体(RS)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多样性、指示物种、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RB组共产生615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RS组共产生602个OTUs,共有OTUs为345个,特有OTUs分别为270个和257个。RB组和RS组的优势菌群相似,门水平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属水平主要为Candidatus Bacilloplasm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梭菌属(Clostridium)等,但菌群组成存在差异。另外,RB组和RS组的指示物种和菌群代谢功能也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红螯螯虾个体大小与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功能有关,在相同的养殖环境和饲养方法条件下,肠道微生物可作为内在因素影响红螯螯虾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肠道菌群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生长性能
下载PDF
广西洪潮江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汇娟 刘培钦 +2 位作者 伍洁丽 廖洪平 何安尤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1,共7页
研究洪潮江水库浮游藻类的功能类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了解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水库环境状况的评价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夏(6月)和2019年冬(1月)对洪潮江水库9个采样点的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进行研究。洪潮... 研究洪潮江水库浮游藻类的功能类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了解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水库环境状况的评价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夏(6月)和2019年冬(1月)对洪潮江水库9个采样点的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进行研究。洪潮江水库在夏冬2个季节中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59属,分别归属于17个功能类群。Sn功能类群包含拟柱孢藻,是洪潮江水库的主要优势种,洪潮江水库较高的温度、磷限制环境以及较高的浊度是拟柱孢藻占据优势并在夏季产生水华的主要原因。功能类群L_(m)主要包含微囊藻,在部分采样点与拟柱孢藻共同占据优势,表明拟柱孢藻和微囊藻之间存在较大种间竞争。其他优势功能类群包括Lo(以多甲藻为主)、H(以鱼腥藻为主)、P(直链藻)、Y(隐藻属),均属于中-富营养到富营养型的种类。环境监测表明,洪潮江水库磷含量较低,氮磷比高达200,该水体可能为磷限制。水库夏季均温为30.5℃,冬季均温为13.6℃,夏季硝态氮、氨氮、溶氧含量和透明度显著低于冬季。皮尔森相关系数和RDA分析表明,浊度、高锰酸钾指数、TN、氨氮、DO、透明度等是影响大部分功能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而上述环境参数中高锰酸钾指数、浊度与大部分功能类群呈正相关,TN、氨氮、透明度以及DO与功能群呈负相关。根据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组成可以判断洪潮江水库为中、富营养化,而拟柱孢藻和微囊藻为优势的具有产毒潜力的蓝藻将会对水库水质安全产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功能群 拟柱孢藻 理化因子 洪潮江水库
下载PDF
水环境镉污染对养殖鱼类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芳 肖俊 罗永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66-171,共6页
镉是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在体内的大量累积会对机体各器官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镉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生动物体内镉残留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极大制约了我... 镉是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在体内的大量累积会对机体各器官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镉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生动物体内镉残留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极大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同时水生动物体内存在的镉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代检测技术的逐步完善,为研究重金属镉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以鱼类为代表生物,概述重金属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累积分布情况,并论述镉残留的危害,旨在更好地响应我国水产品“提质增效”这一方针,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健康养殖 重金属 检测方法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广西罗非鱼亲鱼越冬培育试验
17
作者 肖俊 何福玲 +6 位作者 郭忠宝 钟欢 陈文治 唐瞻杨 单丹 梁军能 罗永巨 《水产科技情报》 2016年第5期231-235,共5页
采用搭建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保温,结合特定培育方法对罗非鱼亲鱼进行越冬期培育,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组织学切片对越冬期培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经过越冬养殖,培育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26和543 g,成活率... 采用搭建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保温,结合特定培育方法对罗非鱼亲鱼进行越冬期培育,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组织学切片对越冬期培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经过越冬养殖,培育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26和543 g,成活率分别为99.9%和98.8%,产卵量分别为(2 137±374)和(1 784±184)粒,平均体质量产卵量分别为(4.06±0.32)和(3.29±0.43)粒/g,出苗数分别为(1723±153)和(1168±143)尾,孵化率分别为(80.6±5.9)%和(65.5±2.7)%,培育组的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能实现亲鱼安全越冬,同时加强越冬期培育还能提高罗非鱼亲鱼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亲鱼 越冬 培育 繁殖性能
下载PDF
珠江水域(广西段)三年禁渔期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耀全 何安尤 +4 位作者 施军 王大鹏 吴伟军 雷建军 李育森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珠江水域自2011年起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每年4月1日至6月1日禁渔。为了解禁渔期对鱼类资源的修复效果,自2011年禁渔期开始起,在广西重要禁渔江河设置调查采样断面,收集渔民每年3月份和6月份每天的渔获物数据,对渔获物的结构、捕获量及... 珠江水域自2011年起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每年4月1日至6月1日禁渔。为了解禁渔期对鱼类资源的修复效果,自2011年禁渔期开始起,在广西重要禁渔江河设置调查采样断面,收集渔民每年3月份和6月份每天的渔获物数据,对渔获物的结构、捕获量及多样性等数据变化进行分析评估。渔民的捕捞方式以网捕为主,辅以钓捕和笼捕。3年共调查14个断面,59户渔民,总计110个月2 798 d,捕获的鱼类4目10科29属34种,共18867.85 kg,其中鲤形目鱼类占总种数的55.88%。实行禁渔期后,江河渔业资源呈现增加趋势,66.67%的断面后一年度的日均鱼类捕获数量比前一年度高,53.85%的断面后一年度的日均鱼类捕获质量比前一年度高。但3个调查年度捕获的鱼类种类数变化不大,不到广西鱼类种类数量的1/10,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低至1.560。调查结果表明,禁渔期制度已初见成效,但效果有限,每年2个月的禁渔期无法改变江河鱼类资源枯竭问题,应通过延长禁渔时间、限制捕捞、人工增殖等手段多层面开展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才能达到有效修复渔业资源及渔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水域 广西段 禁渔期 效果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褐石斑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钟声平 蒋艳 +4 位作者 陈秀荔 赵永贞 赵龙岩 刘永宏 黄国强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9-726,共8页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HN)、福建厦门(XM)和韩国济州岛(HG)3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谱系结构和群体扩张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石斑鱼3个地理种群(88个个体)共检测出18个多态位点,共有7种单倍型;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且单倍型在群体间分布不均,韩国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中国海南和厦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距离最远的韩国群体和中国海南群体遗传分化最高(F_(ST)=0.177 5),地理距离最近的中国海南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分化最低(F_(ST)=0.013 4)。Mantel检验结果显示,3个褐石斑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相关,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 IBD)是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F_(ST)=0.097 1)。褐石斑鱼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图表现为简单星形结构,符合群体扩张的历史特征。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也证实西太平洋海区褐石斑鱼群体存在扩张的历史特征。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区的褐石斑鱼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种质资源极易受到渔业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衰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急需加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石斑鱼 种质资源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基于mt COI、Cyt b、D-loop序列的南方多鳞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0
作者 彭敏 肖珊 +10 位作者 姚久祥 潘传燕 李旻 高雪梅 冯鹏霏 李满园 曾地刚 朱威霖 杨春玲 蒋伟明 陈秀荔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分析中国南部沿海多鳞鱚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多鳞鱚种质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基于线粒体COI、Cyt b、D-loop基因序列对福建厦门(XM)、广东阳江(YJ)、海南海口(HK)和广西北海(BH)的4个多鳞鱚(Sillago sihama)群... 分析中国南部沿海多鳞鱚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多鳞鱚种质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基于线粒体COI、Cyt b、D-loop基因序列对福建厦门(XM)、广东阳江(YJ)、海南海口(HK)和广西北海(BH)的4个多鳞鱚(Sillago sihama)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4个多鳞鱚群体195条线粒体COI+Cyt b+D-loop片段序列。结果表明,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8266~0.9878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098~0.00257,整体H_(d)与π分别为0.92784和0.00158。遗传分化系数(F_(st))和基因流(N_(m))分别为0.00075~0.14888和1.429205~333.0833。将4个地理群体分成不同组合进行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内变异比例为93.33%,南海群体和东海群体的组内变异比例为86.57%,琼州海峡东西群体的组内变异比例为94.49%。基于COI、Cyt b和D-loop的分析结果,厦门群体和北海、海口、阳江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可作为两个管理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线粒体DNA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