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与干预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菊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完善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析导致感染的相关护理因素。结果 (1)2005年...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完善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析导致感染的相关护理因素。结果 (1)2005年1月~2008年5月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8.9%,2008年6月~2011年12月下降到4.3%。新生儿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呼吸系统感染占首位,其次是口腔、皮肤、胃肠道等部位感染。(2)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主要有病房环境差、未成立独立医疗护理小组、各种消毒隔离制度未执行到位、各种置管等因素。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注重手卫生消毒,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干预对策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覃健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4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18例足月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为联合组(n=41)、电刺激组(n=37)和训练组(n=40),电刺激组采用盆底电刺激治疗,训练组采用Kegel运动和阴...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18例足月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为联合组(n=41)、电刺激组(n=37)和训练组(n=40),电刺激组采用盆底电刺激治疗,训练组采用Kegel运动和阴道哑铃治疗,联合组为三者联合治疗,比较3组产妇治疗效果、压力、Ⅰ类及Ⅱ类肌纤维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产妇康复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电刺激组和训练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妇在治疗后30、90 d时盆底收缩压、静息压、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快速收缩压和收缩个数均优于电刺激组和训练组产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哑铃 Kegel运动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力
下载PDF
身材矮小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其忠 黄响高 朱行美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62-2964,2968,共4页
目的探讨身材矮小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身材矮小儿童1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针对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及脂代谢指标进行分... 目的探讨身材矮小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身材矮小儿童1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针对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及脂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儿童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身材矮小儿童有明显差异,检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可为临床及时干预提高骨密度、避免身材矮小症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身材矮小儿童骨密度 脂代谢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小艳 谢维 陈灵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7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将157例新生儿根据器官损害程度分为单器官损害组(61例)和多...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7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将157例新生儿根据器官损害程度分为单器官损害组(61例)和多器官损害组(96例)。对比两组新生儿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差异,分析新生儿窒息继发多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评估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预测效能。结果157例新生儿窒息继发多器官损害96例,发生率为61.15%。多器官损害组新生儿入院1h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单器官损害组,而出生1min Apgar评分、乳酸清除率则明显低于单器官损害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min Apgar评分低、动脉血乳酸高、乳酸清除率低是新生儿窒息后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新生儿窒息动脉血乳酸水平与1min Apgar评分负相关,乳酸清除率与1min Apga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动脉血乳酸联合乳酸清除率预测多器官损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9,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5.2%。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监测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有助于预测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多器官损害
下载PDF
维生素D与儿童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行美 黄红建(综述) 徐其忠(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4期2100-2102,共3页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发挥多种激素样的生物活性,例如:调节并稳定体内钙、磷代谢水平。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除了钙、磷代谢的调节之外,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健康、细胞...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发挥多种激素样的生物活性,例如:调节并稳定体内钙、磷代谢水平。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除了钙、磷代谢的调节之外,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和骨骼畸形。此外,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儿童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较弱,极易受病原体侵袭而患病。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密切 相关 [1-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感染性疾病 儿童
下载PDF
药物VitC、KCl及止血敏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庆芳 邱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8期1565-1565,1578,共2页
目的了解药物VitC、KCl及止血敏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探讨解决办法。方法把各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当VitC浓度达到18.75mg/mL、KCl浓度达到7.5mg/mL、止血敏浓度达到6.25mg/mL以上时,均可... 目的了解药物VitC、KCl及止血敏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探讨解决办法。方法把各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当VitC浓度达到18.75mg/mL、KCl浓度达到7.5mg/mL、止血敏浓度达到6.25mg/mL以上时,均可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产生影响,但可通过多加入凝聚胺予以消除。结论VitC、KCl及止血敏在一般使用情况下不会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氯化钾 凝聚胺 交叉配血
下载PDF
新生儿贫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成杰 潘春燕 李洁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218-219,共2页
新生儿贫血的现象很普遍,贫血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病例回顾对照的方法分析贫血新生儿与非贫血新生儿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以上影响因素与新生儿贫血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贫血 危险因素 单因素 多元回归法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包群娣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8期89-89,91,共2页
目的了解和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更年期功血患者26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睡前空腹温开水吞服,1次/d,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贫血患者加服铁剂,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结... 目的了解和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更年期功血患者26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睡前空腹温开水吞服,1次/d,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贫血患者加服铁剂,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结果更年期功血患者26例,经治疗,有23例进入绝经期,治愈率达88.46%;复发3例,再经2个疗程治疗后过渡到绝经期。治疗前平均血色素含量为7.2g/L,更年期功血患者26例治疗后上升到10.6g/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4.360>t(25)0.01,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效果显著,且价格便宜,无明显副作用,为更年期功血治疗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更年期功血 血色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行美 徐其忠 +7 位作者 黄翠凤 卢美蓉 杨静 莫文娟 张思思 粟庆群 黄响高 黄红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GDD)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了解维生素D与G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GDD患儿10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9例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 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GDD)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了解维生素D与G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GDD患儿10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9例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发育迟缓程度(边缘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GDD患儿的25(OH)D水平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OH)D不足和缺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发育迟缓程度患儿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25(OH)D不足和缺乏率合计值最高,为70.0%,边缘组25(OH)D不足和缺乏率合计值最低,为38.2%。边缘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25(OH)D不足和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D患儿维生素D水平下降,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可能与GD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育迟缓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发育商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春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的13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采用平喘、解痉和吸氧治疗的65例患儿作为常规组...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的13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采用平喘、解痉和吸氧治疗的65例患儿作为常规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常规组的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该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喘憋性肺炎 婴儿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改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成年身高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丽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7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试验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均应用盐酸曲普瑞林药物治疗,用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观察分析患...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试验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均应用盐酸曲普瑞林药物治疗,用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观察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骨龄、肥胖率、超重率、BMI,并回归分析患者终身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患儿的骨龄(11.21±0.75)岁、BMI(18.75±1.22)kg/m2显著高于治疗前(9.62±0.48)岁、(17.21±2.13)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56、28.716、6.274,P<0.05);与患儿终身高呈现正相关的影响因素是初潮年龄、停药后身高(P<0.01),呈现负相关的因素是停药后骨龄(P<0.05)。结论ICPP患儿应用GnRHa后可显著改善终身高情况,且终身高的影响因素是初潮年龄、停药后骨龄、停药后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儿童 身高 激素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2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耀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14例LBWI产妇及同期214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易导致...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14例LBWI产妇及同期214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易导致LBWI的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升高(P<0.0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适宜的分娩时机,可减少LBWI的出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患病率研究
下载PDF
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9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者给予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结论: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是安... 目的:探讨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者给予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结论:利凡诺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凡诺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引产
下载PDF
5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14
作者 林庆芳 邱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0期830-830,共1页
目的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 目的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有5例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阻断失败,阳性发生率为8.5%。结论使用维乐命方案、人工喂养干预分娩期和产后的感染,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新生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阻断
下载PDF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
15
作者 陈小红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其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更为明显。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98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采取护理干预,避免了...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其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更为明显。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98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采取护理干预,避免了因高胆红素血症发展成高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干预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高胆红素脑病 毒害作用 神经系统 新生儿时期
下载PDF
宫角妊娠误诊行药流术并两次清宫一例分析
16
作者 周正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9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宫角妊娠 误诊 药流 清宫 分析
下载PDF
脐带绕颈230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刘月美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脐带绕颈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
18
作者 陈小红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2Z期447-448,共2页
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经验,探讨高危新生儿干预的护理措施,应用合适的护理对策来提高高危新生儿的监护质量。方法选择227例高危新生儿,从入院到出院进行护理质量跟踪、分析、疾病分类。结果好转、治愈出院182例,未愈自动出... 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经验,探讨高危新生儿干预的护理措施,应用合适的护理对策来提高高危新生儿的监护质量。方法选择227例高危新生儿,从入院到出院进行护理质量跟踪、分析、疾病分类。结果好转、治愈出院182例,未愈自动出院36例,死亡9例。结论其具体护理措施为保暖、心肺的护理、氧气疗法、营养疗法及一般的生活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护理干预 研究
下载PDF
宫颈粘连致梗阻性难产一例分析
19
作者 周正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5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宫颈粘连 梗阻性难产 分析
下载PDF
异位妊娠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误诊及发病的主要因素,探讨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异位妊娠与慢性输卵管炎、宫内节育器(IUD)、输卵管绝育手术的关系。结果:慢性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的...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误诊及发病的主要因素,探讨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异位妊娠与慢性输卵管炎、宫内节育器(IUD)、输卵管绝育手术的关系。结果:慢性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病因,IUD和输卵管绝育手术分别居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的第2、3位,为避免误诊应对孕早期药物流产患者严密随访观察。结论:通过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可减少误诊,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慢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绝育手术 宫内节育器(IU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