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边境县性服务小姐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怡 刘伟 +2 位作者 Ted.Hammett 蒙东华 向绍密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中越边境县的本土及跨境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方法在该边境县调查145名性服务小姐,对她们进行访谈式调查,同时检测HIV抗体以了解艾滋病... 目的了解广西中越边境县的本土及跨境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方法在该边境县调查145名性服务小姐,对她们进行访谈式调查,同时检测HIV抗体以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不同类别的性服务小姐基本上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答对70%以上问题的性服务小姐占81.4%;本土性服务小姐与不相识的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88.4%,跨境性服务小姐的比率为39.5%(χ2=29.3,P<0.01)。血清学结果显示跨境性服务小姐的HIV阳性检出率为4.3%,本土性服务小姐的HIV阳性检出率为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结论本土与跨境的性服务小姐都存在感染HIV的风险,尤以跨境性服务小姐为甚,当地在将来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中应注意把当地的跨境性服务小姐纳入重点宣教及干预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边境 女性性工作者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HIV-1耐药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2
作者 苏齐鉴 周平 +8 位作者 闭志友 肖信 邓伟 岑平 蓝光华 蒋俊俊 梁冰玉 刘伟 梁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扩增pol基因并测序,分析HIV-1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获得86例患者的HIV-1pol序列,其中15...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扩增pol基因并测序,分析HIV-1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获得86例患者的HIV-1pol序列,其中15例轻度以上耐药,耐药率为17.4%(15/86)。服药依从性为50%-90%的患者,耐药率高于服药依从性≥90%的患者(OR=8.591,P=0.030);治疗1年-者,耐药率高于治疗时间〈1年者(OR=8.089,P〈0.030);农民患者的耐药率高于其他职业和无业人员(OR=4.223,P=0.017)。结论抗病毒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职业因素与耐药有关,服药依从性低于90%、抗病毒治疗1年-、职业为农民的患者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 耐药性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暗娼健康风险减少干预策略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月姣 梁绍伶 +8 位作者 刘伟 何波 古雅才 梁凤琴 农丽萍 闭素章 梁红 赵绍基 廖苏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72-1473,共2页
目的 探讨开展减少暗娼由性服务而引起的健康风险干预的策略与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预防干预和治疗服务相结合的策略措施 ,建立妇女健康中心 (WHC) ,一方面深入服务场所 ,利用行为改变理论为暗娼及业主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咨... 目的 探讨开展减少暗娼由性服务而引起的健康风险干预的策略与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预防干预和治疗服务相结合的策略措施 ,建立妇女健康中心 (WHC) ,一方面深入服务场所 ,利用行为改变理论为暗娼及业主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引导正确的求医行为和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另一方面在WHC和诊所内提供性病病征处理服务。结果 妇女性病 /艾滋病知识水平、患病意识及正确的求医行为和安全套的使用率逐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妇女已处于行为改变的知识掌握阶段 ,但患病意识及正确的求医行为和安全套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策略与方法在暗娼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中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 干预策略 暗娼 性病 艾滋病 方法学
下载PDF
HIV感染者血清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力 孙斌 +3 位作者 郭松超 刘伟 肖德强 梁富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机体血清Zn、Fe、Cu、Mn 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今后对HIV感染者采取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免疫印迹法确认的成年无症状HIV感染者50例,采用电感耦合...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机体血清Zn、Fe、Cu、Mn 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今后对HIV感染者采取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免疫印迹法确认的成年无症状HIV感染者50例,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血清中锌(Zn)、铁(Fe)、铜(Cu)、锰(Mn)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与正常值相比,HIV感染者血清中Zn、Fe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Cu、Mn含量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尽管HIV感染者尚未出现明显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但血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平衡已遭破坏。这可能是HIV感染者健康损伤的早期表现。提示对HIV感染者应尽早采取营养监测与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李建明 熊润松 +7 位作者 彭丽珊 王登嵘 杨洋 刘显 伍月榕 梁镕伊 梁淑家 肖健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HIV-1感染者CD19^(+)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CD38、CD95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ART,将101例HIV-1感染患者分为未治疗组73例和治疗组28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HIV-1感染者CD19^(+)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CD38、CD95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ART,将101例HIV-1感染患者分为未治疗组73例和治疗组28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CD38、CD95和PD-1的水平。并分析治疗组、未治疗组中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未治疗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CD19^(+)B淋巴细胞水平依次升高,而该细胞中CD95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健康对照组和治疗组CD19^(+)B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未治疗组(均P<0.05),而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和治疗组CD19^(+)B淋巴细胞PD-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上的CD38、PD-1、CD95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在未治疗组中仅有CD38与CD95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ART可能通过影响HIV-1感染者CD19^(+)B淋巴细胞中CD38与CD95(而非PD-1)的表达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增强CD19^(+)B淋巴细胞的活化而抑制其凋亡,从而对HIV-1感染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发挥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 B淋巴细胞 CD19 CD38 CD95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BED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HIV新近感染率 被引量:3
6
作者 韦霄 刘伟 +2 位作者 黎锋 王霞 郑唯韡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注射吸毒人群(injection drugusers,IDU)的HIV新近感染情况,估算HIV新近感染率。方法对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2005—2007年787份血清样本进行监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检出168份HIV-1阳性样本,... 目的了解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注射吸毒人群(injection drugusers,IDU)的HIV新近感染情况,估算HIV新近感染率。方法对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2005—2007年787份血清样本进行监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检出168份HIV-1阳性样本,再经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新近感染的样本共17份,获得该人群HIV-1的新近感染率。结果787份监测样本中共筛检出HIV-1确认阳性样本168份,新近感染样本17份。该哨点2005—2007年HIV感染率分别为23.06%(92/399)、21.90%(46/210)、16.85%(30/178),新近感染率分别为7.41%、6.94%、3.12%。结论在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IDU中,2005—2007年HIV新近感染率绝对数值有所降低,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可能部分为既往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注射吸毒人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感染率
原文传递
饮用水未受控消毒副产物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韦霄 郑唯韡 +1 位作者 张东 屈卫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是饮用水加消毒剂消毒过程必然形成的污染物,目前已发现的DBPs约600~700种。基于其在饮用水中含量水平、检出率和毒理学研究结果,对一些潜在危害健康的污染物在饮水中含量提出了...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是饮用水加消毒剂消毒过程必然形成的污染物,目前已发现的DBPs约600~700种。基于其在饮用水中含量水平、检出率和毒理学研究结果,对一些潜在危害健康的污染物在饮水中含量提出了限量控制要求,其中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纳入控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 遗传毒性 致癌性 世界卫生组织 DBPS 限量控制 危害健康
原文传递
儿童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剑军 刘伟 +7 位作者 唐志荣 梁富雄 周崇兴 梁淑家 鲁鸿燕 李国装 王斌 王江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IDS抗病毒治疗门诊接受HAART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招募99例儿童HIV... 目的观察儿童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IDS抗病毒治疗门诊接受HAART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招募99例儿童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分别在治疗前(D0),治疗后第3、6、12、18、24、30、36个月(M3、M6、M12、M18、M24、M30、M36)时随访调查并采集2ml静脉血,应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CD3比率、CD4比率、CD8比率、CD4/CD8比值。结果99例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为: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65例(65.66%);3TC/司他夫定(D4T)/NVP,16例(16.16%);3TC/AZT/依非韦伦(EFV),8例(8.08%);3TC/AZT/克力芝(LPV/r),10例(10.10%)。CD4/CD8比值的中位数在M3、M6、M12、M18、M24、M30、M36时分别为0.39、0.51、0.61、0.65、0.70、0.73、0.76,与DO时(0.19)比较,均有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5.158、-7.375、-9.078、-8.853、-8.373、-5.845、-5.844,P值均〈0.000)。CD4比率的中位数在M3、M6、M12、M18、M24、M30、M36时分别为16.92%、22.70%、25.54%、26.66%、27.99%、30.36%、29.30%,与DO时(9.92%)比较,均有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5.268、-7.568、-9.496、-9.171、-8.760、-6.190、-5.964,P值均〈0.000)。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中位数在M3、M6、M12、M18、M24、M30、M36时分别为631、813、1050、946、1057、1166、894个/mm^3,与DO时(382个/mm^3)比较,均有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3.318、-5.288、-6.661、-5.886、-5.801、-4.110、-3.600,P值均〈0.000)。CD8比率的中位数在M3、M6、M12、M18、M24、M30、M36时分别为47.25%、43.01%、43.04%、42.60%、41.37%、40.83%、38.31%,与DO时(53.17%)比较,均有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3.082、-4.697、-5.282、-5.846、-5.757、-3.883、-4.380,P值均〈0.001)。结论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可用于评价和指导HA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双柱定性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上海市饮用水中微量碘化物 被引量:3
9
作者 韦霄 张亚英 +7 位作者 张东 王霞 盛英杰 张晶 郭帅 郑唯华 陈鑫 屈卫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1-595,共5页
目的对目前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气相色谱测定碘化物的色谱条件、定性定量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并以该法测定上海市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方法先以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鉴定衍生化产物碘丁酮,再用双毛细管柱配合电子捕获检测器... 目的对目前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气相色谱测定碘化物的色谱条件、定性定量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并以该法测定上海市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方法先以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鉴定衍生化产物碘丁酮,再用双毛细管柱配合电子捕获检测器对碘丁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后分别采集上海市以长江、黄浦江及其内河为水源的3家水厂原水和出厂水各100ml测定水样中碘化物水平。结果经质谱鉴定发现碘化物衍生化后生成碘丁酮存在2个同分异构体,即1-碘-2-丁酮和3-碘-2-丁酮。采用双毛细管柱定性分析显示,碘丁酮分离度好,整个色谱分离时间为19.33min。选择响应值较高的3-碘-2-丁酮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1~100μg/L,确定系数/2=0.9997;方法检出限为13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8%~104.37%,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41%。该方法测定3家上海市不同水源水厂的原水和出厂水中碘化物含量结果发现,原水中碘化物浓度以黄浦江最高(15.14μg/L),内河次之(6.97μg/L),长江最低(3.55μg/L);除水厂2出厂水中碘化物浓度下降外(水厂2原水中碘化物浓度为15.14μg/L,出厂水中为1.81μg/L),水厂1和3均呈略微上升(水厂1和3原水中碘化物浓度分别为3.55、6.97μg/L,出厂水中分别为5.92、9.62μg/L)。所有水样经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均≤9.73%。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灵敏度更高、定性定量更准确,适用于水中微量碘化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物 色谱法 气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