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在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康复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惠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在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延伸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信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微信在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延伸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信护理干预。于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康复效果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ADL),用功能独立性表(FIM)测评患者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理解复杂和抽象信息的能力。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差,ADL和FIM变化不明显,而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好,ADL和FIM评分优于入组时且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颅脑损伤 延伸护理
下载PDF
后组脑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少莲 梁冬梅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S1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后组脑神经 吞咽障碍 护理
下载PDF
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3
作者 边远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6例)和观察组(采用机械碎栓术...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6例)和观察组(采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 h、7 d、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 机械碎栓术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4
作者 黄银英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S6期333-334,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潜在危险因素,以期使误吸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留置胃管,用改良的三腔二囊管代替普通胃管,人工气道气囊充气适当,保持口腔的清洁,合适的体位,选择柔...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潜在危险因素,以期使误吸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留置胃管,用改良的三腔二囊管代替普通胃管,人工气道气囊充气适当,保持口腔的清洁,合适的体位,选择柔韧内径小的细腔鼻饲管并妥善固定,注意鼻饲营养液温度、速度,以持续滴入流食代替间断喂养等方法。结果完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防范措施,降低了误吸发生率。结论只有充分认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使患者的抢救和康复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颅脑损伤 误吸 护理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梁奕添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术中配合过度换气、控制性...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术中配合过度换气、控制性降压等措施,必要时行内减压及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结果:本组死亡率为43.6%(17/39),21例存活者术后6个月按GOS评价预后,其中,恢复良好占12.8%(5/39),中残占15.4%(6/39),重残占25.6%(10/39),植物生存占2.6%(1/39)。结论:及时彻底地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以及术中配合过度换气、应用脱水剂、适当控制收缩压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综合措施,应针对不同病因迅速应急处理,以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期颅脑外伤血糖测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奕添 黄伟雄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增高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急性期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变化同急...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增高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急性期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变化同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组的重型患者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之间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病情加重,血糖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急性期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血糖测定指标越高,病情越严重;临床上采用血糖水平检测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预后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糖测定 应用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边远 谭衍 +1 位作者 蔡文强 陆弘盈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及3D-DSA检查。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D打印技...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及3D-DSA检查。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记录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3D-DS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40例,非颅内动脉瘤10例;3D打印技术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38例,非颅内动脉瘤12例。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7.37%、阴性预测值为75.00%。确诊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10例(25.00%)、动脉瘤介入栓塞术30例(75.00%),40例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7.50%、手术致残率为0.00%(0/40)、手术致死率为0.00%(0/40)。结论 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打印技术 开颅 介入栓塞 三维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吸痰中巧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袋
8
作者 黄银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283-283,共1页
为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通畅,吸痰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认为密闭式吸痰是最理想的吸痰方式。但由于其费用高,在基层医院很难普及,大部份还是采用普通的人机分离方式进行吸痰。人机分离后,吸痰时常采用把呼吸机连接头悬挂在呼吸机机... 为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通畅,吸痰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认为密闭式吸痰是最理想的吸痰方式。但由于其费用高,在基层医院很难普及,大部份还是采用普通的人机分离方式进行吸痰。人机分离后,吸痰时常采用把呼吸机连接头悬挂在呼吸机机臂上,呼吸回路上的冷凝水很容易滴出,溅湿床单、地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由于呼吸机外围管道比较重,呼吸机机臂不能承受其重力,常引起呼吸机连接头跌落,造成污染。在临床操作中,我们尝试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袋套住呼吸机连接头,收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一次性输液器 机械通气患者 包装袋 分离方式 呼吸机 呼吸道通畅 连接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