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入脑入心平台建设研究——以广西A综合型大学为例
1
作者 胡美术 郑天和 《传承》 2015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党的建设工程面临挑战,培养优秀民族党员干部的工作有待加强,民族文化服务党的建设工作水平有待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的建设工作有待持续推进,党建网络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必须完善民族党员干部培育平台建... 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党的建设工程面临挑战,培养优秀民族党员干部的工作有待加强,民族文化服务党的建设工作水平有待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的建设工作有待持续推进,党建网络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必须完善民族党员干部培育平台建设,以党的建设机制推动平台建设,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党的建设的网络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党建平台 建设策略
下载PDF
基于Web开发的大学生专业水平评价数字化系统
2
作者 韦奇均 李勇(导师) +1 位作者 孙嘉淼 雷圆媛 《广西电业》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一、引言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的专业水平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专业水平评价是对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行客观、较为全面的评价。该评价机制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在课... 一、引言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的专业水平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专业水平评价是对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行客观、较为全面的评价。该评价机制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在实践环境中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进行专业水平评价时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评估方式,由于对学生专业水平评价是对大学生前三年综合情况的评价,用于评价的数据范围广,数据量大,传统方式统计起来不够便捷,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评价 评价机制 数字化系统 创新思维的培养 WEB开发 高等教育机构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范围
下载PDF
广西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现状分析报告
3
作者 孙玲 林玉华 《科教文汇》 2016年第7期19-20,共2页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有效的激励方式、方法,探索合理、有效的激励对策,实现辅导员的有效激励,对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激励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以辅导员行为动力的愿力、能力...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有效的激励方式、方法,探索合理、有效的激励对策,实现辅导员的有效激励,对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激励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以辅导员行为动力的愿力、能力和助力三方面的现状为重点,对广西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校 辅导员 激励管理
下载PDF
试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泽明 戴永恒 《传承》 2014年第5期62-64,共3页
人际传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是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传播工程,而人际传播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播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是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传播工程,而人际传播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播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有普遍、易控、真实等具体特征。深入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特点,研究新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际传播
下载PDF
网络教学评价研究概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京章 覃美珍 黄开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S2期18-22,共5页
近年来 ,为了保障网络教学质量 ,许多人士对网络教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评价探讨 .本文在对国内期刊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研读的基础上 ,特别对学生、教师、学习资源质量及支撑服务系统这几部分的评价做了回顾分析 。
关键词 网络教学质量 网络教学评价 研究 概述
下载PDF
模糊数学理论在干部考察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秦钢年 潘涛 曾雪兰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48-52,2,共6页
科学的深化要求研究工作数学化、定量化;而科学的深化意味着对象的复杂化,复杂化的东西又难以精确化。这就是定量化与复杂化的矛盾。干部考察定量化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把人的现实表现定量化难度是很大的,第一,衡量人的标准本身不... 科学的深化要求研究工作数学化、定量化;而科学的深化意味着对象的复杂化,复杂化的东西又难以精确化。这就是定量化与复杂化的矛盾。干部考察定量化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把人的现实表现定量化难度是很大的,第一,衡量人的标准本身不易定量化;第二,每个被测评者的现实表现各不相同,测评者不易测定;第三,参加测评工作的人也是各不相同,掌握的水准也不易一致。与复杂性紧紧相伴的,就是模糊性。模糊数学的使命,就是要解决上述定量化与复杂化的矛盾,它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如何把模糊数学的理论应用于干部的考察当中呢?下面介绍我们的做法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考察 模糊数学理论 定量化 被测评者 特征曲线 杂化 人员测评 指标要素 测评对象 综合评判
下载PDF
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法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谭泽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8-24,共7页
总结10年来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贴合中国实际的新闻史研究方法仍未确立。中国新闻史本体意识的缺失、中国新闻史过分依赖革命史和政治史、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仍未解决。中国新闻史研究应... 总结10年来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贴合中国实际的新闻史研究方法仍未确立。中国新闻史本体意识的缺失、中国新闻史过分依赖革命史和政治史、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仍未解决。中国新闻史研究应该借鉴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宏观视野审视100多年来丰富的新闻史料,培养研究的自信力,着力研究民族新闻史的特殊性,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成果为依托,挖掘和归纳中国新闻发展和演变规律,创建符合民族实际的中国新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研究方法 路径
下载PDF
本科生考研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探索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开勇 覃美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项目以广西大学数理专业本科生为实践对象,以创新组织机制、引导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为实践主题,着力提升考研指导服务工作科学化水平,探索提高本科生的研究生报考率和考取率新路径。
关键词 本科生 考研 机制 构建
下载PDF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现状与对策构想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平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总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基本经验 ,认真地分析了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新特点 ,并提出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总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基本经验 ,认真地分析了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新特点 ,并提出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外知识分子 思想现状 中国共产党 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制度 民主意识 竞争意识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彬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1,113,共4页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两年多来,进展顺利,成果丰硕,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少困境,需要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对这些困境进行救治,建构出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性管理体制和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造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性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整体性治理 整合
下载PDF
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照宏 《广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268-270,共3页
高校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人才资源的配置机制 ,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清醒认识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现状 ,更新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 ,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化人才的工作、学... 高校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人才资源的配置机制 ,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清醒认识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现状 ,更新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 ,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化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是高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 现状 应对
下载PDF
试析士子转型与民初办报高潮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泽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0-44,共5页
民国初年,国人的第二次"办报高潮"与中国传统士子的转型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在失去了科举上升之路之后,中国传统士子转化为近现代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救亡图存和社会启蒙的双重历史任务。为实现内心深处"治国平天下"... 民国初年,国人的第二次"办报高潮"与中国传统士子的转型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在失去了科举上升之路之后,中国传统士子转化为近现代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救亡图存和社会启蒙的双重历史任务。为实现内心深处"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结,转型中的士子成为民初报刊活动的主力军,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特殊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 民初 办报高潮 士子
下载PDF
试析张季鸾报刊思想的传统原动力归属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泽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张季鸾的报刊活动主要集中于新记《大公报》时期,报刊思想主要包括"‘四不’方针"、"文人论政"和"报恩主义"三个部分。张季鸾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影响,养成了其特有的文人办报气质,成就了新记《大... 张季鸾的报刊活动主要集中于新记《大公报》时期,报刊思想主要包括"‘四不’方针"、"文人论政"和"报恩主义"三个部分。张季鸾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影响,养成了其特有的文人办报气质,成就了新记《大公报》的辉煌传奇。张季鸾主笔《大公报》言论的成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滋润和影响的结果,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原动力驱使与策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季鸾 报刊思想 传统原动力
下载PDF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诚 魏崇君 《传承》 2013年第9期122-124,共3页
高校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与国外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相比,我国高校在制度和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国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实践经验,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 高校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与国外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相比,我国高校在制度和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国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实践经验,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高校 教育管理体制 去行政化 启示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
15
作者 唐平秋 刘寿礼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5-69,共5页
党的执政形象是党员和人民群众以及国外公众对共产党本身、党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执政党的认识和态度.优化执政党形象又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腐败因... 党的执政形象是党员和人民群众以及国外公众对共产党本身、党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执政党的认识和态度.优化执政党形象又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腐败因素、党风因素等的制约.优化执政党形象任重而道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优化提供了目标取向和客观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形象 优化 目标 路径
下载PDF
试析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若干问题
16
作者 罗诚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3年第6期138-140,共3页
高校行政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在近年来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结,为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行政化 去行政化 改革
下载PDF
民元时期主流报刊的党派性辨析——兼论民国元年党派报的历史功用
17
作者 谭泽明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民国元年,社会上涌现出300多个政治团体,兴办了100多家所谓的"政党报",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政党报刊,而是充满党派之争的"党派报"。民国元年的主流传播媒介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政党报刊特征,实际上沦为党同伐... 民国元年,社会上涌现出300多个政治团体,兴办了100多家所谓的"政党报",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政党报刊,而是充满党派之争的"党派报"。民国元年的主流传播媒介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政党报刊特征,实际上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党派报的存在和发生加剧了民初乱象的同时,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报人,促进了社会启蒙,并为之后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 民元时期 党派报
下载PDF
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被引量:3
18
作者 海华 曾冬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受教育水平 身心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基于史料文本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
19
作者 谭泽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0,共5页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也由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反映了晚清报人的特殊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中国报人的特殊价值和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报刊 政论报刊 史料文本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