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树锋 段小嬿 +1 位作者 关浩增 陈英 《内科》 2013年第1期4-6,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老年人 高血压 超敏C反应蛋白 IL-6 TNF-α
下载PDF
针刺联用普罗布考对老年性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浆ox-LDL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东挺 蒋美媛 +1 位作者 郭清 李秋佳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联合普罗布考对老年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药联用组各20例,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IMT...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联合普罗布考对老年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药联用组各20例,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IMT及斑块大小,检测血浆ox-LDL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降低血浆ox-LDL水平,针药联用组改善程度较针刺组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用普罗布考有协同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降低IMT和抑制ox-LDL的形成,起到稳定和清除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中层厚度 血浆OX-LDL 针灸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维 夏豪 +5 位作者 庞明 史文 苏卫红 郭清 梁湘琪 周芸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脉压指数(PPI)分为A组68例,B组62例。统计并计算各组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脉压指数(PPI)分为A组68例,B组62例。统计并计算各组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EF)、射血分数(FS)。结果年龄、病程、PPI、PP、SBP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DBP与LVMI负相关(P<0.01)。PPI≥0.5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PI<0.5的患者(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脉压指数 左室肥厚 老年人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标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海涓 刘文伟 +2 位作者 陆林林 肖玉华 蒋裕娟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标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标尺定位后进行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标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标尺定位后进行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进针时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针时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皮下出血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微(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腹部注射定位标尺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局部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腹部皮下注射 定位标尺
下载PDF
短期大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英 刘波 +2 位作者 段小嬿 吴相慰 关浩增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观察短期大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CD40L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口服普伐他汀片40 mg/d,B组口服普伐他汀片20 mg/d,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分别测定CRP和CD... 目的观察短期大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CD40L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口服普伐他汀片40 mg/d,B组口服普伐他汀片20 mg/d,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分别测定CRP和CD40L。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和CD40L在治疗后3 d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以40 mg普伐他汀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普伐他汀可抑制患者炎性反应,且大剂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普伐他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短期大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和MMP-9、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英 段小嬿 +1 位作者 吴相慰 张树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d后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黏附因子40L型(CD40L)的变化。方法: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口服普伐他汀片40mg/d,B组口服普伐他汀片20mg/d,治... 目的:观察大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d后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黏附因子40L型(CD40L)的变化。方法: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口服普伐他汀片40mg/d,B组口服普伐他汀片20mg/d,治疗前及治疗3d后分别测定CRP和MMP-9、CD40L。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和MMP-9、CD40L在治疗后3d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以A组更明显(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普伐他汀可抑制炎性反应,且大剂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普伐他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连秋 《内科》 2007年第4期691-692,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规律和特点,以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突发AMI情况,总结其发病规律,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2例老年AMI患者每天的6...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规律和特点,以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突发AMI情况,总结其发病规律,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2例老年AMI患者每天的6:00~9:00、18:00~21:00是发病高峰期,分别占35.71%、23.81%;51.14%患者在发病6h后才被察觉和诊断;80.95%患者有典型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发病前患有其他疾病;88.10%有明显诱因;病死率26.19%。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突发心肌梗死其发病高峰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发病后发现不够及时,多数患者有典型首发症状,发病前均有其他疾病和明显诱因。应实施预见性护理,及早发现病情,随时做好急救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心肌梗死 发病特点 护理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相关因素与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湘琦 《内科》 2007年第5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抑郁 护理
下载PDF
护患危机的识别与防范
9
作者 黄连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5期70-71,共2页
危机是潜藏的祸根,事故的前奏。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护理危机中,护患危机最为重要,如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就会引发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严重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临床护士特别是护士长应掌握护患... 危机是潜藏的祸根,事故的前奏。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护理危机中,护患危机最为重要,如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就会引发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严重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临床护士特别是护士长应掌握护患危机的来源,在工作中学会识别危机,防范危机和处理危机,避免医疗事故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 护患 识别 医疗事故 护理工作 医疗工作 医疗纠纷 临床护士
下载PDF
基于食物特异性IgG分级的饮食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黎静 朱松山 蒋美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特异性IgG分级的饮食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并进行分级。两组均给予高血压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特异性IgG分级的饮食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并进行分级。两组均给予高血压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低盐饮食,观察组接受基于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的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的食物IgG分级,以及入院时、出院前、出院1个月和3个月的高血压分级。结果两组主要不耐受食物IgG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1个月时,两组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均高于出院前的比例(均P <0. 05);出院后3个月时,对照组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仍高于出院前的比例(P <0. 05),但在观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入院时、出院前两组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高血压分级3级、2级的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根据食物特异性IgG进行饮食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食物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饮食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护理纠纷发生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11
作者 黄连秋 《医学文选》 200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纠纷 成因 防范措施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潘洁妮 何丽娜 周聪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2个月,比...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心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6.77%比82.26%,P=0.008);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QRS波时限[(103.87±9.70)ms比(94.12±8.93)ms]、QTc间期[(432.37±33.24)ms比(418.96±29.64)ms]、平面QRS-T夹角[(59.75±26.61)°比(48.19±22.30)°]、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12.84±3.40)cm/s比(11.39±3.11)cm/s]、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1.20±0.58)μg/L比(0.75±0.47)μg/L]、糖类抗原125[(19.10±9.24)U/ml比(13.93±7.85)U/ml]、半乳凝素-3[(4.72±2.25)μg/L比(3.28±1.65)μg/L]、心肌肌钙蛋白I[(1.93±0.97)μg/L比(1.46±0.85)μg/L]水平均显著下降,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1.18±0.30)比(1.31±0.2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12.90±3.76)cm/s比(14.49±3.25)cm/s]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AHF患者疗效显著,且心电图指标与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贝那普利
下载PDF
冠心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相关性与研究现状
13
作者 黄万众 苏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7期1212-1216,共5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我国冠心病据推测患病人数1139万人,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1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住院风险分别...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我国冠心病据推测患病人数1139万人,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1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住院风险分别增加约2倍和5倍,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概率最高≥80%,心理疾病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共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回顾了心理心脏病学的历史及中国心理心脏病学的发展,从双心医学的提出到相关专家共识的发布,强调了心理因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最新研究对心理心脏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涉及风险因素评估、遗传及生物学指标、疾病识别与筛查、药物治疗以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对证据相对充分的干预方式进行介绍,同时涉及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针对现有研究的矛盾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心理心脏病学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设想。倡导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调查心理心脏健康的早期决定因素,以及不同生命阶段干预的影响,着眼于发展个性化的心理心脏病学方法,将基因、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融合起来,为个体患者定制预防和治疗策略,探寻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更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精神心理疾病 心理心脏病学
原文传递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欧东波 王琦 +3 位作者 冯光琴 李维 黄晓莲 韦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反搏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反搏组在...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反搏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反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LVEF、NYHA心功能分级、血肌酐(Scr)、24 h尿量、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AT)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结果2组最终均有40例病人完成治疗,治疗前2组NT-proBNP、LVEF、NYHA分级、Scr、24 h尿量、VO_(2)max、AT、A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 d后,2组NT-proBNP、NYHA分级Ⅱ级比例、Scr、24 h尿量以及反搏组VO_(2)max、AT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反搏组LVEF、NYHA分级Ⅱ级比例、24 h尿量、VO_(2)max、AT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ECP对于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是相对低风险、无创的辅助治疗,短期可以观察到尿量增加、心功能改善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莫利容 刘文伟 曾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对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随机方法加以采用,将120例年龄大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个小组,其中,前者对常规护理方案加以采用,后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案... 对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随机方法加以采用,将120例年龄大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个小组,其中,前者对常规护理方案加以采用,后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施以奥马哈而框架的护理模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对干预前后的血压值、静息心率值做对比分析,此外,针对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对应的护理之前与之后2w、8w以及12w的血压以及静息心率值进行比较。结果:分别在接受对应的干预处理之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静息心率3项指标均较之干预之前表现出程度各不相同的降低,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另外,干预以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要低(P<0.05),但是从干预之后的舒张压指标上来看,两个小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接受干预之后的12w,试验组患者的SF-36总分及其各维度分值与干预之前升高得很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患者血压可以在较为明显的程度上得到控制,同时,该护理模式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亦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时间的缩短以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老年高血压患者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